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飲食習慣——足以致命?
「你的冠狀動脈嚴重阻塞了,阻塞程度約有百分之95。……不消多久,你很可能會心臟病發。」
喬現年32歲,他由於胸口疼痛,於是到心臟科醫生那兒檢查身體。心臟科醫生說出上述的話時,喬簡直無法接受。在所有將會死於心臟病的人當中,近半數甚至不曉得自己患了心臟病。
喬是怎樣患上這個病的呢?他不禁嘆道:「32年來,我一直吃典型美國式『多肉多奶』餐。我就是連想也沒有想過美國式的飲食竟然危害健康。」
飲食與心臟病
喬的飲食有什麼不妥呢?基本來說,就是食物含太多膽固醇和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從小開始,喬的飲食習慣就不知不覺地把他的健康置於險地,逐漸使他患上冠狀動脈心臟病(簡稱冠心病)。事實上,在美國頭十項主要死因當中,有五項都跟高脂肪飲食有關。位列榜首的就是冠狀動脈疾病。
專家在七個國家裡作了一個研究,對象是大約1萬2000名男子,年齡介乎40至49歲。研究結果顯示,飲食跟心臟病的確息息相關。有些國家的心臟病發率差別很大,這尤其發人深省。研究表明,芬蘭人所攝取的熱量有百分之20是來自飽和脂肪的,這大大提升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然而,日本人所攝取的熱量只有百分之5是來自飽和脂肪的,他們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也較低。此外,芬蘭人的心臟病發率是日本人的七倍!
可是,日本的冠心病病例現正日趨普遍。在過去的幾年間,西式快餐在日本廣受歡迎,日本人攝取動物脂肪的量已增至百分之800。時至今天,日本男童的血膽固醇水平甚至比同齡美國男童的還高!飲食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過高顯然跟某些危害生命的病症有關,尤其是心臟病。
膽固醇的角色
膽固醇是一種白色的蠟類物質,對於維持生命非常重要,存在於人類和所有動物的細胞裡。我們的肝臟製造膽固醇,此外,我們也從食物攝取不同分量的膽固醇。在血液裡,一些稱為脂蛋白的分子把膽固醇輸送到細胞去,而脂蛋白則由膽固醇、脂肪和蛋白質構成。脂蛋白有兩種,分別稱為低密度脂蛋白(英語縮寫為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英語縮寫為HDL),負責輸送血液裡大部分的膽固醇。
LDL含豐富的膽固醇。這些分子在血液裡運行,並通過細胞壁的LDL受體,進入細胞裡,然後分解開來,供細胞使用。人體裡大部分細胞都有這類受體,負責吸收若干LDL。然而,LDL受體除去血中LDL的過程,有百分之70是在肝臟裡進行的。
另一方面,HDL是一些迅速吸收膽固醇的分子。HDL在血液裡運行時會吸收過剩的膽固醇,然後將其運回肝臟去。肝臟於是把膽固醇分解,然後排出體外。由此可見,人體的設計非常奇妙,一方面能夠把身體所需的膽固醇加以運用,另一方面則把過剩的排出體外。
不過,血液裡如果有過多LDL就會造成難題。這大大增加動脈內壁形成斑塊的機會。斑塊一旦越積越厚,動脈的管腔就會變窄,運送氧氣的血液流經變窄了的動脈時就有困難了。這種症狀稱為動脈粥樣硬化。整個過程發展得相當緩慢,而且一直隱伏地發展下去,幾十年後才會出現明顯的病徵。其中一個病徵就是心絞痛,或胸口發疼,正如喬所經歷的。
要是一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了,通常血栓也同時出現,那麼,心臟的有關部位由於得不著血液供應而壞死。結果,當事人會突然出現心肌梗塞現象,一般叫心臟病發作,後果往往致命。即使冠狀動脈只是局部阻塞,也可以導致心臟組織壞死,當事人也許並沒有顯著的不適感覺。要是身體其他部分的動脈給阻塞了,這可以導致中風、腿部壞疽,甚至喪失腎臟功能。
難怪LDL稱為有害的膽固醇,而HDL則稱為有益的膽固醇。如果測試顯示血液裡的LDL水平過高,而HDL水平較低的話,患上心臟病的機會也較大。a通過一個簡單的血液測試,人可以在出現例如心絞痛一類的明顯徵狀以前,就獲悉身體潛在的健康難題。因此,你應當經常檢查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這樣做非常重要。現在讓我們看看,你的飲食可以怎樣影響到這個水平。
血中膽固醇和飲食
膽固醇是源自動物的食品中一種天然成分。肉類、蛋類、魚類、禽類和乳製食品全都含有膽固醇。另一方面,源於植物的食品卻不含膽固醇。
人體能夠生產所需的所有膽固醇,因此,從食物中攝取的膽固醇其實是額外的。我們從飲食中攝取的膽固醇大多會運到肝臟去。一般來說,這樣的膽固醇一旦到達肝臟,肝臟就會處理,並且減少自體所生產的膽固醇。這樣,血液裡的膽固醇總含量就可以保持適中。
可是,假如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太多,以致肝臟無法迅速處理又怎樣呢?這樣,膽固醇大有可能會直接進入動脈壁的細胞裡。結果,動脈就會出現粥樣硬化。要是身體吸收了大量膽固醇,但肝臟卻繼續如常生產同量的膽固醇,這個情況尤其危險。在美國,每5人就有1人有這個情況。
因此,減少從飲食中攝取膽固醇是明智之舉。然而,在我們的飲食中,另一種成分更能影響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就是飽和脂肪。
脂肪和膽固醇
脂肪有兩類: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也有兩種,一種是單不飽和脂肪,另一種則是多不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比飽和脂肪更能造益身體,因為飽和脂肪可以通過兩個途徑,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促進肝臟生產更多膽固醇;抑制肝臟細胞的LDL受體的活動,從而減低受體吸收血中LDL的速度。
飽和脂肪主要來自源於動物的食品,例如黃油、蛋黃、豬油、奶、冰淇淋、肉類和禽類。此外,巧克力、椰子、椰油、植物起酥油,以及棕櫚油也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這類脂肪在室溫下呈固態。
不飽和脂肪在室溫下卻呈液態。假如你所吃的食物含有單不飽和脂肪或多不飽和脂肪,而不是含有飽和脂肪,這有助於減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b玉米油和向日葵籽油含有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這種脂肪可以減低血液中有益的和有害的膽固醇;橄欖油和芥花籽油則含有大量單不飽和脂肪,這種脂肪只會減少血液中有害的膽固醇,對於有益的膽固醇卻絲毫無損。
誠然,脂肪是我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是缺乏脂肪,身體就不能吸收維生素A、 D、 E和K了。可是,身體只需少量脂肪就可以了。我們從蔬菜、豆類、穀類和水果,就可以攝取足夠的脂肪。因此,減少攝取飽和脂肪並不會導致身體缺乏所需的養分。
減少攝取脂肪和膽固醇的理由
人如果攝取大量脂肪和膽固醇,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就必然增加嗎?不一定。頭一篇文章提到的托馬斯接受《儆醒!》的訪問後,決定去驗血。驗血結果顯示,托馬斯的膽固醇水平正常。他的肝臟顯然發揮良好的功能,從而調節了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托馬斯的健康就沒有什麼問題。最近的研究表明,飲食中的膽固醇不論有沒有影響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仍然可以導致冠心病。美國西北大學的醫學博士杰里邁亞·施塔姆勒說:「即使人的血中膽固醇水平比較低,高膽固醇食物仍然可以使人患上心臟病。所以,無論血液裡的膽固醇水平怎樣,人人都應當盡量少吃含膽固醇的食物。」
飲食中的脂肪含量也值得我們注意。血液裡如果含有過多脂肪,無論是來自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還是不飽和脂肪,都可以引致紅血球凝聚一起。這些變稠了的血液不能流過狹窄的毛細血管,以致細胞無法獲得所需的養分。凝聚成塊的血細胞在動脈裡運行時,也會妨礙動脈壁獲得氧氣,甚至在內壁上造成損傷,容易形成動脈粥樣斑塊。此外,攝取過量脂肪也會有另一個風險。
癌症和飲食
醫學博士約翰·麥克杜格爾說:「所有脂肪——包括飽和脂肪、不飽和脂肪,都跟某些癌細胞擴散有關。」研究人員就結腸直腸癌和乳癌作了一個跨國調查,結果顯示,西方國家(一般人的飲食含高脂肪)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病發率差別很大。在美國,結腸直腸癌是男女性當中第二普遍的癌症,而乳癌則是女性的頭號癌症。
據美國防癌協會指出,一些人移居別國,如果這個國家的癌症病患率相當高的話,那麼,這些移民的癌症病患率最終會跟該國的一樣,這視乎他們採納新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有多快而定。防癌協會出版的手冊透露,「移居夏威夷的日本人正出現西方的癌症模式:結腸癌和乳癌的病患率較高,胃癌的病患率較低。這個模式正好跟日本的相反。」由此可見,癌症跟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
你的飲食要是含大量全脂、飽和脂肪、膽固醇和高熱量,你必須作出改變。良好的飲食不但能夠增進健康,甚至可以逆轉許多不良飲食的惡果。人只要想想接受動脈分流手術不但痛苦,而且費用往往高達4萬美元或以上,就會看出,選取良好的飲食的確是明智之舉。
在選擇飲食方面,你如果運用良好的判斷力,不但能夠減輕體重,還可以使你身心愉快,避免患上某些疾病,或逆轉某些疾病的發展。關於怎樣選擇有益的飲食,下一篇文章將會提出若干建議。
[腳注]
a 膽固醇水平是以每分升血液有多少毫克來衡量的。血液裡總膽固醇的理想水平是每分升不及200毫克。「總膽固醇」就是指LDL、HDL,以及血液中其他脂蛋白的膽固醇總和。如果每分升血液含有45毫克或以上的HDL,就可說是理想的了。
b 1995年的美國飲食指南建議,人每天所攝取的總脂肪量,最好不超過整天總熱量的百分之30,而每天所攝取的飽和脂肪也不該超過總熱量的百分之10。人從飽和脂肪所攝取的熱量每減少百分之1,通常每分升血液就會減少3毫克膽固醇。
[第8頁的圖解]
冠狀動脈的橫切面:(1)完全暢通,(2)局部阻塞,(3)幾乎完全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