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和華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
我們都多麼賞識一個富於了解、體貼及同情心的人!在這方面耶和華的確是無與倫比的!儘管那些努力遵行他旨意的人有許多過失與短處,他仍不會離棄他們。即使他的僕人犯了嚴重的罪,他仍不會奪去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想到上帝如何對待古代的以色列人,詩篇的執筆者大衛說:「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他不長久責備,也不永遠懷怒。他沒有按我們的罪過待我們,也沒有照我們的罪孽報應我們。」(詩篇103:8-10)耶和華對待以色列人的方式不是取決於他們所犯罪過的性質或輕重的程度,反之這主要有賴於上帝的憐憫及旨意。耶和華對他們所表現的精神並非長久的忿怒。——詩篇30:5。
每逢耶和華上帝對一些違反他誡命的人表示忿怒,他乃是為了他們的最大益處才這樣行,目的是要促使他們悔改而與他恢復和好的關係。對他們所施的管教正是為了這緣故。以賽亞書28:24-29促請我們留意這點。這段經文以農夫的耕耘,開墾,撒種及打磨比作上帝有目的的處事方式。我們讀到:「那耕地為要撒種的,豈是常常耕地呢?豈是常常開墾耙地呢?他拉平了地面,豈不就撒種小茴香,播種大茴香,按行列種小麥,在定處種大麥,在田邊種粗麥呢?因為他的上帝教導他務農相宜,並且指教他。原來打小茴香,不用尖利的器具,軋大茴香,也不用碌碡,但用杖打小茴香,用棍打大茴香。作餅的糧食是用磨磨碎,因他不必常打。雖用碌碡和馬打散,卻不磨它。這也是出於萬軍之耶和華。他的謀略奇妙,他的智慧廣大。」
顯然,農夫務農是有規律及目的的。耕耘開墾有其限度,為要鬆開土壤準備下種。同樣地,耶和華上帝亦不會永無止境地管教及懲罰他叛逆的百姓。他懷著要使他們敬重勸導的目標而管教他們一段時期。有如視乎那類穀物才決定以什麼工具來打磨一般,上帝待人的方式因人而異,視乎什麼最宜於用在該事例上以潔淨他們。
以個別的人物而論,猶大王瑪拿西是個適當的例子。他從事各式各樣的偶像崇拜,並且流了許多無辜人的血。(列王紀下21:1-6,16)他應得的懲罰是死亡。然而,耶和華上帝卻沒有在瑪拿西身上執行他應得的懲罰。瑪拿西所受的管教包括為亞述人擄到巴比倫去。這管教是有目的嗎?不錯,結果瑪拿西衷心悔改,謙卑地祈求耶和華上帝對他開恩。到了適當時機,耶和華上帝允准他的請求並恢復了他的國位。由於這次所受的管教,瑪拿西的確改弦易轍,他後來所做的事足以證明。這點他開始採取一連串的行動鏟除偶像崇拜,並開始在耶和華的祭壇上獻祭。瑪拿西也鼓勵他的臣民事奉耶和華。——歷代志下33:12-17。
這個例證清楚地表明,耶和華上帝會像一位慈父一般對待那些衷誠悔改及開始以正當方式敬畏他的人。因此,無論一個人犯了何等過錯,祇要他真正悔改,他便可以重獲上帝的喜悅。耶和華意識到悔罪的犯過者的軟弱,因此會以同情體恤的方式對待犯過者。詩篇的執筆者論及以色列人說:「父親怎樣憐恤他的兒女,耶和華也怎樣憐恤敬畏他的人。因為他知道我們的本體,思念我們不過是塵土。」——詩篇103:13,14。
隨時隨地予以幫助
由於耶和華具有慈父一般的體恤與同情,加上他深知我們的弱點,我們可以放心無論何時我們向他求助我們必能得著。上帝給予我們的幫助不僅限於當我們因遺傳的弱點及不完美而犯過時。我們若處於任何沉重的負累之下,耶和華也樂於及有能力扶助我們。詩篇執筆者給予我們這樣的鼓勵:「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撫養你,他永不叫義人動搖。」(詩篇55:22)既是一位富於同情心的天父,他絕不會讓我們受重大難題或試驗所窘迫而達到走投無路的地步。我們若懇求援助,他會賜給所需的智慧去應付困難或考驗。(哥林多前書10:13;雅各書1:2-5)此外,若有需要的話,他會推動別人前來幫助我們。——耶利米書38:8-13。
基督的使徒保羅便時常經歷耶和華的幫助。他在寫給哥林多人的第二封信中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哥林多後書4:8,9)有時情形似乎使保羅和他的同工感到束手無策及孤立無援,但他們卻得到出乎意料之外的解救。鑑於他的經歷,保羅能夠對腓立比人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13)有時保羅處於某種艱難的情況之下,看來人是絕不可能應付得來的,但他卻辦得到,因他有耶和華上帝支持。
只要我們不永久地離棄耶和華,他便會像父親一般同情憐恤我們,獲悉這件事應該使我們感到多麼欣慰!他深知我們的體質——短處與弱點——他必定不會容許我們為無法抵受的重擔所壓倒。雖然境況也許十分困難,他卻會給我們力量忍受,亦會慈悲地寬恕我們的過犯。因此,但願我們都繼續努力全心事奉他以領受他的厚愛和恩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