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有到過羅馬嗎?
1.(甲)什麼信仰使羅馬在基督教國裡的地位顯得更重要?(乙)關於這點有什麼問題發生?
許多人都相信彼得是第一任教皇和教會的根基,並且他曾到過羅馬,在那裡寫信,在那裡殉道。當然,這可以使羅馬在基督教國裡的地位顯得更加重要而成為一個屬靈的中心。彼得真正去過羅馬嗎?他有在那裡建立基督徒的小組嗎?彼得曾在那裡寫信的巴比倫是否像有些人所說,就是羅馬的一個象徵性名字呢?
2.我們明白這些問題有什麼重要?
2 有些人可能以為這些問題不十分重要,但是對這些答案的了解或誤解也就是我們對聖經一個重要主題的明白與不明白。它可能影響到我們不聽從「從那城(巴比倫)出來」以逃避毀滅的命令而喪失生命。
3.關於外邦人,彼得享有什麼特別的權利,但是誰擔任「外邦人的使徒」的職位?
3 不錯,雖然彼得使用天國的鑰匙,於公元33年的五旬節在耶路撒冷向猶太人顯露進入天國的機會和知識;其後於公元36年大約在這城五十哩以外的該撒利亞向外邦人哥尼流和他的家人顯示這種知識,但是被基督揀選作「外邦人的使徒」的是保羅。(使徒行傳9:15;22:17-21)保羅解釋他如何劃分地區分給使徒們,俾他們到世界各地傳道和建立新的基督徒小組,他說:
地區的委派
4.基督教治理機構將地區怎樣劃分或委派?
4 「[在前一次的探訪之後]過了十四年,我同巴拿巴又上耶路撒冷去,並帶著提多同去。我是奉啟示上去的,把我在外邦人中所傳的福音對弟兄們陳說。……[他們]看見了主託我傳福音給那未受割禮的人,正如託彼得傳福音給那受割禮的人。——那感動彼得,叫他為受割禮之人作使徒的,也感動我,叫我為外邦人作使徒。又知道所賜給我的恩典,那稱為教會柱石的雅各,磯法[彼得],約翰,就向我和巴拿巴用右手行相交之禮,叫我們往外邦人那裡去,他們[雅各,彼得,約翰]往受割禮的人那裡去。」——加拉太書2:1-9。
5.與他們的委派一致,彼得和保羅到那裡執行他們的傳道職責?
5 當時第一世紀大多數的猶太人均定居於東部,包括巴比倫。所以彼得聚精會神在那裡工作。另一方面,保羅則向西往歐洲去。當保羅探訪小亞細亞西端的特羅亞時上帝贊同這樣地劃分地區的事實可以從他叫保羅往西行而表明出來:「在夜間有異象現與保羅:『請你過到馬其頓來幫助我們。』」(使徒行傳16:9)保羅到馬其頓工作,結果在腓立比城建立了第一個小組,繼而在雅典,哥林多和歐洲的其他城市建立基督徒小組。
彼得並不高於其他使徒
6.(甲)保羅致哥林多的信怎樣表明那裡所建立的小組是保羅的工作結果?(乙)這封信怎樣表明彼得不是基督教會的元首或根基?
6 保羅在西方的城市哥林多建立小組證明他底工作的結果。這件事亦證明彼得不是基督徒小組的元首。保羅正為這樣的爭論而寫信給哥林多的信徒,因為他們分黨別派。他們各人說,「我是屬保羅的,」「我是屬亞波羅的,」有些人說,「我是屬磯法[彼得]的,」「我是屬基督的。」保羅嚴厲地斥責他們說「這豈不是屬乎肉體,照著世人的樣子行麼?有說:『我是屬保羅的,』有說:『我是屬亞波羅的,』這豈不是你們和世人一樣麼?亞波羅算什麼?保羅算什麼?無非是執事,照主所賜給他們各人的引導你們相信。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上帝叫他生長;可見栽種的算不得什麼,澆灌的也算不得什麼,只在那叫他生長的上帝。所以無論誰都不可拿人誇口;因為萬有全是你們的,或保羅,或亞波羅,或磯法[彼得],或世界,或生,或死,或現今的事,或將來的事,全是你們的;並且你們是屬基督的;基督又是屬上帝的。」——哥林多前書1:12;3:3-7,21-23。
7.(甲)保羅、彼得和阿波羅這些人在基督徒的組織裡擔任什麼職位?(乙)那些說「我是屬保羅的,」和「我是屬彼得」的人,他們都作什麼的思維?
7 這些使人歸信和幫助人在靈性上增長的信徒,他們其中有些是屬於治理機構,被上帝通過基督任命為小組的僕人。他們是「人的恩賜。」所以當然沒有任何人,甚至保羅或彼得也不是教會的根基或首腦。它是建立於耶穌基督之上。正如保羅告訴哥林多人說,「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哥林多前書3:11)那些將人認作根基的基督徒都是「世人」,是屬肉體的,他們降低自己屬靈的身分只隨從物質的非屬靈的人類的思維。
保羅去羅馬
8.保羅多數在那裡工作,什麼表明他有興趣到羅馬去?
8 聖經中稱為使徒行傳的一本書記載保羅的工作,並向我們表明他是西方外邦人中一個活躍的傳道者——雖然無疑他也向當地的猶太人傳道。但是在羅馬建立小組的並不是「外邦人的使徒」保羅,當然更不是彼得。保羅在小亞細亞的以弗所說及計劃探訪耶路撒冷之後,他說:「我到了那裡以後,也必須往羅馬去看看」。他寫信給羅馬小組不是用拉丁文而是用希臘文寫給他們,說:「我因多次被攔阻,總不得到你們那裡去。但如今在這裡再沒有可傳的地方,而且這好幾年,我切心想望到士班雅去的時候,可以到你們那裡。盼望從你們那裡經過,得見你們,先與你們彼此交往,心裡稍微滿足,然後蒙你們送行。」——羅馬書15:22-24。
9.(甲)主的說話怎樣表明保羅沒有在羅馬建立小組,但是他想保羅到那裡工作?(乙)在羅馬的小組是誰建立的?
9 保羅在耶路撒冷被捕,落在猶太宗教領袖的手中遭受拷打。保羅遂上訴該撒,基督表示他讚許保羅這樣行,聖經記載說:「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罷!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使徒行傳23:1-11)這些事實表明保羅沒有在羅馬建立小組。但是無疑地它是由羅馬的猶太人建立的。他們是於公元33年那一個卓著的五旬節在耶路撒冷改信基督教的猶太人。當他們返回羅馬之後便在那裡傳揚王國的好消息。——使徒行傳2:1-10。
10.關於保羅往羅馬被囚於那裡的記載與及保羅致羅馬人的信有什麼意義?
10 保羅經過百般阻撓之後才抵達羅馬。使徒行傳28:14-16告訴我們說:「在那裡[部丟利]遇見弟兄們,請我們與他們同住了七天。這樣,我們來到羅馬。那裡的弟兄們一聽見我們的信息,就出來到亞比烏市和三館地方迎接我們。保羅見了他們就感謝上帝,放心壯膽。進了羅馬城,保羅蒙准,和一個看守他的兵另住在一處。」這裡沒有提及彼得從羅馬下來接保羅:後來的記載也沒有述及彼得在保羅被拘禁在那裡未見羅馬君主尼祿教皇之前去探望保羅。保羅在致羅馬人的信中,在問候那裡各人時也沒有提及彼得。——羅馬書16:3-23。
彼得在東部的小組從事傳道工作
11.(甲)合理地,彼得會在那裡從事傳道工作?(乙)關於巴比倫是當時猶太人寄居之地,歷史告訴我們什麼?
11 當時,彼得在那裡從事他的傳道工作呢?他接受所委派給他的工作,作那些已受割禮的人底使徒。(加拉太書2:8)因此,他聚精會神在提阿斯波拉徙置區a工作。巴比倫是東部猶太人徙置區的主要中心,關於這點我們讀到說:
在基督時代,約西弗斯說及有「無數萬」的猶太人在「巴比倫」居住。(《古代的生活與風俗》XI第2卷)他同時說及在巴比倫和美索不達米亞有2,000家猶太人被安泰俄察斯徙置於夫利基阿和敘利亞。……若干世紀以來巴比倫成為東部猶太教的焦點,猶太律法師經過在拉比學院精心研討之後,於公元第五世紀編製了耶路撒冷的《他密經》(Talmud),一個世紀之後又編製了巴比倫的《他密經》。猶太教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兩個主要中心:一個是在幼發拉底河邊的內哈地亞城;一個是在沙波拉斯河的支流米當尼亞斯河上的尼士比城,二者亦是敘利亞的基督教中心。——《國際標準聖經百科全書》,1955年版,第2卷,第856a頁。
12.雅各、約翰和彼得的寫作怎樣表明他們實行加拉太書2:9所提及關於地區委派方面的協議?
12 當保羅向西往歐洲時,雅各,磯法和約翰也實踐加拉太書2:9的協議往東部的地區。雅各在他的信中也同意這點,他在信中開始時說:「作上帝和主耶穌基督僕人的雅各請散住十二個支派之人的安。」(雅各書1:1)寫聖經最後一書的使徒約翰也對東部的小組這樣說:「約翰寫信給亞細亞的七個教會。」復活後的基督將異象顯與約翰並吩咐他說:「你所看見的當寫在書上,達與以弗所,士每拿,別迦摩,推雅推喇,撒狄,非拉鐵非,老底嘉那七個教會(啟示錄1:4,11)當時,彼得寫信給誰呢?彼得在他第一封信的開首說:「耶穌基督的使徒彼得寫信給那分散在本都,加拉太,加帕多家,亞西亞,庇推尼寄居的。」(彼得前書1:1)所有這些地方都不是在歐洲的。
巴比倫不是羅馬的一個象徵性名字
13.(甲)彼得說他在那裡寫他的第一封信?但是那些說他是在羅馬寫信的人作怎樣的解釋?(乙)據哲邦斯主教所認許和天主教的計算方法,彼得在何時寫第一封信?(丙)諾克斯譯本的腳注對彼得前書5:13怎樣說?
13 彼得不但沒有在他的信中提及羅馬,並且在彼得前書5:13清楚說明他的信是在巴比倫寫的:「在巴比倫與你們同蒙揀選的教會問你們安。我兒馬可也問你們安」但是那些認為彼得是在羅馬寫信的人卻說彼得是假借巴比倫這名字象徵地指羅馬。例如,聖經出版人約翰茂非公司得到雅各哲邦斯主教准許而印在彼得第一封信的標題中有一部分說:
他大約於我們的主昇天後十五年寫於羅馬——他象徵性地稱為巴比倫。
在彼得前書巴比倫的腳注寫道:「借喻羅馬。」諾克斯(Monsignor R. A. Knox)的《新約聖經譯本》(1944年)這節經文腳注寫道:「這裡的巴比倫意指羅馬可說是無可疑問的,請比較默示錄(啟示錄)xvii,5.」
14.(甲)據上述的天主教書刊,根據天主教計算,彼得第一封信會在什麼時候寫成?(乙)關於彼得寫第一封信的時間,《天主教百科全書》怎樣說?(丙)鑑於《天主教百科全書》所說的事實,為什麼彼得沒有理由將羅馬稱作巴比倫?
14 倘若彼得的第一封信是寫於耶穌升天之後第十五年,按天主教的計算方法彼得的寫書日期當是公元48年。可是天主教百科全書第11卷(1911年版)第753b頁說:
可能性最大的見解是計算大約於63年底或64年初的時候;而聖彼得則於64年(67年?)殉難於羅馬。其書信不會在這日子後寫;此外,假若始於64年底的尼祿之逼害在當時還未開始……這書信便不會寫於63年之前。
15.(甲)麥陵托和史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對巴比倫是羅馬的象徵性名字這點怎樣說?(乙)在彼得的信裡有什麼其他的因素表明他是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寫信?
15 因此,根據天主教的計算,彼得是在羅馬未逼害基督徒小組之前寫他的信。彼得憑什麼目的和理由在羅馬未逼害基督徒之前隱匿羅馬這個名字而要以巴比倫隱喻羅馬呢?關於這點,麥陵托與史特朗二氏合編之《百科全書》第8卷第18頁說:
但是為什麼對一個寫信的地方名也會找到一種神祕的意義呢?這比為1[章]1[節]所提及的地方找一個有相似意思的地名更無理由。他的讀者怎樣能夠發現在羅馬的教會是指在巴比倫ἡ συνεκλεκτὴ[he syneklekté:同蒙揀選的教會]呢?倘若像啟示錄(xviii 21)所說,巴比倫含有一種敵對屬靈力量的意思,那麼天主教批評機構竟然在這裡接受這種意義,將它所暗示的這種性質歸與他們屬靈的中心,確屬怪事。愛丁堡的布朗博士舉出一件相似的事例——「我們的城市有時由於它的地位和它是學術的中心而被人稱為雅典;但是不會有人爭論一封寫著由雅典寄來的信是由愛丁堡寄來的」(Expository Discourses on 1st Peter,i,548),……自然的解釋是巴比倫視為這個著名的城市的名字。我們的確沒有任何記載表明彼得曾到迦勒底傳道,因為彼得後期的生活在新約聖經裡根本很少提及。但是我們知道有許多猶太人在巴比倫居住——οὐ γαρ ὀλίγοι μυριάδες [ou qar oligoi myriádes:不下數萬人],據約西弗斯說——不是住在一個小地方而是一個相當大的猶太殖民地或徙置地區,很可能吸引了受割禮之人的使徒到那裡!……當帕提亞帝國[那裡就是當時巴比倫之所在]得到准許有它自己的政府時,他寫信給羅馬轄下各省的人,並吩咐他們順服君主為在上有權者,所有總督都是他派來治理當地的。而且,這封信(1:1)所提及的地方名令人很容易體會到它們的排列次序是住在巴比倫的人自然地所採用的。因為他列舉次序是由近而遠,包括西部南部而至最遠的地方。伊拉斯莫斯,卡爾文,祕沙,來特夫特,威斯拉,美爾可夫,班高爾,德韋特,布雷克,可能還有許多現代批評家都主張原來所指的意思就是巴比倫。
16.(甲)有一本評注作品怎樣解釋彼得在巴比倫寫信是最合理的?(乙)什麼促使彼得在羅馬殉道這種想法為一種傳統的思想?(腳注)請說明克雷門特是完全反對彼得在羅馬寫信這種見解。(丙)彼得在彼得後書1:14的說話怎樣更加證明他沒有到過羅馬?(腳注)代俄尼喜阿斯是誰?挨彼腓尼阿斯怎樣說及羅馬基督徒的主教?
16 我們找到一本支持以上的見解的書,它名為「《新舊約聖經評註》,」由大不列顛的哲密遜博士,科士塞特博士和布朗博士合編,1873年版,第二部第514b頁在「巴比倫」的標題下說:
迦勒底巴比倫在幼發拉底河上。請參閱「序言」,那裡證明這封信書寫地方不是指天主教所斷言的羅馬;請比較來特夫特的演講。友善和恭謹地使用預言(約翰,啟示錄17:5)中冠以奧祕的名字怎會可能!巴比倫是彼得發出訓示給亞細亞徙置地區的中心。非羅的Legatio ad Caium,第36節與及約西弗斯的《古代的生活與風俗》15,2:2;23:12告訴我們在使徒時代,巴比倫容納了許多猶太人(雖然在羅馬的比較少,大約8,000,約西弗斯說17:11);所以那裡得到受割禮之人的使徒探訪是很自然的事。它是那些他曾在五旬節成功地對他們演講的人底總部;使徒行傳2:9說猶太人「帕提亞人……住在米所波大米(美索不達米亞)」(帕提亞人是美索不達米亞巴比倫的主人);他親身向這些人傳道。其他聽他講道的人是「加帕多家,本都,亞西亞,弗呂家和旁非利亞」的猶太人。現在他以書信向他們傳道。最早斷言彼得是在羅馬殉道的權威是第二世紀末的哥林多主教代俄尼喜阿斯。由此認為彼得和保羅這兩個作領導的使徒一同在這宗教中心建立教會的想法看來已成為傳統的思想。常被引錄的羅馬克雷門特書信(1Epistola ad Corinthios第4,5節)則完全反對它。他一起提及保羅和彼得,但是他標明保羅因特殊情形而要在東方及西方傳道,暗示彼得則從沒有到過西方。b
彼得在彼得後書1:14說:「我脫離這帳篷的時候快到了」,他暗示快要殉道了,但是他仍沒有提及羅馬,他沒有計劃探訪它。c
使人自由的是真理不是傳統
17.(甲)為什麼我們寧願接受彼得的說話而不接受那些與他矛盾的宗教作家?(乙)為什麼如果彼得以巴比倫象徵性地稱呼羅馬,彼得便錯了?
17 即使那些不屬於聖經一部分的宗教書籍的作家說巴比倫就是羅馬,它是羅馬的偽名,又怎樣呢?這些並不是像寫聖經的人一樣受上帝的感示。彼得是聖經作者之一。(彼得後書1:21)如果巴比倫真正是羅馬,那麼感示彼得的上帝底聖靈就錯了。當然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巴比倫不是羅馬,也不是比喻羅馬,以後連載的文章會使我們會更清楚這點。由於上帝常是真實的。他感示人寫的必定是真理。因此,彼得前書5:13的說話不是指羅馬而言,它是指實際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巴比倫城。
18.如果「在巴比倫的教會」是指當地的小組,「教會」能救巴比倫脫離災劫嗎?為什麼?
18 至於巴比倫在當時存在的情形,來特與非遜合編的《西敏寺聖經歷史地圖》,1956年修訂版(第89頁,圖名是「耶穌誕生時之羅馬世界」)表明巴比倫在當時只是一個城市。彼得前書5:13「在巴比倫的教會」的這句話可能是指那裡的小組,但是這「教會」不能救巴比倫脫離完全的荒涼以應驗聖經的預言。
19.(甲)地上任何的城市,由於某人探訪它會使它對基督徒特別重要嗎?(乙)關於巴比倫的地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為什麼?(丙)為了得到所必需的關於大巴比倫的知識,我們必須信賴什麼?為什麼?
19 如今基督徒仰賴耶穌基督為基督教會的根基,而忠心的使徒是他們的主和元首基督所選用的人。他們不會仰賴地上任何城市為他們信仰的中心或視之比現今在上帝眼中的一個城市更重要。無論某個人到耶穌基督的使徒有到過某一個特別的城市與否,在這裡並不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彼得在說及巴比倫時並不是指羅馬,因為如果巴比倫是羅馬的一個象徵性名字,那麼大巴比倫就是羅馬。但是聖經向我們表明大巴比倫在某方面比羅馬更重要,她影響比羅馬的宗教影響大得多。大巴比倫就是偽宗教世界帝國,它不僅包括基督教國,還包括異教國,一個聽從聖經命令,從她那裡逃出來的人不一定在羅馬;他在地上任何地方也可能受到大巴比倫的影響而成為它一個靈性上的囚犯因此他必須逃出來。他必須清楚無誤地認識大巴比倫是什麼,這樣行需要他對聖經所說關於大巴比倫的話有清楚的了解。因此我們當信賴上帝所默示的道過於依附人的成見和非受上帝默示的傳統,唯獨真理使人自由。——約翰福音8:32。
[腳注]
a 「論到猶太人自願或被逼、放逐,離開聖地,特別是當耶路撒冷落在提多(公元70年)之手遭受毀滅之後猶太人被逐離家園的時候」。——《簡明猶太教辭典》,尹氏編,1959年版。
b 克雷門特致哥林多人的第一封信第5節寫道:「……我們當與好使徒看齊。彼得由於受到不公平的嫉視而遭遇不是一兩次而是許多次的勞苦;由此證明他死後進入他所配去的榮耀之處。保羅由於受嫉妒而得到忍耐的報酬;他多次被困綁,被鞭打,被擲石。他往東又往西傳道,留下了信心的榮耀報告。因此他教全世界的人學習公義,甚至去到極西之處。他因政府的命令而殉道,離開這個世界進入聖境。他成為最忍耐的模範。」——英國倫敦Temple Chevallier 的A Translation of the Epistles of Clement of Rome ,Polycarp and Ignatius ,B.D.,1833年版,第6頁。同時請參閱Edgar J. Goodspeed的The Apostolic Fathers——An American Translation,1950年版。
c 關於以上所提及的人名代俄尼喜阿斯,麥陵托和史特朗合編的《百科全書》第8卷,第14頁說:「攸西俾阿斯(在引用哥林多主教代俄尼喜阿斯的文字中,iii,25)說他們[彼得和保羅]一同殉道……但是這整段故事只載於代俄尼喜阿斯的記載裡,他大約死於公元176年(Clemens Romanus,1 to Corinthians V,and Ignatins,to the Romans,V,中的這幾節沒有確定什麼)……挨彼腓尼阿斯(xxvii,7)甚至稱保羅為羅馬基督徒的主教(ἐπίσκοπο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