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保羅怎樣使自己所說的話適合聽眾?
12 保羅已令聽眾認同了他的話,但他能不能使這種情況維持下去呢?保羅知道聽眾雖然飽讀希臘哲學,卻不熟悉聖經,因此他通過幾個方法使自己所說的話適合聽眾。第一,他談到聖經的主張時沒有直接引用聖經。第二,他多次用了「我們」這個字眼,好讓聽眾覺得他了解他們的感受,是他們當中的一員。第三,他引用希臘文學著作,藉此表明他所傳講的道理有些跟希臘人自己的著作是一致的。現在,讓我們分析一下保羅那番有力的話。關於雅典人所不認識的上帝,保羅到底講述了哪些重要的真理呢?
13.保羅怎樣解釋天地萬物的起源?他的話是什麼意思?
13 上帝創造了天地萬物。保羅說:「他是創造世界和世上萬物的真神,既然是天地的主,當然不會住在人建造的殿宇裡。」(使徒行傳17:24)天地萬物不是碰巧產生的,而是真神創造的。(詩篇146:6)雅典娜或其他神都需要靠華麗的殿宇、神龕和祭壇,才能得到榮耀,但至高的上帝既然是創造天地的主,任何由人建造的殿宇自然就容納不下他。(列王紀上8:27)保羅的意思很清楚:那些殿宇中由人製作的任何偶像,都不能跟偉大的真神相比。(以賽亞書40:18-26)
14.保羅怎樣說明上帝不用依靠人類?
14 上帝不用依靠人類。拜偶像的人慣常給偶像披上華服、獻上厚禮、供上飲食,彷彿偶像真的需要這些東西。不過,在聽保羅說話的希臘哲學家當中,有些人可能相信神並不需要人的東西。如果真的有這樣的聽眾,那麼當保羅指出上帝「不需要人服侍,好像缺什麼似的」時,這些聽眾必定會認同這點。事實上,人根本不能把什麼物品送給造物主,倒是造物主把人所需的東西賜給人,就是「生命、氣息和一切」,包括日光雨露、肥沃的土地等等。(使徒行傳17:25;創世記2:7)由於上帝是施與者,人類是受益者,因此上帝不用依靠人類。
15.雅典人認為希臘人比其他民族優越,保羅怎樣觸及這個話題?我們從保羅的做法學到什麼重要的道理?
15 上帝創造了人類。雅典人認為希臘人比其他民族優越。可是,民族優越感並不符合聖經真理。(申命記10:17)保羅婉轉地觸及這個敏感的話題。他說:「[上帝]從一個人造出了萬國萬族」。(使徒行傳17:26)這句話無疑能引發聽眾思考。保羅提到的是創世記對人類始祖亞當的記述。(創世記1:26-28)既然所有人都來自同一個祖先,就沒有任何民族比別人優越。毫無疑問,所有在場的人都聽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從保羅的做法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作見證的時候,我們固然會儘量做到婉轉得體、通情達理,但絕不會為了取悅別人而淡化聖經的真理。
16.創造主對人類有什麼旨意?
16 上帝希望人親近他。關於人類的生存意義,在場的哲學家即使曾沒完沒了地加以辯論,始終也不能得出圓滿的答案。但保羅卻清楚地闡明了創造主對人類的旨意,說:「讓他們可以尋求真神,只要努力尋找就能找到,其實他離我們每個人都不遠。」(使徒行傳17:27)雅典人不認識的那位上帝絕不是無法認識的。相反,對真正想找到他、認識他的人來說,上帝離他們並不遠。(詩篇145:18)請注意,保羅說的是「我們」,也就是說,他把自己包括在需要「尋求」上帝的人當中。
17,18.為什麼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保羅設法打動聽眾,我們從中學到什麼?
17 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保羅說:「我們能有生命,能活動,能存在,都有賴於他。」有些學者說保羅引用的是埃庇米尼得斯的話,埃庇米尼得斯是公元前6世紀的一位克里特詩人,也是「雅典宗教傳統中的重要人物」。保羅還指出人類應該渴望親近上帝的另一個理由:「就像你們有些詩人說的一樣:『我們也是他的孩子。』」(使徒行傳17:28)人類應該視上帝為親人,因為全人類都是同一位祖先的後代,而這位祖先是上帝的兒子。為了打動聽眾,保羅明智地引述了大部分聽眾都尊重的希臘著作。我們也可以像保羅一樣,偶爾引用一下世俗歷史、百科全書或其他受大眾認可的參考書。比方說,適當地引述一些權威資料,或許能夠幫助別人看出某個錯誤的宗教習俗和節日的起源如何。
18 至此,保羅已巧妙地用適合聽眾的話,道出了關於上帝的重要真理。那麼,這位使徒希望在場的雅典人聽完這些重要的信息後怎麼做呢?他緊接著就告訴他們該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