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基督徒有超過一個以上的方法嗎?
美國有一個基督新教改進派的主要神學家之一已年屆八十。當他回顧他過去悠長活躍的一生時,有一個里程碑顯得特別突出。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他是德國一個年青的隨軍牧師,在香賓之役跋涉於屍骸和垂死的傷兵之間;當時他想起尼采的一句話——「上帝已死了。」後來他說,結果「我由一個理想主義者轉變成一個悲劇的現實主義者。」1
難怪「上帝已經死了」派的阿爾鐵撒後來在一天晚上和這個老一輩的神學家作一個討論時對他說:「你打開了使我們面對現實世界的門戶。你生了我們,我們是你的兒女。」可是,顯然這些話使這個老神學家大吃一驚,因為他覺得「上帝已死了」派已鬧得太過火了。事實上當晚他與阿爾鐵撒討論時,他變得如此激動,以致他的太太堅持他們回家;他們同意在次日繼續討論。可是這個討論卻沒有繼續下去,因為當夜保羅·提利治便因心臟病突發而逝世。《生活》雜誌1965年十一月五日刊。
可悲嗎?不錯,但是更可悲的是這個神學家——他是被納粹黨人黜免的第一個非猶太藉教授——竟奉基督教之名作如此荒謬的哲學推測以致他有些神學院的學生竟獲得了「上帝已死去」的結論。不錯,最可哀的是保羅·提利治、阿爾鐵撒和一大群基督新教的神學家均如此輕率地濫用「基督徒」這個名詞以致許多人誤以為它的意思是指許多種不同的東西!
我們怎樣可以知道一個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呢?作基督徒有許多不同的方法嗎?我們怎能知道呢?有一個方法可以知道,那就是查考一下關於耶穌基督的唯一完整記錄。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都或多或少會承認耶穌基督是他們的模範,不然,他們便不會採用「基督徒」這個名稱了。如果他是配得我們跟從的話,那麼我們便按理必須調整我們的思想使之與他的一致。
基督顯示有一個具有人格的上帝
一個人若沒有成見地閱讀聖經,必然會看出在耶穌基督看來,上帝是一個個體,一個非常真實的個體。耶穌說他是從他的父上帝那裡來的;他要回到他父那裡;他的父能看、能聽、能答覆向他禱告的人;他寬恕人;他愛他的兒子;他愛耶穌的門徒;有些天使常常見到他天父的面。a而且他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翰福音5:17)事實上,在基督教希臘文聖經裡,們發現耶穌大約180次藉著稱上帝為「父」而顯示上帝是一個活得個體。
耶穌曾提及他天父差他來,他父為此作見證,他自己是此事的另一個見證;由此可見他認為上帝是和他一樣,有人格的。差遣和作見證均需具備人格。這就是耶穌的話的意思:「我是為自己作見證,還有差我來的父也是為我作見證。」(約翰福音8:18;5:32)再者,我們在聖經裡也屢次讀到有人聽見上帝從天上發出聲音。——馬太福音3:17;17:5;約翰福音12:28。
不但如此,耶穌引證要我們『盡心,盡性,盡意和盡力愛上帝及愛人如己,』的誡命也清楚地表明上帝是一個個體。同時耶穌說我們要敬畏上帝,因為他能夠把人的身體的生命都滅在磯漢那裡,這也表明同一的事實。耶穌對上帝的名的強調亦表明上帝具有人格。——馬可福音12:29-31;馬太福音10:28;6:9;約翰福音17:6,11,12,26。
鑑於所有這些證據,我們可見事實與保羅·提利治的理論有莫大的差別,因為他認為上帝僅是生命的深處或根據,是歷史的無窮背境。據他說,
「這就是這個字的意思,也是上帝的王國和上帝的恩典這些字所指出的意思,如果這些字對你沒有多大的意義,那末便演繹它們,談及歷史的深處,我們的社會活動的基礎和目標,與及在你道德和政治活動方面所重視的問題好了。也許你應該稱它為深處的希望,只是希望,……如果你知道上帝的意思就是深處,你便對他認識不淺了。這樣你便無法將自己稱為無神論者……認識深處的人就認識上帝。」2
這些現代的神學家由於竭力否認上帝具有人格而表現的愚昧從羅便遜主教在「對上帝忠實」一書中談及上帝的話可見一斑。據他說,基督徒不能再說「在天上」在太空裡或在太空以外了,因為這一切空間均已由無線電望遠鏡探測過,但卻沒有發現有上帝存在!3這種膚淺不堪的見解我們可以期望從無神的共產蘇聯的太空人聽到,但是料不到它竟會出自一個自稱為基督教主教的人的口!無疑身為靈體的宇宙偉大造物主上帝不會被高度的無線電望遠鏡探測到,正如他不會被一個蘇聯太空人的肉眼見到一般!
顯然地,在上帝具有人格的這個問題上,基督徒不可能具有一個以上的看方法。聖經的上帝是一個個體,是那偉大的靈體,造物主和至高者。
奇跡抑或神話?
近代有許多所謂的基督教神學家亦懷疑聖經所載的奇跡,但是聖經卻可以說是充滿奇跡。從上帝創造天地和伊甸園起直至論及使徒保羅和約翰生平的最後記錄,聖經都訴說奇跡。摩西曾要求和得到奇跡的證據,正如他說,『耶和華阿』,[不然],他們不會信我說你向我顯現和任命我帶頭領我的同胞離開埃及!(出埃及記4:1-9,28-31)所以,更大的摩西,耶穌基督,亦能夠藉著行許多奇跡而證明他是上帝所差遣的。事實上,福音書所提及的奇跡有差不多一百個之多,而且對大約五十個奇跡作了描寫。
我們不但有關及奇跡的記載,還有些奇跡所作的見證,從而達到了上帝施行它們的目的。因此我們讀到聖經說當時目擊它們的人獲得結論認為耶穌是一個偉大的先知。事實上就是那先知和上帝的愛子。——約翰福音6:4;彼得後書1:16-18。
再者,耶穌常常提及他所行的奇跡,例如,他曾提醒門徒他曾兩次行奇跡餵飽幾千人。(馬太福音16:9,10)又叫人傳話給施洗約翰說:「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馬太福音11:5。
不但這樣,耶穌還屢次指出他的奇跡是使別人相信他的原因之一:「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約翰並沒有行奇跡,但是耶穌卻行了許多。)「你們當信我,我在父裡面,父在我裡面。即或不信,也當因我所作的事信我。」「我若沒有在他們中間行過別人未曾行的事,他們就沒有罪。但如今連我與我的父,他們也看見也恨惡了。」有什麼可以比耶穌親自為所行的奇跡作見證和這些奇跡對別人的影響更清楚,更確定,更無疑和更明顯地證明他是上帝所任命的呢?——約翰福音5:36;14:11;15:24。
但是雖有這麼多的證據,我們發現什麼情形呢?一些自稱為聖經導師的人竟公然不相信聖經所記載的奇跡。典型的人物之一是,今日德國基督新教的神學家魯道夫·布特曼。他的主張正在日益流行中。據說他說福音書裡關於耶穌基督的記載需要「擺脫神話的成分。」這些神話是什麼呢?所有論及上帝和撒但對地球的事務操有直接影響的話。所有論及耶穌降生為人,他在未成年人之前的存在,由一個處女所生,行了許多奇跡,犧牲生命之後復活升到天上,所有這些都被視為神話而被唾棄。這並不是說聖經的記載完全是一片謊言,他說:只是它所寫的話實際意思並非它看來所表示的意思而已!布特曼想叫我們相信「所有這些都是以神話的措辭寫成的,各主題的起源均可以很容易地追溯到同時代的猶太人的啟示神話和諾斯替教的救贖神話。到這個程度,使徒原本所傳的福音是現代的人所難以置信的,因為他們認為對世界懷持神話的看法已經落伍了。」4
但是,我們怎可以解釋基督教的勃興呢?為什麼諾斯替教和猶太教沒有這樣的影響,同時沒有產生像使徒保羅和彼得這樣偉大的傳教者呢?為什麼他們的領袖沒有像耶穌基督一樣使人如此愛戴呢?這些神學家無疑不但缺乏信心,而且也不講理;稱他們為基督徒顯然是不忠實的。事實上,近代這些神學家甚至稱穆罕麥德的道德標準比基督和他使徒的更高超,因為穆罕麥德公開否認有任何行奇跡的能力!5基督徒對基督的奇跡只可以有一種看法;那便是完全相信它們!
基督徒的道德觀念是相對的嗎?
許多近代的神學家在捨棄了基督教不可缺少的要素,例如上帝的人格和他的奇跡等,之後還不滿足,他們更進一步破壞它所具有的崇高標準和原則。因此「對上帝忠實」一書的作者羅便遜主教在見證檯上宣稱他認為一本以贊成的態度苗寫通姦的書沒有什麼可反對或可恥之處。不但如此,他也是英國同性戀法例修正會的成員;該會主張使成年人在同意之下的同性戀行為成為合法。6在他看來,某項性行為之是錯或對全視是否有「愛」而定。
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基督教希臘文聖經亦不容許有多過一條的途徑作一個基督徒。在耶穌看來,道德觀念並不是相對的。就行為的本身而論,有些是對的,有些是錯的。故此,他明確地判定除了犯姦淫之外,人沒有任何離婚的理由。耶穌絕沒有縱容人耽於性的愉快,反之他立下一個非常崇高的道德標準。這可見於他在登山寶訓裡所說的話:「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理已經與她犯姦淫了。」——馬太福音5:28,31;19:3-9。
如果耶穌這樣譴責兩性之間雜交,他必然會更加反對同性雜交!同性戀患者通常總是不斷尋找新的對手,這顯然表明了他們雜交。誰聽過有兩個同性戀者慶祝他們『結婚』的五十週年呢?事實上,同性戀患者雜交正引起了不小的社會問題,這可以從一份首要的醫學週報的報告見到:「同性戀證證明是性病的一個新的主要來源,特別是在城市裡。」7
毫無疑問地,從聖經與及同性戀所帶來的後果,包括缺乏理智,情感的力量和堅定等,我們必須斷定這種行為是與基督教背道而馳的。使徒保羅——不是近代的神學家——對同性戀具有一種正確的基督徒看法:「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同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忘為得的報應。」——羅馬書1:27。
基督徒的任務
『作基督徒有超過一個的方法嗎?』這個問題也可以在基督徒的任務方面提出。也許沒有其他地方比馬太福音28:19,20將這項任務說得更簡明,在那裡耶穌說:「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
但是大約在150年前德國神學家司來亞巴治卻因「自由派的政治運動」而與普魯士政府發生衝突。8今日我們發現牧師們亦捲入世界的政治旋渦裡,同時贊助許多俗世的主義。b一個已卸職的基督新教牧師史懷實由於對基督一生的超人因素失去信心以致離開了牧師的職位,轉而研究醫學,後來應非洲的需求而往非洲行醫。
有許多傳教士都步他的後塵,寧願獻身醫學而不願致力於滿足人類在靈性上的需要。他們被譽為關心「人類最大的需要。」9有一本傳道季刊談及這種趨向說:「傳福音的教士常常被逼在那些他們很難從事直接傳福音的工作的地方擔任教師或顧問的角色或其他類似的工作。」10
但是當耶穌任命他早期的門徒去教導他人,行他教他們所行的時,他心目中所指的事什麼呢?誠然,耶穌有時醫治人的身體,但這都是他給予人的屬靈益處所附帶的,而且他以超人的方式這樣行,主要是要證明他是上帝所差遣的。他所擔任的主要角色是教師;因此我們可以在聖經裡可以找到他被人這樣稱呼四十次之多,而只有一次他被稱為「醫生。」有一次他亦這樣稱呼自己,但是他所指的是一個醫治靈性的疾病而非身體的疾病的醫生。——路加福音4:23;馬太福音9:9-13;23:8。
他早期的門徒均明白這點。關於他們的活動的記載表明他們所著重的是宣揚使人得救的真理。當時所有的信徒都參加傳道工作而並非無牧師與教友的階級分別。——哥林多前書1:21;使徒行傳8:4;羅馬書10:9-15。
為什麼有這麼多的觀點?
以上清楚地表明作基督徒只有一個方法而不是有許多方法。基督徒,會相信有一個具有人格的上帝,對他的道所記載的奇跡懷具信心,會受聖經的原則支配,並體會到自己負有去使其他的人成為基督門徒的職責。那麼,為什麼一般自稱「基督教」教士或神學家的人會懷有這麼多不同的觀點,而且其中有許多顯然與上帝的道格格不相入的呢?
聖經,理智和事實均給予我們合理的答案。例如,我們讀過使徒保羅的話:「人都是有信心。」有什麼比這句話解釋得更清楚呢?正如有一次他說,「我們[基督徒]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因此我們可以意料道那些沒有信心的人自不會明白,賞識和承認聖經是上帝所感示的道。——帖撒羅尼迦後書3:2;哥林多後書5:7。
再者,上帝的道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滅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榮耀福音的光照著他們。」不錯,既然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他「裝作光明的天使」騙倒許多人,我們對此應該感覺意外嗎?——哥林多前書4:3,4;啟示錄12:9;哥林多後書11:14。
這些「改進派」的神學家之所以採取這種立場的另一個原因,看來是他們想取悅一些耽於俗世智慧的人,因此他們不惜作各種的讓步。他們所採取的立場是「現代的人」或「知識份子」無法相信有一個具有人格的上帝或奇跡。但是在這方面他們其實犯了極大的錯誤。最近有一本新書報導說,「近年來有許多書籍出現,在其中各種的科學均提出理由表示他們確信基督教的真理,並證明基督教和科學不但一致,而且唯有憑著基督教的教義去看,科學的成就和貢獻才有意義。」
這些近代的神學家之所以認為除了基督教希臘文聖經所清楚指示的方法之外,還有其他作基督徒的方法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寧願選擇這個世界的智慧,例如哲學和心理學等。事實上甚至有人說保羅提利治選了哲學作為他的職業,但以路得教會的牧師之職作為達到這目的的手段。11
他們在聖經裡絕對找不到這樣的先例。使徒保羅所講的不是人的智慧而是上帝的智慧,所以聽他的人的信心是建立在上帝的道之上而非建立在人之上。他清楚地指出,「你們蒙召的,按著肉體有智慧的不多,……上帝卻揀選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哥林多前書1:26,27;2:1-16。
關於怎樣才是一個基督徒之有這麼多不同的看法的另一個原因是許多人不明白上帝為什麼容忍罪惡或邪惡存在,以致他們被無神論及其他的人的理論所愚而以為上帝是不存在的,或他不可能是一個個體,或他至少是不配我們崇拜的,因為他並不是全能,公平和仁愛的,不然他便早已使罪惡終止了。但是,聖經表明上帝有充分的理由容許罪惡及邪惡存留,到他所定的適當時間來到他便會終止它們。c
最重要的是忠實的問題。為什麼那些無神主義者仍不斷冒宗教之名說話呢?他們有些人甚至承認他們的不忠實,正如一個神學教授說:「我會要求辭職,如果我可以用一種不張揚和不得罪人的方法或這樣行的話,但是我不能……倘若有人想和我爭辯名稱的問題,我想我不得不承認我其實並不是一個基督徒。」12自稱為一個「無神主義的基督徒」無疑是不忠實的。
聖經和理智均表明這點。它們表明真正的基督徒會對一個具有人格的上帝和對他自己所行或他使他在地上的僕人所行的奇跡懷有信心,他們會體會到耶穌基督所訂下的崇高原則和履行傳道及教人的職責。上帝的道表明,除此之外我們並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作基督徒。
[參考資料]
1. 《時代》雜誌,1965年十月廿九日,第80頁。
2. The Shaking of Foundations——保羅提利治(1949年)第63,65頁。
3. Honest to God羅便遜(1963年),第13,14頁。
4. New Testament Theology and Mythology——布特曼。
5. The Koran, Sura 17, Verse 59, Ali version。
6. The New Yorker, 1965年十一月二十日刊。
7. Medical World News, 1961年六月九日刊。
8. 《美國百科全書》(1956年),第24卷,第378頁。
9. The Christian Century, 1965年十二月八日刊。
10.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Missions, 1966年一月刊,第88頁。
11. The Secularization of Christianity——E.L.Mascall(1966年)第193頁。
12. The New Yorker, 1965年十一月十三日刊。
[腳注]
b 請參閱英文《儆醒!》雜誌1966年八月八日及廿二日刊。
c 請參閱《儆醒!》雜誌1966年十月八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