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聞點滴
傳染病肆虐
世界衛生組織說,在去年死亡的5200萬人當中,有三分之一是死於傳染病的,而估計這1700多萬個死者中大多是幼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出版的《1996年世界衛生報告》,過去20年間確認的新傳染病至少有30種,包括伊波拉病毒和愛滋病。雖然例如肺結核、霍亂、瘧疾一類的常見疾病本可以預防,並且只需花少許金錢就可以治愈,可是這些疾病卻捲土重來,並且具有更強的抗藥性。報告指出,原因除了是「人們不受控制地濫用抗生素」外,國際交通和人口在多蚊的熱帶地區增加,也是部分原因。
書店中的告解室
意大利一個天主教團體打算在他們的連鎖書店設立告解室,每個設有一名告解神父。計劃首先在米蘭試行。書店經理說,每逢星期三,一個神父就會到市中心一間書店去,「讓所有想見見神父——但不是在教堂內見他——的人向他尋求宗教上的指導,甚或向他告解」。他又補充說:「試辦的效果遠比我們最樂觀的預測都還要好。」為什麼他們會有這個念頭的呢?意大利的報紙《共和國報》解釋說:「由於參加告解聖事的人數下降了,他們於是運用這個補救方法。」
物盡其用
一頭牛給割去了大約270公斤的肉後,人們會怎樣處理其餘的部分呢?有些內臟,好像甲狀腺、胰腺、肺、脾、腎上腺、卵巢、垂體,和來自肝及膽囊的膽汁,通通會用來製藥。從牛骨、蹄、皮提煉出來的膠原,就可以用在造潤膚膏和潤膚液之上。而牛的軟骨和脂肪就會製成硬脂酸丁酯、聚乙二醇-150二硬脂酸酯(PEG-150 distearate)和硬脂酸乙二醇酯,很多化妝和理髮用品都含有這幾個化學組分。大部分肥皂都是由動物脂肪製成的。牛的骨和蹄也會被磨細,製成明膠;在數以百計的食品中,包括冰淇淋、某些糖果和大部分「脫脂」產品,都含有明膠。牛身體的其他部分會用來製造多不勝數的產品,例如顏色筆、火柴、地板蠟、亞麻油地氈、抗凝劑、水泥、除莠劑、玻璃紙、相紙、運動器具、傢具墊襯料、衣料等。牛的膽石就最有價值——每盎司值600美元!遠東地區的商人會購入它們來製造催慾劑。
生育慘劇
一個由兒童基金會(全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做的詳盡調查顯示,每年有大約58萬5000名婦女在懷孕期間或分娩之際死亡。根據《1996年各國進展》這份報告,大部分生育慘劇都是可以避免的。報告指出:「大致上來說,死亡的產婦倒不是那些有病或高齡的,而是年輕健康,正值盛年的婦女。」每年大概有7萬5000名婦女死於疏忽性流產;4萬名產婦死於梗阻性分娩;10萬名死於敗血病;7萬5000人因子癇(懷孕後期所出現的痙攣及高血壓現象)而引致腦部和腎臟受損而死亡;超過14萬人死於嚴重出血。有人把以上種種慘劇,歸咎於多個國家的產科護理不足。兒童基金會的職員說,數據顯示在南亞和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地區,跟懷孕及分娩有關的死亡率分別是1對35人和1對13人;在加拿大,比率是1對7300人;美國是1對3300人;歐洲是1對3200人。基金會發表的數據比較早前的估計——每年有50萬名產婦死亡,差不多高出了百分之20。
患上愛滋病的人數持續上升
《紐約時報》報導:「引致愛滋病的病毒繼續在世上廣泛地區傳播,其中以亞洲及非洲南部尤為嚴重;患上愛滋病的人數也不斷銳升。」由聯合國應付愛滋病聯合計劃所提供的數字顯示,在1995年有大約130萬名病人患有愛滋病的症狀,比前年增加了百分之25。估計現時全球已有2100萬個成年人感染了愛滋病毒,其中大約百分之42是女性,而每天就有另外7500人染病。據說有數以百萬計的兒童也感染了愛滋病。從感染病毒到嚴重病發,大約需要十年時間。聯合國的報告估計,在1995年有98萬人死於跟愛滋病有關的疾病,而到了1996年死亡人數就可能會跳升至112萬人。這種病毒最近在非洲南部和印度廣泛蔓延,預料中國和越南也將會受到影響。在有些非洲國家,這種病的感染率已經高至百分之16到18。教人擔憂的是,全球染病的青年婦女數目正迅速上升。這些婦女所生下的嬰兒,大概有三分之一會感染病毒。
小心車速!
倫敦的《每日電訊報》報導,超速駕駛每年導致1000個英國人死亡,7萬7000人受傷。在有些情況下,就算遵照行車速度的限制也可能不安全。發生在高速公路上的意外中,有百分之10是由於跟前車駛得太接近而引致的。英國公路法建議,司機應該跟前車保持兩秒的間距,不過在濕滑的路面駕車或視野不清的時候,這個距離就要加倍。跟前車太緊貼不單不安全,這樣做也會令司機分外疲勞和緊張。常常有司機投訴,每逢他們跟前車留有安全間距,其他汽車就會超車搶檔。可是,應付這個情形的惟一安全做法,就是把車子慢下來,再次拉遠跟前車的距離。突然剎車是會釀成意外的,所以要對這類危險提高警覺。汽車安裝了防鎖制動系統並不會令制動距離縮短。駕駛導師保羅·里普利說:「在某些情況下,安全速度通常遠比司機心中所想的還要低。」
外科醫生要慎言
荷蘭伊拉斯謨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病人就算接受了全身麻醉,在手術過程中仍舊可以「聽見」周遭的聲音。他們問了240個剛做過手術的病人,向他們讀出在手術過程中說過的詞的第一個音節,然後請這些病人說出從這個音節最先聯想到的詞。大部分病人在甚至過了24小時後仍然記得手術期間只聽過一次的詞語。研究人員指出,這顯示受了麻醉的病人在手術期間能夠把聲音「聽進去」,而且可能對消極或侮辱的話頗敏感。荷蘭科學研究組織所出版的《荷蘭研究報告》總結說:「因此,醫療人員在手術期間要慎言。」
「瘋牛症」
◼ 英國爆發的「瘋牛症」把一個動物飼養業存在已久的事實顯露了出來。很多本來是食草的動物,由於給餵飼其他動物的身體部分,於是變成了食肉動物。為了節省資源、增加利潤和加快動物的生長,人們時常用血粉、碎骨、肉骨粉(或叫飼料)餵牛;這些肉骨粉含有磨細的腸臟、脊髓、腦和其他內臟,例如胰腺、氣管、腎臟。哈拉什·納蘭醫生是其中一名首先叫人小心瘋牛症的專家;他舉例說,一頭普通的小牛到半歲大的時候,就已經吃過大約12公斤含有其他動物的肢體的飼料。他到屠場參觀過後說:「我覺得很詫異。我們著實是用家畜去養家畜。在我看來,這簡直是動物間的互相噬食。」
◼ 且往「好」的一面看。面對社會上對「瘋牛症」的恐慌,一個牧場主人想到一個辦法,把因以上緣故而賣不出去取利的老牛「牛盡其材」。《新聞週刊》報導,他用牛權充戶外廣告牌。辦法是在牛身上綁上廣告牌,然後讓牠們在繁忙的公路旁邊吃草;如此這般,他每週從每頭牛身上賺了大約40美元。「我們要開源嘛,」牧場主人說,「況且看來這也是個讓牛自給自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