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付灰心?
人可以怎樣應付灰心?曾有人向幾個經常探訪耶和華見證人會衆的周遊監督提出這個問題。既然每個基督徒都有可能受這種情緒影響,他們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分析使人灰心的成因和應付的方法。
分析之餘,還得對症下藥,才能克服灰心的情緒。報告顯示,灰心的人可能有以下各種迹象:對禱告和個人研讀提不起勁、經常錯過聚會、熱心消退、對基督徒同工態度冷漠。但是,最明顯的是在傳道工作上熱心大減。讓我們檢討一下灰心的各項迹象,並考慮一下應付的方法。
在傳道工作上灰心氣餒
耶穌基督深知他的跟從者執行使人作他門徒的使命,會有些甚麽困難。(馬太福音28:19,20)他派遣門徒出去傳道,“好像把綿羊差到狼群當中”,因為他們會因傳道活動飽受迫害。(馬太福音10:16-23)然而,他們沒有理由因此就灰心氣餒。事實上,上帝的僕人面對逼迫,憑着不斷禱告仰賴耶和華,時常發覺自己竟因忍受迫害而信心大增。——使徒行傳4:29-31;5:41,42。
即使基督的門徒並未受到猛烈迫害,他們也不是常常受人歡迎的。(馬太福音10:11-15)同樣,今日耶和華見證人從事傳道工作,也並非事事順利的。a在許多人看來,相信上帝是個人私事,他們不想談論這個問題。其他的人則懷有偏見,不想跟某些宗教團體有任何接觸。毫無疑問,别人反應冷淡,工作缺乏成果,或其他種種難題,都可以教人灰心氣餒。我們可以怎樣克服這些障礙呢?
獲致較佳成果
我們從服事職務所得的喜樂,或多或少受工作成果所影響。既然如此,我們可以怎樣在服事職務上更有成效呢?請想想,我們是“得人的漁夫”。(馬可福音1:16-18)古代以色列的漁夫在晚間出海捕魚收獲最為豐富。我們同樣需要分析一下我們的地區,找大部分人在家和較樂於聆聽的時間出去“捕魚”。這可能是黃昏、週末,或其他的時間。據一位周遊監督報導,上述的時間特别適合探訪人們需要整天工作的地區。他留意到黃昏見證往往帶來優良的成果。電話見證和非正式見證使我們能够接觸到更多人。
在傳道工作上堅持不懈,可以産生良好結果。在東歐和若干非洲國家,宣揚王國的工作進展甚佳,導至良好的增長。類似地,在一些長久以來被視為缺乏生産力,或探訪得頗頻密的地區中,有多群會衆紛紛建立起來。可是,如果在你的地區裏並沒有這樣的收成,那又怎樣?
保持積極態度
清楚明白耶穌為門徒所立的目標,可以幫助我們不致因地區反應冷淡而灰心。基督要門徒找出配得的人,而非施行大規模的改信。他在多個不同的場合指出,正如古代以色列人大多數拒絶聆聽上帝的先知,今日大部分世人也不會接受好消息。——以西結書9:4;馬太福音10:11-15;馬可福音4:14-20。
那些“自覺有靈性需要的人”,才會懷着感激接受“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5:3;24:14)他們渴望以上帝所指定的方式事奉他。因此,我們活動的成果有賴於人們内心的情況,過於我們講解信息的能力。當然,我們需要盡力而為,務求使好消息更具吸引力。然而,工作的果效乃在乎上帝,因為耶穌説:“要不是差我來的父親吸引人,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裏來。”——約翰福音6:44。
傳道工作使耶和華的聖名廣為人知。不論世人聆聽與否,我們的傳道活動都有助於使耶和華的名成聖。此外,通過傳福音的工作,我們證明自己是基督的門徒,同時享有殊榮執行當今世上最重要的使命。——馬太福音6:9;約翰福音15:8。
灰心與人際關係
無論在家庭還是在會衆裏,人與人相處,有時也會叫人感覺灰心。例如,我們可能覺得受人誤解。信徒同工的不完美也可以使我們大失所望。再次,應用聖經的原則可以對我們大有幫助。
環球“整個弟兄團體”構成了一個屬靈的大家庭。(彼得前書2:17)我們是這個團結家庭的一分子,可是,每當性格衝突發生時,這種歸屬感便可能蕩然無存了。顯然,公元1世紀的基督徒也有同樣的難題,因為使徒保羅不斷提醒他們要團結一致,融洽相處。例如,他勸勉兩名基督徒女子——友阿蝶和循都姬——要設法解決彼此之間的不和。——哥林多前書1:10;以弗所書4:1-3;腓立比書4:2,3。
如果這正是我們的難題,我們可以怎樣重燃對弟兄姊妹的摯愛呢?要提醒自己,基督為這些弟兄姊妹捨命;像我們一樣,他們也對基督的贖價祭物懷具信心。我們也當緊記在心,許多弟兄甘願效法耶穌基督的榜樣,甚至不惜為我們冒生命危險。
若干年前,法國巴黎一所王國聚會所門外,發現一個放有炸彈的皮箱。一位年輕的見證人毫不猶疑地拿起皮箱,飛奔跑下數層樓梯,把皮箱抛進水池裏,炸彈就隨即在那裏爆炸了!有人問他究竟甚麽推使他甘願冒生命危險,他回答説:“我意識到所有人的性命都受到威脅。我想,犧牲自己一個人,總比所有人都喪生好。”b我們的同工樂於緊緊跟從基督的榜樣,表現自我犧牲的精神,能够與這樣的人為伴是多大的福分!
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沉思一下,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囚在集中營裏的耶和華見證人,彼此之間所表現的合作精神。c較近期,我們在馬拉維的弟兄姊妹同樣忠貞地緊守真基督徒的立場。我們只要想想,自己會衆的弟兄在艱難的環境下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待我們,即使彼此間的日常接觸引起了一點摩擦和糾紛,我們豈不也較易於寬恕對方嗎?我們只要努力培養基督的思想,跟信徒同工日常相處,就會令我們感覺舒暢而不是灰心了。
使人灰心的情緒
聖經説:“所盼望的遲延未得,令人心憂;所願意的臨到,卻是生命樹。”(箴言13:12)耶和華有些僕人覺得,這個事物制度的末日遲遲未到,不禁有點灰心。基督徒跟許多不信的世人一樣,發覺現今這段日子的確是個“難以應付的兇險時代”。——提摩太後書3:1-5。
然而,跟不信的世人不同的是,基督徒看出這些惱人的情況其實是耶穌臨在的“標徵”,顯示上帝的王國很快就會為這個邪惡的事物制度帶來末日了;因此,他們該為此歡欣鼓舞才對。(馬太福音24:3-14)即使世上的情況繼續惡化——在“大患難”期間,這更是必然的事——這仍然是個喜樂的因由,因為這種情形顯示,上帝的新世界已指日可待了。——馬太福音24:21;彼得後書3:13。
基督徒如果把王國干預世事的日期在腦中不斷推遲,就可能把越來越多時間用來追求物質資財。他若容許世俗工作或消遣娛樂佔去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要適當地負起聖經託付給我們的責任就很困難了。(馬太福音6:24,33,34)這樣的態度很容易引發挫折感而使人灰心氣餒。一位周遊監督評論説:“人試圖在這個事物制度裏營造新世界的生活環境,根本是不切實際的。”
兩服良藥
辨明了難題所在之後,我們可以怎樣對症下藥呢?應付灰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個人研讀。為甚麽呢?一位周遊監督指出:“因為個人研讀提醒我們,為甚麽要做我們現正做着的事。”另一位解釋説:“我們傳道如果只是出於責任感,過了相當時間,傳道工作就會變成重擔了。”但是,隨着終結日益臨近,良好的個人研讀幫助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崗位保持清晰的觀點。聖經的想法與此完全一致,再三提醒我們,人若要在執行上帝的旨意上尋得真正的喜樂,就得好好吸收屬靈的滋養。——詩篇1:1-3;19:7-10;119:1,2。
長老作富於鼓勵的牧養探訪,可以幫助人克服灰心。作這些私人探訪的時候,長老可以向灰心的人指出,人人都深受上帝所賞識,在他的子民當中佔一席重要地位。(哥林多前書12:20-26)一位長老談及他的基督徒同工説:“為了強調他們的價值,我提醒他們在以往所成就的事。我指出他們在耶和華眼中是非常寶貴的;他的兒子為他們流出了自己的寶血。當事人都很高興聽到這番話。我接着提出充分的聖經論據去支持我的話,於是灰心的人就會振作起來,為自己立下新的目標,例如家庭研讀、禱告和閲讀聖經等。”——希伯來書6:10。
牧養探訪期間,長老需要留意避免使人覺得上帝是難以取悦的。相反,長老應該幫助灰心的同工看出,作耶穌門徒的擔子是輕省的。因此,我們的基督徒服務確是喜樂的因由。——馬太福音11:28-30。
戰勝灰心
不論引致灰心的原因是甚麽,我們都要竭力跟這種負面的情緒搏鬥。但不要忘記,我們並不是孤軍作戰。如果感覺灰心,我們可以接受基督徒同工,特别是長老的幫助。這樣做有助舒緩灰心的感覺。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懇求上帝幫助我們克服灰心的感覺。我們在禱告中專心仰賴耶和華,他就會幫助我們完全克服灰心的情緒。(詩篇55:22;腓立比書4:6,7)身為上帝的子民,願我們時刻懷有詩篇執筆者的想法;他唱道:“知道向你歡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華啊,他們在你臉上的光裏行走。他們因你的名終日歡樂,因你的公義得以高舉。你是他們力量的榮耀;因為你喜悦我們,我們的角必被高舉。”——詩篇89:15-17。
[腳注]
a 請參閲《守望台》1981年11月15日刊“逐户傳道的挑戰”一文。
b 請參閲英語版《儆醒!》1985年2月22日刊,12-13頁,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發行。
c 請參看《守望台》1981年2月15日刊,“我得以從‘死亡進軍’生還”一文,及英語版《儆醒!》1985年6月22日刊,“在納粹德國緊守忠誠”一文。
[第31頁的圖片]
仁愛的長老作牧養探訪,所提出的鼓勵可以幫助基督徒克服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