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導上表現洞察力和説服力
“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通達;又使他的嘴增加了説服力。”——箴言16:23,《呂譯》。
1.為甚麽教導人認識上帝的話語,不是只在於傳授知識而已?
我們教導人認識上帝的話語,目標不但是要啟發學生的思想,同時也要打動他們的心。(以弗所書1:18)因此,教導不是只在於傳授知識而已。箴言16:23説:“智慧人的心使他的口通達[‘表現洞察力’,《新世》];又使他的嘴增加了説服力。”(《呂譯》)
2.(甲)説服是甚麽意思?(乙)所有基督徒都可以怎樣成為富於説服力的導師?
2 使徒保羅在他所致力的教導工作上,無疑把這條原則應用出來。他在哥林多的時候,“每逢安息日,保羅總是在會堂裏發表演講,勸導[或譯‘説服’]猶太人和希臘人”。(使徒行傳18:4)據一位權威説,在這裏譯作“勸導”(或“説服”)的希臘詞語,意思是“憑着理智或道義的影響,使人改變思想”。保羅運用深具説服力的論據,感動人改變他們原有的想法。保羅能言善辯,連他的敵人也聞風生畏。(使徒行傳19:24-27)然而,保羅的教導絶不是志在炫耀人的能力。他對哥林多人説:“我説話宣講,不是用可以勸服人的智慧話,而是用靈和力量提出確證,好叫你們的信心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力量。”(哥林多前書2:4,5)既然所有基督徒都有耶和華上帝的靈去幫助他們,他們都能够成為富於説服力的導師。但是藉着甚麽方法呢?我們且看看一些富於成效的教導技巧。
要留心聆聽
3.我們教人的時候,為甚麽要有洞察力?我們可以怎樣打動聖經學生的心?
3 第一個教導技巧,牽涉到聆聽而不是説話。正如箴言16:23指出,我們要説服人,就得有洞察力才行。耶穌無疑能够洞察他所教導的人的思想。約翰福音2:25説:“他自己知道有甚麽在人心裏。”但我們又怎能知道自己所教導的人懷有甚麽想法呢?一個方法是留心聆聽。雅各書1:19説:“無論是誰,要快一點聽,慢一點才講。”誠然,不是人人都敏於表達自己的思想。聖經學生看出我們真的關心他們,就可能較願意向我們披露内心的真正感覺。我們提出仁慈卻富於洞察力的問題,常常能够打動學生的心,“汲引”出他們内心的感覺來。——箴言20:5。
4.為甚麽基督徒長老必須留心聽别人説話?
4 基督徒長老留心聽别人説話,尤其重要。只有這樣,他們才真的“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歌羅西書4:6)箴言18:13警告説:“未曾聽完先回答的,便是他的愚昧和羞辱。”有一次,一個姊妹錯過了幾次聚會,兩個弟兄就懷着好意,對她提出一番勸戒,要她提防世俗的精神。姊妹感覺很傷心,因為長老根本沒有問她為甚麽錯過聚會。原來她剛剛動過手術,還沒有完全康復。所以,我們聽清楚才提出勸告,實在至為重要!
5.弟兄發生爭執,長老可以怎樣處理?
5 對長老來説,教導時常牽涉到向人提出勸告。在這件事上,留心聆聽也十分重要。如果基督徒同工之間發生爭執,就更要仔細聆聽。長老要仔細聆聽,才能效法“那毫不偏心……施行審判的父親”。(彼得前書1:17)在不和的情形下,當事人時常感情非常激動。長老最好把箴言18:17的話緊記在心:“先訴情由的,似乎有理;但鄰舍來到,就察出實情。”勝任的導師會仔細聆聽雙方的申訴。他先作個禱告,可以有助於形成一種平靜的氣氛。(雅各書3:18)如果雙方感情激動,他可以建議每個弟兄直接對他説話,而不是兩人彼此爭辯。長老可以提出一些適當的問題,藉此澄清引起爭論的事端。許多時,引起爭執的原因並不是由於雙方惡意地攻擊對方,而是缺乏溝通所致。如果當事人違反了聖經原則,有愛心的導師既已聽過雙方的申訴,就能够提出富於洞察力的勸告了。
簡明為貴
6.保羅和耶穌怎樣以身作則,用簡單易明的方式施行教導?
6 用詞簡明是另一個深具價值的教導技巧。當然,我們希望聖經學生“能跟所有聖民一同徹底領會[真理]的長闊高深”。(以弗所書3:18)聖經道理有些部分十分引人入勝,但卻不易明白。(羅馬書11:33)即使如此,保羅向希臘人傳道時,他將注意集中在基督被“掛在柱上”的簡單信息之上。(哥林多前書2:1,2)同樣,耶穌以清晰、感人的方式向人傳道。他在“登山寶訓”裏所用的詞彙非常簡單,可是這個演講卻含有一些極為深刻的真理。——馬太福音5-7章。
7.我們主持聖經研究的時候,可以怎樣保持簡單易明?
7 我們主持聖經研究,也可以在教導方面保持簡單。用甚麽方法呢?藉着把注意集中在“較重要的事”上。(腓立比書1:10)解釋深奧的問題時,我們應當設法用淺白的措辭表達自己的思想。我們應當把注意集中在主要的經文之上,而不是把課文沒有引錄的每節參考經文,都讀出來討論一番。我們要預先作充分準備。不要提及許多細節,以致學生覺得吃不消;也不要讓不甚重要的問題分散我們的注意。如果學生提出其他問題,是跟課文沒有直接關係的,我們可以機巧地建議,等到讀完課文之後才討論。
善用問題
8.耶穌怎樣善用問題?
8 另一個有用的教導技巧是善用問題。耶穌基督在教人的時候,常常使用問題。例如有一次,耶穌問彼得説:“‘西門,你認為怎樣?地上的王向誰徵收物品税或人頭税呢?是向兒子呢?還是向外人呢?’他説:‘向外人。’耶穌就對他説:‘那麽,兒子其實是免税的了。’”(馬太福音17:24-26)既然人在聖殿裏崇拜上帝,而耶穌是上帝的獨生子,按理説來耶穌自然無需繳納聖殿税。可是耶穌技巧地運用問題去説明這件事實。這樣,耶穌幫助彼得根據他已經知道的事,去作出正確的結論。
9.我們主持聖經研究的時候,可以怎樣運用問題?
9 主持聖經研究時,我們也可以善用問題。如果學生答錯了,我們可能想立即提出正確的答案;但是我們這樣做,學生真的會記得聽到的資料嗎?導師提出一些適當的問題,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結論,效果時常會好得多。例如,如果學生覺得很難看出為甚麽他應當使用上帝的名字,我們可以問他:“你覺得自己的名字重要嗎?……為甚麽?……如果有人不肯用你的名字去稱呼你,你會有甚麽感覺呢?……上帝要我們使用他的私有名字,不是很合理嗎?”
10.長老可以怎樣運用問題,幫助感情受創傷的人?
10 長老牧養羊群的時候,也可以善用問題。會衆裏有許多人飽受撒但世界所欺凌,感情大受創傷;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污穢不潔、一無可取。長老也許可以跟這樣的人推理,説:“你説你覺得自己不潔,但耶和華對你有甚麽感覺呢?既然我們仁愛的天父讓自己的愛子死去,為你付出贖價,這豈不表示上帝愛你嗎?”——約翰福音3:16。
11.修辭性的問題可以達成甚麽目的?我們可以怎樣在公開教導上運用這種問題?
11 另一個有用的教導技巧,是運用修辭性的問題。這些問題是無需聽者出聲回答的,目的只是要幫助聽者推理。古代的先知時常運用這樣的問題,促使聽衆對事情作深入的思考。(耶利米書18:14,15)耶穌也善用修辭性的問題。(馬太福音11:7-11)在公開教導方面,這樣的問題特别有效。與其只是告訴聽衆他們必須盡心竭力為耶和華服務,才能取悦他,也許較好的方法是問聽衆:“我們為耶和華服務,如果不是真的盡心竭力,他會喜悦嗎?”
12.運用觀點性問題有甚麽好處?
12 如果我們想知道聖經學生是否真的相信所學的知識,運用觀點性問題會頗有效。(馬太福音16:13-16)學生也許答得很對,説行淫是不對的。但你還可以進一步提出一些問題,例如,對於上帝所定的道德標準,你自己覺得怎樣?你覺得上帝的標準太嚴格嗎?你認為跟從上帝的標準是一件重要的事嗎?
用喻例打動人心
13,14.(甲)用喻例説明一件事,是甚麽意思?(乙)適當的喻例為甚麽十分有效?
13 要打動聽者和聖經學生的心,另一個方法是善用喻例。譯作“喻例”的希臘詞語的字面意思是“放在旁邊或一起”。你用喻例説明一件事,就是把一件類似的事“放在[這件事]旁邊”,用後者去解釋前者。例如有一次,耶穌問道:“我們可以用甚麽來比擬上帝的王國,用甚麽喻例來陳明它呢?”耶穌接着提及當時人所熟知的芥籽。——馬可福音4:30-32。
14 上帝的先知使用過許多有力的喻例。上帝曾以亞述人為工具去懲罰以色列人,但後來亞述人卻變得兇暴殘酷,於是以賽亞用以下的喻例指出他們的僭越狂妄:“斧豈可向用斧砍木的自誇呢?鋸豈可向用鋸的自大呢?”(以賽亞書10:15)耶穌教導别人,也同樣常用喻例。聖經報導説:“他不用喻例,就不對他們講甚麽。”(馬可福音4:34)適當的喻例非常有效,因為它們不但訴諸人的思想,也打動人的内心。喻例的目的,是要將新的知識跟聽者已經熟悉的事物加以比較,使聽者容易吸收。
15,16.怎樣的喻例才最有效?請舉例説明。
15 我們可以怎樣用適當的喻例去打動聽者的心呢?首先,喻例必須跟所要解釋的事物相當類似。如果兩者其實並不真正相似,就會弄巧成拙,聽者不但沒有受到啟發,反而摸不着頭腦。有一次,一個心懷好意的講者想説明受膏的餘下分子衷心順服耶穌基督,於是把他們比作一隻對主人惟命是從的寵物狗。但這樣的比較真的適當得體嗎?聖經用得體得多、莊重得多的方式,把同一的思想表達出來;聖經將耶穌的14萬4000個受膏門徒比作“新娘”,“為了丈夫裝飾妥當”。——啟示錄21:2。
16 喻例跟聽者的生活有切身關係,就最為有效。拿單説了一個喻例,談及一隻綿羊羔被殺,結果打動了大衛王的心,因為大衛年輕的時候做過牧羊人,非常喜愛羊。(撒母耳記上16:11-13;撒母耳記下12:1-7)如果喻例談及一隻公牛,效果就可能大打折扣了。同樣,喻例所根據的,如果是某些科學現象或鮮為人知的歷史事件,聽者就可能根本不明究竟了。耶穌説喻例,所根據的都是日常的事物。他談及各種普通的東西,例如燈、天上的飛鳥、野地的百合花等。(馬太福音5:15,16;6:26,28)耶穌的聽者能够很容易聯想到這些事物。
17.(甲)我們可以根據甚麽作喻例?(乙)我們可以怎樣使課文裏的喻例更適合學生的環境?
17 在服事職務上,我們有許多機會運用簡單、適當的喻例。要留意觀察各種事物。(使徒行傳17:22,23)也許我們可以根據聽者的兒女、家庭、職業或嗜好作個喻例。或者我們可以根據自己對聖經學生的認識,使課文所提供的喻例對學生更適用。且舉個例,《帶來永生的知識》第8章14段用了一個很適切的喻例,談及一個仁愛的父親受鄰人詆毁。如果聖經學生本身是個父母,我們無妨想想,可以怎樣使這個喻例更適合對方的環境。
誦讀經文要得體
18.為甚麽我們應當力求誦讀得流暢?
18 保羅勸勉提摩太説:“你要繼續在公開宣讀、勸勉、教導的事上專心。”(提摩太前書4:13)既然聖經是我們教導的基礎,我們能够流利地誦讀經文無疑十分有益。古代的利未人有榮幸向上帝的子民誦讀摩西律法。他們是否誦讀得結結巴巴,或者用單調乏味的聲調讀出來呢?絶不然。聖經在尼希米記8:8説:“他們清清楚楚地念上帝的律法書,講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
19.我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的誦讀能力?
19 有些基督徒男子説話相當流利,但誦讀能力卻較差。他們可以怎樣在這方面有所改善呢?要多多練習。他們可以反覆誦讀,直到讀得流暢為止。如果你有自己所説語言的聖經錄音帶,可以留意誦讀員怎樣作語意的強調和表現音調的抑揚。也要留意他怎樣以正確的發音,讀出經文裏的名字和不尋常的詞語。如果你有本國語言的《新世界譯本》,你也可以參照其中的發音符號。經過練習之後,甚至像“瑪黑珥·沙拉勒·哈施·罷斯”這樣的名字,也不致難倒你了。——以賽亞書8:1。
20.我們可以怎樣“留意……自己的教導”?
20 身為耶和華的子民,我們有幸蒙他任用作導師,是多大的殊榮!因此,我們人人都應當認真履行這個重大責任。我們務要“時刻留意自己和自己的教導”。(提摩太前書4:16)我們仔細聆聽别人説話,解釋簡單易明,提出富於洞察力的問題,運用適當的喻例,以有效的方式誦讀經文,就可以成為優良的導師。耶和華正通過他的組織向我們提供優質的訓練。願我們人人都盡量從這個訓練得益,使我們有“受教者的舌頭”。(以賽亞書50:4)只要我們充分運用組織提供的各種工具,包括册子、錄音帶和錄像帶,努力執行服事職務,我們就能够學會在教導工作上表現洞察力和説服力。
你記得嗎?
◻ 留心聆聽怎樣有助我們施行教導?
◻ 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保羅和耶穌,在教導方面力求簡單易明?
◻ 我們教導别人的時候,可以運用怎樣的問題?
◻ 怎樣的喻例最為有效?
◻ 我們可以怎樣改善自己公開誦讀的能力?
[第16頁的圖片]
優良的教師會留心聆聽,好洞察學生的需要
[第18頁的圖片]
耶穌的喻例,取材於日常生活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