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統治權衡功過
第6部分:黑衫黨與卐字徽
法西斯主義:獨裁統治下的政府,特徵是國家控制經濟,社會受到嚴格規劃,提倡好戰的國家主義意識形態;納粹主義: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在希特勒領導下所實行的法西斯主義。
“法西斯主義”一詞通常使人想起的形象,就是穿黑衫的意大利武裝部隊,以及佩帶卐字徽章、穿棕色制服的德國衝鋒隊。但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法西斯主義經歷。
1930年代期間,法西斯主義在匈牙利、羅馬尼亞、日本風行一時。西班牙内戰期間,法西斯主義者的支持幫助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取得西班牙的控制權。可是,大部分歷史學家並不認為佛朗哥的獨裁統治(1939-75年)在本質上真正是法西斯主義。另一方面,他們卻認為胡安·D·庇隆建立的阿根廷獨裁統治(1943-55年)是真正的法西斯主義。
崇拜國家
“法西斯主義”來自意大利文法西斯奧 (fascio )一詞,所指的是古羅馬的權力象徵。這種權力象徵在拉丁文稱為法西兹 (fasces ),是一束杖,其中露出一柄斧頭的鋒刃。這個標號很適當地象徵人民在國家的至高權力之下團結起來。
儘管法西斯主義的某些根源可以追溯到尼克科洛·馬基雅弗利的時代,但直至馬基雅弗利出生之後450年,即1919年,貝尼托·墨索里尼才首次運用法西斯主義一詞。馬基雅弗利聲稱,惟獨由一個權力主義統治者無情而精明地運用權力,才可以解決當日的政治腐敗。
法西斯政府如果要有效地運作,就需要有一個強而有力、機會主義、富於魅力的領袖。很適當地,墨索里尼和希特勒都被人僅以領袖 (Il Duce )和元首 (der Führer )的頭銜去稱呼。
法西斯主義把國家抬高到其他一切權威以上,包括宗教權威和民政權威在内。16世紀法國法理學家尚·博丹、17世紀英國哲學家托馬斯·霍布斯,以及18至19世紀的德國哲學家約翰·戈特利布·費希特、格奧爾格·威廉·費里德里希·黑格爾、海因里希·特賴奇克,全都讚美國家。黑格爾主張國家居於至尊地位,個人的最高責任就是要忠貞地支持國家。
一切政府自然都必須行使權力。但法西斯國家卻被設計成要行使權力到極端的地步,要求人民表現盲目的服從。特賴奇克認為人只不過是國家的奴隸而已,説:“只要你服從,你的想法如何根本就無關重要。”法國大革命期間,人所聽到的口號是“自由、平等、博愛”。法西斯主義卻刻意採用意大利的口號“相信、服從、戰鬥”去取代以上的呼聲。
法西斯主義讚美戰爭
戰鬥?不錯!墨索里尼有一次説:“只有戰爭才能完全發揮人類的一切能力,給有勇氣面對戰爭的人蓋上高尚的印記。”他補充道:“戰爭之於男人,猶如母性之於女人。”他説恆久的和平是令人沮喪的,並且“壓抑和否定人類的一切基本美德”。其實墨索里尼説這些話只不過反映出特賴奇克的觀點而已。特賴奇克堅決主張戰爭是必需的。他認為在世上消除戰爭乃是一件極不道德的事,“並且會使人類多種不可少的崇高力量衰退”。
鑑於這項戰爭和獨裁的背景,難怪許多歷史學家把現代法西斯主義的始源追溯到法國的拿破侖一世。雖然他是1800年代初期的獨裁者,論者卻公認他本人並不是法西斯主義者。可是,他有許多項政策,例如建立秘密警察制度,善用宣傳機關和檢查制度去控制報章,都在後來受法西斯主義者所採納。拿破侖決心要恢復法國的光榮,這無疑和法西斯主義的領袖們堅信國家至上的狂熱想法如出一轍。
到1922年,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者已有足够權力將墨索里尼立為首相。他很快就利用這個職位作為獨裁者的踏腳石。在工資、工作時間、生産目標方面,私有工業都受到政府的嚴格管制。事實上,私有企業惟獨對政府有利才受到鼓勵。法西斯黨以外的政黨均受到取締;工會被禁止活動。政府巧妙地控制傳播媒介,利用檢查制度消除反對者的聲音。政府特别注意給年輕人灌輸思想。個人自由則受到嚴重剝奪。
德國式的法西斯主義
A·卡斯爾斯所著的《法西斯主義》一書説:“儘管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和德國的納粹主義攫取權力的途徑一致,兩者在氣質和對前途的看法方面卻有顯著差别。”
除了上述幾位德國哲學家是法西斯思想的先驅之外,其他的人,例如19世紀德國哲學家弗里德里希·尼采,也有助於創立一種惟德國所獨有的法西斯主義。尼采不是個法西斯主義者,但他卻主張有個精英統治階層、一族超人。然而,他雖這樣説,卻並沒有把特别某個種族或國家視為超人,更不會指德國人,因為他並不特别喜歡德國人。但他有些思想被國家社會主義黨的理論家認為正好符合德國人的理想。因此他們採納了這些思想,其他與納粹教條不符的思想則被捨棄。
希特勒也深受德國作曲家理查德·華格納所影響。華格納是個極端的國家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認為德國注定在世上履行一項偉大使命。《第三帝國百科全書》説:“在希特勒和納粹理論家的心目中,華格納是個完美的英雄。”該書解釋道:“這個作曲家充分表現了德國的偉大。在希特勒眼中,華格納的音樂證明了德國的國家主義有理。”
作家威廉·L·夏勒補充道:“[華格納]的歌劇復活了德國古代世界的英雄神話、好戰的異教神祇和偉人、惡魔和戾龍、血海深仇和原始的部落制度、天命的觀念、愛和生命的輝煌,以及死亡的高貴。這些激昂的歌劇,而非[華格納]的政治著作,才是現代德國神話的靈感來源,並且賦予德國一種德國式的世界觀。希特勒和納粹分子有相當理由要把這種德國式的世界觀立為自己的世界觀。”
尼采和華格納的思想都受到法國外交官兼人種學家孔特·約瑟夫·阿爾蒂爾·德·戈賓諾所模鑄。戈賓諾在1853至1855年間寫了《人種不平等論》。他認為種族成分足以決定文化命運。他警告道,摻雜雅利安社會的種族特徵最終會導致雅利安族的衰落。
從這些思想發展出來的種族主義和排猶主義乃是德國式法西斯主義的特色。以上兩種政策在意大利都沒有那麽顯著。事實上,許多意大利人認為,意大利出現排猶主義顯示希特勒已取代墨索里尼,成為法西斯主義背後的控制力量。的確,隨着時間過去,希特勒對意大利法西斯主義政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在力求使國家偉大方面,意大利法西斯主義和德國法西斯主義的方向剛相反。作家A·卡斯爾斯解釋説:“墨索里尼也許敦促國人要仿效古羅馬人的偉舉;但納粹所提倡的精神革命的目標卻是要激勵德國人,不但要做遠古條頓族偉人所做過的事,還要成為這些部落的英雄在二十世紀的化身。”換句話説,意大利的法西斯主義力圖恢復昔日的光榮,彷彿把意大利這個工業不發達的國家拖到20世紀一般。另一方面,德國卻試圖退回神話的往昔中,希望藉此重獲從前的光榮。
甚麽使這種主義得以産生
在大多數國家裏,法西斯主義都在國難之後攫得權力,例如在經濟崩潰之後,或者在戰敗之後。在意大利和德國,情形都是這樣。雖然兩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敵對的雙方,卻同樣受戰爭所重創而國力大衰。國家主義者的不滿、經濟混亂、階級鬥爭的加劇,都打擊這兩個國家。德國的通貨膨脹失去控制,失業人數激增。民主原則也十分脆弱,仍然受着普魯士的軍事傳統和權力主義傳統所牽制。一般人十分恐懼蘇維埃布爾什維克主義,但當時到處都隱隱現出布爾什維克主義的幽靈。
查爾斯·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物競天擇的思想是法西斯主義興起的另一個顯著因素。《哥倫比亞世界史》一書説:“不論墨索里尼抑或希特勒,都表示過要在法西斯主義者的意識形態裏再次喚醒社會達爾文主義。”
《第三帝國百科全書》同意這個評論,解釋社會達爾文主義乃是“希特勒種族滅絶政策背後的意識形態”。與達爾文的進化論主張一致,“德國的理論家認為現代國家不該花精力保護弱者,反而應該剔除次等人民,全力照顧強壯、健康的分子。”他們認為在適者生存的鬥爭裏,戰爭是正常的,“勝利屬於強者,弱者必被消滅。”
人有學得教訓嗎?
身穿黑衫的意大利武裝部隊,以及佩帶卐字徽、穿棕色制服的德國衝鋒隊時代已經過去了。然而,即使在1990年,法西斯主義仍然有餘孽殘存。三年之前,《新聞週刊》警告説,其實在每個西歐國家裏,“極右派的力量正再次證明,公然文過飾非的種族主義,以及訴諸國家主義價值觀和權力主義價值觀的主張仍然能够贏得令人驚訝的支持。”在這些運動之中,尚·馬利·勒彭的國家陣線無疑是最蓬勃的一個。這個法國運動的信息在基本上“與國家社會主義的信息一樣”。
信賴新法西斯運動是明智之舉嗎?法西斯主義的根源——達爾文的進化論、種族主義、軍國主義、國家主義——有構成穩固的基礎,讓賢良的政府在其上發展嗎?抑或你同意法西斯主義像其他所有種類的人為統治一樣,被稱在天平裏,權衡功過,卻顯出虧欠來?
[第20頁的附欄]
法西斯主義——基礎穩固嗎?
達爾文的進化論:“有越來越多的科學家,甚至有越來越多的進化論者,……都紛紛認為達爾文的進化論完全不是一種真正的科學理論。”——《新科學家》,1981年6月25日刊,邁克爾·魯斯。
種族主義:“人類各種族之間倘有分歧,也是心理學上和社會學上的分歧,而不是遺傳學上的分歧!”——《基因與人》,本特利·格拉斯教授。
“所有種族的人類都是……同一個始祖的後代。”——《遺傳性與人類》,科學作家阿姆拉姆·沙因費爾德。
軍國主義:“人在這件瘋狂的事上所傾注的心思、努力、財富實在叫人震驚。倘若列國不再學習戰事,就沒有甚麽事是人類辦不到的了。”——美國作家兼普立兹獎得主赫爾曼·沃克。
國家主義:“國家主義把人類分裂成互不相容的單位。結果,人先以美國人、蘇聯人、中國人、埃及人或秘魯人的身分思想,然後才以人類的身分思想——如果他們真的有以人類的身分去思想的話。”——《列國間的衝突與合作》,伊沃·杜蔡斯克。
“我們今天面對這麽多難題,都是由於懷有錯誤態度的緣故,都是懷有錯誤態度所導致的結果——其中有些錯誤態度甚至在不知不覺之間已被我們採納了。其中之一是狹隘的國家主義概念——‘祖國至上,不管對錯。’”——前聯合國秘書長宇丹。
[第19頁的圖片]
卐字徽一類的古代宗教符號和“上帝與我們同在”的口號並未能挽救希特勒的統治
法西兹——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象徵——可見於美國的若干硬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