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線上書庫
守望台
線上書庫
中文繁體(國語)
  • 聖經
  • 出版物
  • 聚會
  • 《守》99 6/15 19-24頁
  • 認識造物主是怎樣的上帝

你選擇的內容沒有影片。

抱歉,載入影片時出現錯誤。

  • 認識造物主是怎樣的上帝
  •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 小標題
  • 相似資料
  • 他顯明自己
  • 偉大導師幫助我們認識造物主
  • 怎樣幫助人認識造物主?
  • 為什麼要感激造物主?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84年
  • 偉大的造物主關心我們!
    王國傳道月報-1999年
  • 關於造物主,開卷讀經啟發多
    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
  • 不斷加強對造物主的信心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2021年(研讀版)
查看更多
守望台宣揚耶和華的王國-1999年
《守》99 6/15 19-24頁

認識造物主是怎樣的上帝

「我要顯我一切的恩慈,在你面前經過,宣告我的名。」——出埃及記33:19。

1.為什麼造物主配受尊榮?

關於造物主,聖經最後一卷書的執筆者使徒約翰,寫了這個意義重大的宣告:「耶和華我們的上帝,你配得榮耀、尊榮、力量,因為你創造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是由於你的旨意才存在,才創造的。」(啟示錄4:11)正如上一篇文章清楚表明,現代科學的發現,時常使人更有理由相信萬物是由造物主創造出來的。

2,3.(甲)關於造物主,人需要知道些什麼事?(乙)為什麼人要親眼看見造物主,是不合理的想法?

2 承認造物主存在固然重要,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要探知造物主是怎樣的——知道他是實在和有個性的,他的品格和行事方式都令人欽佩仰慕。無論你對造物主已有多少認識,對他知道多一點,不是會叫你得益更大嗎?我們要加深對他的認識,是無需親眼看見他的,不像我們實際看見其他人一樣。

3 耶和華是萬物之源,天上的眾星(太陽只是其中一顆中型的星而已)都是他造的。你會想接近太陽,看看它究竟是怎樣的嗎?當然不會!我們都會避免注視太陽,也不讓皮膚長時期受猛烈的陽光曝曬。太陽核心的溫度高達攝氏1500萬度(華氏2700萬度)。每一秒鐘,這個巨大的熱核洪爐把400萬噸物質轉化為能。這麼巨量的能只有一小部分以光和熱的形式傳到地球來,但就足以使地上百物生存了。從這些基本事實,我們深深意識到造物主的能力是多麼令人懍然生畏。以賽亞的確說得不錯,造物主有「權能」,又有「大能大力」。——以賽亞書40:26。

4.摩西提出什麼懇求?耶和華怎樣回應他的請求?

4 以色列人在公元前1513年離開埃及之後幾個月,摩西懇求造物主說:「求你顯出你的榮耀給我看。」(出埃及記33:18)既然太陽也是上帝所造的,你不難明白耶和華為什麼對摩西說:「你不能看見我的面,因為人見我的面不能存活。」造物主讓摩西在西奈山上找個地方躲藏起來,等候他「過去」。這樣,摩西彷彿能夠看見上帝的「背」似的,意思就是,他得以看見造物主榮光(或臨在)的餘輝。——出埃及記33:20-23;約翰福音1:18。

5.造物主怎樣應允摩西的請求?這證明了什麼?

5 摩西渴望加深對造物主的認識,他果然如願以償。上帝在摩西跟前走過,並看來通過一位天使宣告說:「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的上帝,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為千萬人存留慈愛,赦免罪孽、過犯,和罪惡,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出埃及記34:6,7)由此可見,我們無需實際看見造物主的模樣,才能加深對他的認識;我們所需的是更清楚明白他是怎樣的,他的品格如何,他有什麼特質。

6.我們體內的免疫系統怎樣實在令人驚嘆?

6 我們要加深對造物主的認識,方法之一是從他所造的萬物,看出他的各種特質來。請想想你身體裡的免疫系統。《科學美國人》雜誌探討免疫問題時說:「從人還沒有出生,直到去世之日,免疫系統都隨時處於戒備狀態。多種彼此各異的分子和細胞……保護我們免受寄生生物和病原體所侵襲。人沒有這些防衛系統,就根本無法繼續生存了。」這個系統是怎樣來的呢?該雜誌的一篇文章說:「人體有多種奇妙、精密配合的細胞,合力保護身體抵抗微生物和病毒的入侵。這個系統是在人成孕之後大約九個星期,由一些前體細胞發展而成的。」孕婦體內若干免疫能力會傳給發育中的胚胎。嬰孩出生後,通過母親哺乳,也吸收到免疫細胞和有益的化學物質。

7.關於人體的免疫系統,我們可以想想一些什麼事?我們由此得著什麼結論?

7 你有充分理由認為,人體的免疫系統比現代的醫療方法優越得多。因此,請問問自己:「關於誰設計和賦予人這個系統,這顯示什麼呢?」這個系統是在「人成孕之後大約九個星期」開始發展的,以給予新生嬰孩預先所需的保護;這樣的設計無疑顯示出智慧和先見之明。從這個免疫系統,我們還看出造物主更多特質嗎?史懷哲和其他有志之士貢獻自己一生,為低下階層的人提供醫療服務,我們大部分人對他們有什麼感想呢?我們對這些古道熱腸的人十分推崇。既然造物主將免疫系統賜給所有人,不論貧富都同樣受惠,關於他,我們可以作出什麼結論呢?顯然他是一位宅心仁厚、慈悲為懷、大公無私的上帝。這不是跟摩西聽到對造物主的描述完全一致嗎?

他顯明自己

8.耶和華以什麼明確方式將自己顯示出來?

8 可是,要加深對造物主的認識,還有另一個方法,就是藉著聖經。這樣做特別重要,因為有些關於造物主的事,是科學和宇宙都無法透露的,有些事情則是聖經才能解釋得更清楚的。關於科學無法透露的事,一個例子是造物主的私有名字。惟獨聖經才能顯示造物主的名字和名字的含意。在希伯來語聖經抄本裡,這個名字大約出現了七千次,由四個輔音組成,相當於英語的YHWH或JHVH。在漢語裡,這名字一般譯做耶和華。——出埃及記3:15;6:3。

9.造物主的私有名字含有什麼意思?我們由此獲得什麼結論?

9 我們要加深對造物主的認識,就必須意識到他並非僅是抽象的「本原」,也不是模糊不清的「自有者」。他的私有名字可以說明這點。這名字是個希伯來語動詞形式,意思是「做」或「成為」。a(參閱英語《聖經新世界譯本》創世記27:29;傳道書11:3。)上帝的名字表示他是「成事者」,強調他不但定有旨意,同時也切實執行。我們認識和使用他的名字,就更能深刻體會到他是言出必行的上帝;他必定會實現自己的應許,徹底成就他所定的旨意。

10.我們從創世記的記載可以獲知什麼重要的事?

10 人要認識上帝的旨意和品格,就必須向聖經尋求啟迪。創世記的記載透露,有一個時期人類跟上帝關係良好,有希望得享長久、有意義的生活。(創世記1:28;2:7-9)鑑於上帝名字的含意,我們可以肯定,耶和華必然會終止人類自古以來所受的種種苦難和挫折。關於他實現這個旨意,我們讀到:「創造物受制於徒勞無奈的情況,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使創造物受制於這種情況的那位;不過,創造物仍然希望……得享上帝孩子榮耀的自由。」——羅馬書8:20,21。

11.為什麼我們要思考聖經的記載?請描述其中一個記載的內容。

11 聖經透露上帝跟古代以色列國交往之際,他所採取的行動和對事情的反應;這也幫助我們對造物主有更深的認識。請想想一個例子,事情牽涉到以利沙和敵國亞蘭的軍隊元帥乃縵。你可以在列王紀下第5章讀到這個記載。乃縵患了痲瘋,一個被擄的以色列女孩勸他向以色列的以利沙求醫。乃縵去見以利沙,以為這位先知會為他舉行神祕的醫病儀式,揮舞雙手替他治病。可是,以利沙只是吩咐他到約旦河裡沐浴。乃縵起初不願意去,但他的手下卻勸他改變心意;在他遵囑而行之後,他的病就不藥而愈了。乃縵要送些貴重的禮物給以利沙,以利沙卻拒絕接受。後來,以利沙的一個侍從暗暗去見乃縵,用謊言騙取了一些禮物。由於不忠實的緣故,他結果被罰染上痲瘋。這個記載不但引人入勝,也將人性清楚暴露出來。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不少有益教訓。

12.關於造物主,我們從以利沙和乃縵的記載獲得什麼結論?

12 這個感人的記載也表明宇宙的造物主雖然崇高偉大,卻沒有忽略眷顧一個小女孩;這跟今天許多文化裡常見的情形大異其趣。這個記載也證明,造物主並非只寵愛一個種族或國族。(使徒行傳10:34,35)值得留意的是,自古至今,許多所謂「治療者」在醫病時都喜歡隆重其事,裝模作樣,造物主卻不期望人這樣做。相反,他顯示令人驚嘆的智慧,深知怎樣治療痲瘋。他也洞悉隱情、秉公行義,不容詐騙的手段得逞。再次地,這不是跟摩西聽到耶和華描述自己品格的話完全吻合嗎?聖經這個記載雖然相當簡短,我們卻找著多麼豐富的資料,幫助我們看出造物主是怎樣的!——詩篇33:5;37:28。

13.請舉例說明我們怎樣從聖經的記載學到寶貴教訓。

13 聖經也報導以色列人如何忘恩負義,以及上帝對事情的反應,表明了耶和華是個真正關心人的上帝。聖經透露以色列人屢次試探耶和華,使他痛心難過。(詩篇78:40,41)因此,造物主是有感情的,他的確關心人所做的事。我們也可以從著名人物的事跡學到不少教訓。上帝揀選大衛作以色列王的時候,告訴撒母耳說:「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母耳記上16:7)不錯,造物主察看我們內在的為人,而不是僅看外表。這令我們感到多麼安心!

14.我們閱讀《希伯來語聖經》的時候,怎樣做會十分有益?

14 聖經有39卷書是在耶穌日子之前寫的,我們應當仔細閱讀這些資料。我們這樣做,並不僅是為了要熟悉聖經的記載或歷史。我們真的想知道造物主是怎樣的,就該沉思聖經的記載。我們可以這樣想想:「這件事顯示上帝的什麼品格特徵呢?這個記載把他什麼特質突顯出來?」b這樣做甚至可以幫助懷疑的人看出,聖經必然是來自上帝的,從而奠下基礎,使他們對聖經仁愛的作者認識得更清楚。

偉大導師幫助我們認識造物主

15.為什麼耶穌的言行和教導對我們大有教益?

15 誠然,人懷疑造物主存在,或對上帝的認識十分模糊,很可能也對聖經一無所知。也許你曾遇過一些人,他們不知道摩西生活在馬太之前還是之後,對耶穌的生平事跡或教訓也幾乎一無所知。這種情形實在令人惋惜,因為我們可以從耶穌這位偉大導師學到很多關於造物主的知識。耶穌跟上帝關係極為密切,因此能夠顯露造物主是怎樣的。(約翰福音1:18;哥林多後書4:6;希伯來書1:3)他的確曾這樣做。事實上,他說:「誰看見了我,就是看見了父親。」——約翰福音14:9。

16.耶穌對待撒馬利亞婦人的方式表明什麼?

16 請想想這個事例。有一次,耶穌在旅途上風塵僕僕,感到很疲倦,卻在敘加附近主動對一個撒馬利亞婦人說話。他向婦人透露一些深奧的真理,重點是人必須「用靈和真理來崇拜父親」。在耶穌的日子,猶太人是不屑和撒馬利亞人來往的,但耶穌卻跟他們截然不同。正如我們從以利沙和乃縵的事例見到,耶和華樂意接納一切忠實誠懇的人,不論他們來自什麼國族;耶穌也表現同一寬大為懷的精神。今天世上充滿思想狹隘的宗教仇視精神,但耶和華卻絕不受這些偏見所影響,這令我們感到多麼安慰。我們也留意到,耶穌願意教導一個女子,而這個女子當時正跟一個男子姘居。耶穌沒有譴責她,反倒以莊重的方式對待她,從而能夠真正幫助她。在此之後,其他撒馬利亞人也願意聽耶穌講道,並且表示:「[我們]知道這個人真是世界的拯救者。」——約翰福音4:2-30,39-42;列王紀上8:41-43;馬太福音9:10-13。

17.拉撒路復活的記載說明什麼?

17 我們再考慮一個事例,看看熟悉耶穌的言行可以怎樣幫助我們認識造物主。請想想耶穌的朋友拉撒路死了之後所發生的事。在此之前,耶穌曾證明自己有能力使死者復活過來。(路加福音7:11-17;8:40-56)可是,當耶穌見到拉撒路的姊妹馬利亞傷心痛哭時,他有什麼反應呢?耶穌「就在靈裡悲嘆,難過起來」。他絕非無動於衷或冷漠無情;相反,他「不禁掉下淚來」。(約翰福音11:33-35)耶穌不是只表示傷心難過而已,他也採取積極行動,把拉撒路復活過來。這件事無疑幫助使徒們明白造物主的感覺和行動,也幫助我們各人了解造物主的品格和行事方式。

18.人應當對研習聖經有什麼感覺?

18 我們研習聖經,加深對造物主的認識,實在沒有理由要感覺羞恥。聖經絕不是一本古老過時的書。有一個人曾用心研讀這本書,並且成為耶穌的親密同工;他就是約翰。他後來寫道:「我們知道,上帝的兒子已經來了,又賜給我們智力,好叫我們認識真實者。我們藉著他兒子耶穌基督,就跟真實者團結起來。這就是真神和永遠的生命。」(約翰一書5:20)請留意,我們用「智力」認識「真實者」造物主,就能夠為我們帶來「永遠的生命」。

怎樣幫助人認識造物主?

19.為了幫助懷疑造物主的人,社方怎樣做?

19 對有些人來說,要相信有一位慈悲為懷、關心我們的造物主,並且明白他是個怎樣的神,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世上有千千萬萬的人仍然懷疑造物主的存在,或者對造物主的看法跟聖經的教訓並不一致。你可以怎樣幫助這些人呢?耶和華見證人在1998/1999年舉行的區務大會和國際大會裡,宣布發行一個非常有效的新工具,就是《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這本書,它以多種文字同時發行。

20,21.(甲)我們可以怎樣善用《造物主》書?(乙)請敘述一些經歷,表明《造物主》書的確發揮很大功效。

20 這本書能夠加強你自己對造物主的信心,使你更賞識他的品格和行事方式。為什麼我們可以這麼肯定呢?因為《有一位關心人的造物主嗎?》是特別為了這個目的而寫的。貫串全書的一個主題是:「什麼能使你的生活更有意義?」這書的內容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也覺得言之成理,可是也會在我們所有人心裡引起共鳴。甚至懷疑造物主存在的讀者,也會發覺書裡的資料趣味濃厚、論據有力。這本書並沒有假設讀者已經相信有造物主存在。書裡報導的新近科學發現和觀念,叫懷疑的人也深受吸引。這些材料可以使已經相信上帝的人信心更強。

21 你研讀這本新書時,也會留意到書裡概述聖經的歷史,說明上帝的品格,好幫助讀者對上帝認識得更清楚。許多人讀過這本書之後,都表示的確在這方面得益不淺。(見下一篇文章,25-26頁。)你自己熟悉這本書之後,也要用它來幫助別人,加深人對造物主的認識。

[腳注]

a 耶穌會學者M.J.格倫撒納曾是《天主教聖經季刊》的總編輯,他指出這個動詞像一個關連的動詞一樣,「從不含有抽象存在的意思;相反,這個詞總是指有知覺的存在,意即以具體的方式將自己顯示出來」。

b 父母對兒女講述聖經記載的時候,提出這樣的問題也會對兒女大有幫助。這樣,年輕人就會對上帝更熟悉,並且學會沉思上帝的話語。

你留意到嗎?

◻ 在西奈山上,摩西怎樣加深了對耶和華的認識?

◻ 為什麼研習聖經能夠幫助我們認識上帝是怎樣的?

◻ 我們閱讀聖經的時候,怎樣做可以使我們更親近造物主?

◻ 你打算怎樣運用《造物主》書?

[第20頁的圖片]

關於造物主,人體的免疫系統顯示什麼?

[第21頁的圖片]

《死海書卷》片斷,突出部分是四字母詞(希伯來語的上帝名字)

[鳴謝]

Courtesy of the Shrine of the Book, Israel Museum, Jerusalem

[第23頁的圖片]

馬利亞傷心痛哭,我們從耶穌的反應看出什麼?

    中文繁體(國語)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入
    • 中文繁體(國語)
    • 分享
    • 設定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隱私設定
    • JW.ORG
    • 登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