明智的决定令人快乐
“当初我不决定这样做就好了!”你说过这句话多少次呢?人人都希望无须后悔自己所作的决定。尤其是那些关乎一生的决定。然而,面对大大小小的决定,我们怎样才能判断正确,活得快乐呢?
首先,要有绝对可靠的准则。真的有这样的准则吗?许多人认为没有。美国一项调查发现,百分之75的大学高年级学生认为,世上根本没有对与错,何谓善恶是随着“个人价值观和文化差异”而改变的。
道德标准纯粹是个人看法的问题?是社会大众的取向?不是的。要是人人都可以自行其是,社会就会大乱。有谁愿意生活在一个没有法纪、没有法庭、没有警察的地方呢?再者,个人的观点不一定是可靠的指引。曾几何时,我们作了一些决定,当时以为正确,到头来才发现想法错了。事实上,整个人类的历史都可以作证圣经的这句话千真万确:“人行走也无法确定该走的方向。”(耶利米书10:23)那么,我们要作重大决定时,可以往哪里寻求指引呢?
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青年官长前去请教耶稣,他这样做十分明智。耶稣根据上帝的律法回应。耶稣深知,知识和智慧都源于耶和华上帝,人也是上帝创造的,耶和华自然清楚知道什么对人最为有益。由于这缘故,耶稣说:“我所教的,不是我自己的道理,而是出于那位差我来的。”(约翰福音7:16)没错,上帝的话语提供可靠的指引,能够帮助我们在生活上作出明智的决定。让我们思考几个圣经原则,看看实践这些原则怎样使我们活得快乐。
金规
耶稣在著名的“登山宝训”里,教导我们一个基本原则,能够帮助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作明智决定。耶稣说:“所以,在一切事上,你们希望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得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人们常把这个行为准则称为“金规”。
有些人提出,处世为人能够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够了。为了明白这个说法跟“金规”有什么分别,让我们看看耶稣所说仁爱的撒马利亚人的比喻。有个犹太人遭强盗打个半死,强盗扔下他就走了。一个祭司和一个利未人看见了他,什么都没有做就走开了。他们没有做任何事去加添这个犹太人的痛苦,也许可以说,他们做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一个撒马利亚人途经那里,就停下来帮忙,替受伤的犹太人包裹伤口,还把他带到客店。要是这个撒马利亚人同样遇劫,他也希望有人这样帮助他。他实践了“金规”的原则,就这样作了正确的决定。(路加福音10:30-37)
我们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实践这个行为准则,从中获得莫大喜乐。假如有个家庭搬到你附近,何不主动上门拜访,欢迎他们呢?你可以帮助他们熟悉附近的环境,解答他们的疑难,看看他们有什么要帮忙的没有。你主动关心邻居,就能跟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你知道自己做着上帝眼中喜悦的事,也能感到心满意足。这不是明智的决定吗?
本着对别人的爱作决定
除“金规”外,耶稣还提出其他指引,帮助我们作明智的决定。有人问耶稣摩西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耶稣回答说:“‘你要全心、全意、全智,爱耶和华你的上帝’。这是最大、最重要的诫命。其次的也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全律法和众先知的话都系于这两条诫命。”(马太福音22:36-40)
耶稣去世前一晚,给了门徒“一条新诫命”,吩咐他们要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4)耶稣为什么说这诫命是新的?他不是说过,全律法的话都系于两条诫命,其中一条就是爱人如己吗?没错,摩西律法吩咐以色列人“要爱人如己 ”。(利未记19:18)然而,耶稣吩咐门徒应该更进一步。同一个晚上,耶稣告诉门徒,他快要为他们牺牲生命。耶稣接着对他们说:“我的诫命就是,你们要彼此相爱,好像我爱你们一样。人为朋友捐弃生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更大的了。”(约翰福音15:12,13)根据耶稣这条新诫命,我们作决定时,应该先顾及别人的利益;在这个意义来说,耶稣这个吩咐确实是新诫命。
我们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表现无私的爱,而不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举例说,你住在一栋大厦里,听音乐时想把音量调高,好振奋精神,但这样做却会滋扰邻居。你愿意放弃一点个人享受,把音量调低,让邻居可以不受滋扰吗?换句话说,你会看重邻居的利益,过于自己的爱好吗?
再想想另一个例子。在加拿大一个下雪的寒冷日子,两个耶和华见证人探访一个年老男子。在谈话中,男子提到自己心脏有毛病,因此无法清理门前的积雪。一个多小时后,这个男子听到门外有人在铲东西。原来是那两个耶和华见证人回来,替他清理门前通道和阶梯的积雪。男子写信给耶和华见证人在加拿大的分部办事处,说:“今天,我体验到真基督徒怎样以爱心待人。本来我对这个世界的情况感到心灰意冷,但今天的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真的使我振作起来。我一向都很赏识你们在全球各地的工作,现在就更加尊重你们了。”没错,随时随地帮助别人,哪怕只是小小的帮忙,也能对别人产生良好的影响。我们选择舍己忘私,这个决定为我们带来多大的喜乐!
本着对上帝的爱作决定
我们作决定时,还得考虑耶稣所说的最大诫命,那就是爱上帝。当时,耶稣说话的对象是犹太人,他们以整个民族而言已经献了身给上帝。不过,每个犹太人仍然要自行决定会否全心全意事奉上帝。(申命记30:15,16)
同一道理,你所作的决定也会反映出你对上帝的感觉。例如,随着你日益赏识圣经的实用价值,你也会面对一个抉择。你会愿意接受一个有系统的圣经研究课程,以求最终成为耶稣的门徒吗?选择这样做肯定会令你满心喜乐,因为耶稣说:“自觉有属灵需要的人有福[快乐]了”。(马太福音5:3)
我们不肯定上文提到的青年官长有没有后悔自己所作的决定。不过,我们却知道使徒彼得对追随耶稣基督多年有什么感觉。约公元64年,彼得快将离世,他鼓励其他信徒说:“要尽力而为,好叫他[上帝]最后发现你们毫无污点、毫无瑕疵、享有平安。”(彼得后书1:14;3:14)毫无疑问,彼得对三十多年前所作的决定无悔无憾,他还鼓励其他人坚守同样的决定。
我们听从彼得上述的劝告,就是选择去负起身为耶稣门徒的责任,选择去遵守上帝的诫命。(路加福音9:23;约翰一书5:3)这样做似乎不大容易。但是耶稣向我们保证:“你们所有辛苦劳碌、担子沉重的人啊,到我这里来吧,我要叫你们安舒。你们要负起我的轭,向我学习,因为我性情温和,心里谦卑。这样,你们的生命就会得享安舒。我的轭是容易负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11:28-30)
看看阿图尔的经历。他10岁开始学拉小提琴,立志要做个音乐家。阿图尔年仅14岁就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但一点儿都不快乐。阿图尔的父亲常常思索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还邀请宗教导师到家里来,但这些导师却未能给他满意的答案。他们整家人彼此谈论究竟上帝是否存在,以及上帝为何容忍恶事。后来,阿图尔的父亲有机会跟耶和华见证人倾谈,谈话的内容令父亲深受感动,于是他们整家人都跟见证人学习圣经。
研读圣经后,阿图尔明白上帝为何容许人受苦,也清楚知道人生有什么意义。后来,阿图尔与其他三个家人决定献身给耶和华。对于这个决定,阿图尔无憾无悔。阿图尔说:“我蒙耶和华赐福,得以学习真理的知识,并且能够摆脱充满竞争精神的音乐家圈子,这真的叫我满心喜乐。人们为了成功,真的会不择手段。”
阿图尔依然喜欢拉小提琴给朋友欣赏,但他的生活重心不再是小提琴,而是为上帝服务。阿图尔现时在耶和华见证人的分部办事处服务。你也可以跟阿图尔和其他许多人一样,作出明智决定,而无须像那富有的青年官长那样错失良机。要作出为你带来最大快乐的决定,就是响应耶稣的呼召,做他的跟从者!
[第6页的图片]
你的决定可以对别人的生活有良好影响
[第7页的图片]
你愿意研读圣经,跟随耶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