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執行耶和華的旨意
一個勇敢的小女孩放膽發言
公元前第10世紀,以色列國跟亞蘭的關係非常緊張。兩國戰事頻仍,以致三年沒有戰爭發生,也在史籍上給記錄下來。——列王紀上22:1。
令以色列人大受威脅的是,亞蘭人時常成群結隊四處劫掠。有時這些隊伍擁有好幾百個士兵。他們不但搶奪財物,還把不少以色列人——甚至孩童——擄去為奴。
有一次,亞蘭人無情地把“一個小女孩”從她那敬畏上帝的家庭擄去。(列王紀下5:2,《新譯》)女孩給帶到亞蘭,被迫生活在一些崇拜太陽、月亮、星宿、樹木、植物,甚至石頭的陌生人當中。這些人的習俗也許令女孩心寒。亞蘭人跟她的家人和朋友——敬拜真神耶和華的人——多麽不同!女孩雖然生活在陌生的環境下,卻依然對耶和華的崇拜表現非凡的勇氣。結果,她改變了亞蘭王手下一位高官的一生。讓我們看看事情的經過如何。
勇敢發言
聖經並沒有提及女孩的名字。女孩被擄後成為乃縵妻子的婢女。乃縵是亞蘭王便哈達二世手下一位英勇的元帥。(列王紀下5:1)乃縵雖然受國王重用,卻患了可怕的痲瘋病。
也許由於女孩態度恭敬,她深得乃縵妻子的信任。乃縵的妻子也許問女孩説,‘以色列人怎樣醫治痲瘋病患者呢?’以色列女孩鼓起勇氣回答説:“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列王紀下5:3。
乃縵的妻子並沒有認為女孩只是信口雌黃而一笑置之。剛相反,女孩的話給傳到便哈達王耳中,王就派乃縵和其他人踏上150公里的旅程,前往撒馬利亞找尋女孩所説的先知。——列王紀下5:4,5。
乃縵不藥而愈
乃縵和隨行的人帶着便哈達王的介紹信和一筆可觀的禮金去見以色列王約蘭。約蘭是個崇拜金牛犢的人,他自然不像乃縵的小婢女一樣對耶和華的先知有信心。約蘭非但不相信先知能够醫好乃縵,還以為乃縵其實想藉故挑釁。約蘭為此大感煩惱。上帝的先知以利沙聽聞這事,就馬上打發人去見國王,請王把乃縵差到他家裏去。——列王紀下5:6-8。
乃縵來到以利沙的家,先知打發一個使者出去對他説:“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列王紀下5:9,10)乃縵勃然大怒。他原以為以利沙會用令人歎為觀止的方式,施行奇迹醫好他的病,於是他問道:“大馬士革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裏沐浴不得潔淨嗎?”説罷就氣忿忿地轉身離開。可是乃縵的僕人勸他不妨試一試,乃縵終於同意。在約旦河裏沐浴七次之後,乃縵“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列王紀下5:11-14。
乃縵回到以利沙那裏,説:“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乃縵更立誓以後“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别神,只獻給耶和華”。——列王紀下5:15-17。
給我們的教訓
要是年輕的使女當初沒有放膽發言,乃縵就不會去找以利沙先知了。今日,許多年輕人也採取類似的行動。他們在學校裏勇於為自己的信仰發言;即使周遭的同學對事奉上帝不感興趣,他們也毫不畏縮。有些從年紀很輕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做了。
請考慮一下澳洲一個五歲的女孩——亞歷山德拉——的例子。亞歷山德拉的母親在女兒開始上學之後約見學校的老師,準備向對方解釋耶和華見證人的信仰。但令她感到意外的是,老師説:“我對你們的信仰已相當清楚,我知道亞歷山德拉在學校裏有些甚麽事是可以做的,甚麽事是不可以做的。”亞歷山德拉的母親很驚訝,因為女兒是校内惟一的見證人兒童。老師解釋説:“亞歷山德拉已經告訴我們了。”不錯,這個小女孩早已機巧地跟老師討論過自己的信仰。
這些年輕人放膽發言,他們的勇敢行動跟詩篇148:12,13的話一致:“少年人和處女,老年人和孩童,……願這些都讚美耶和華的名!因為獨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榮耀在天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