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世從事打魚工作的命令
1.在此之後,復活了的耶穌在什麼地方再次向使徒們顯現?據馬太報導,他對他們怎樣說?
顯然在上述的事發生之後過了不久,復活了的耶穌再次在加利利向他的門徒顯現,但這次不是在海邊而是在一個山上。使徒馬太當時也在場,他報導說:「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然而還有人疑惑。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2.(甲)只有十一個忠心的使徒才必須從事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嗎?我們有什麼證據支持我們的答覆?(乙)這件工作必須在什麼「打魚的區域」中進行?
2 很可能當時在山上除了十一個忠心的使徒之外還有其他許多門徒。(馬太福音28:16-20)這可能就是使徒保羅在後來所提及的場合,說:「後來一時顯給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還在,卻也有已經睡了的。」(哥林多前書15:6)無疑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絕不會僅落在十一個忠心的使徒身上,後來的聖經記錄表明並非使徒才擔任這件工作。所有的門徒,包括新近成為門徒的人,都必須從事「得人」的工作,正如耶穌的漁網比喻表明。打魚的地區並非限於血統上的猶太人的「小塘」而是包括全人類的「大海」,包括「萬民」在內。這件工作會一直延續到「世界的末了」。今日我們正生活在這段時期中。
3.(甲)憑著他在地上的打魚工作,至公元33年的五旬節耶穌直接捕得多少「魚」?(乙)當時所得的收穫可說是怎樣的一種收穫?誰有分參加這件工作?
3 在眾使徒和傳福音者協助之下,耶穌在地上直接從事的打魚工作只獲得了大約一百二十個門徒。至少有這麼多人在公元33年五旬節的早上聚集在一間樓上的房間裡。在加利利的山上目擊耶穌顯現的五百個門徒中,其他的在那裡呢?(使徒行傳1:15至2:4)在五旬節這個特別的日子之前,耶穌基督並沒有將他的門徒召集起來建立一個與猶太會堂分離的基督教會。但是公元33年陰曆西灣月六日,耶穌所訓練出來的漁夫開始發動得人的工作了。當時在耶路撒冷一個樓上的房間裡的一百二十個人均通過基督而受上帝的聖靈所膏;他們都一致參加這件工作,有如使用一個共同的網一般。像在加利利海兩次特別的打魚一樣,他們在象徵性的魚方面亦得到神奇的收穫。在那天他們大約「網得」三千人,所有這些人均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受了浸。他們都與作漁夫的使徒們保持緊密聯絡而經常舉行聚會。——使徒行傳2:5-47。
4.在國際水域中打魚的工作從什麼時候開始?首先獲得的是什麼?
4 大約三年四個月零十日之後,在公元36年的秋季,基督教的漁網開始在屬天的漁夫,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指揮之下放到國際的水域中了。當時漁夫彼得在六個忠心的猶太藉基督徒陪伴之下被派到海邊的該撒利亞城向意大利的百夫長哥尼流和哥尼流召集在他家裡的其他外邦人傳講王國的信息。上帝祝福彼得的打魚工作,並且通過得了榮耀的耶穌基督將聖靈傾澆在外邦的信徒身上。這樣他遂獲得了第一批外邦的「魚」去承受屬天的王國。——使徒行傳10:1至11:12。
在「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
5.據耶穌的漁網比喻指出,什麼已臨近了?打魚的工作則如何?
5 自從將第一個非猶太藉的信徒——該撒利亞的哥尼流——捕進基督教的網中之後,基督教的漁夫們一直在所有的水域中從事得人的工作,直至現今這「事物制度的結束。」(馬太福音28:20,《新世》)基督手下聖潔的天使將不適當的「魚」扔進其中的象徵性「火爐」已非常臨近了。(馬太福音13:47-50)情勢正變得愈來愈緊急。但是屬靈的打魚工作必須繼續下去!
6.(甲)漁夫們需要具有什麼品質才能在1919年將網撒下?(乙)他們的組織怎樣在1919年復興?這是沒有目的的嗎?
6 像耶穌的使徒在加利利海的兩次經歷一般,得人的真正漁夫在1919年服從基督的命令將他們的網放下也必須具有很大的信心才行。那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第一年。在那年的春天,賓雪法尼亞州守望台聖經書社的三位董事a和其他五個顯要的分子從美國喬治亞州亞特蘭大的聯邦監獄獲釋,於是萬國聖經研究會遂得以恢復自由的管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這些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徒的組織,在宗教逼害和軍事化的政治當局壓抑之下遭受重大的打擊,但在戰後他們隨即復興過來。他們恍如約拿先知從一條大魚的腹中被吐出以繼續作預言一般。為什麼這些獻了身的基督徒經歷一場靈性上的復活呢?為了繼續從事打魚的工作!即使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的初秋結束,普世「得人」的工作卻尚未終止。他們必須再次將網撒下去!
7.他們怎樣在實際上獲得了下網打魚的命令?他們怎樣將網撒下?
7 為了這緣故,《守望台》雜誌在1919年八月一日及八月十五日刊發表了一篇題名為「無畏的人有福了」的文章。九月初他們在美國俄亥俄州杉樹角舉行了第一次大會,參加者達數千人之多。在1919年十月一日,《黃金時代》這本新雜誌開始發行。這些獻了身的基督徒及聖經研究者在實際上獲得了「下網打魚」的命令。他們於是順服地和無畏地喜在一些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產的地區放下他們的網而努力向人類之「海」宣揚「王國的好消息。」(馬太福音24:14,《新世》)他們有沒有收穫呢?
8.《守望台》在1925年夏季作了什麼關於收穫的報導?
8 戰後時期的統計數字和活動的擴展回答說:「有!」例如1925年九月一日的《守望台》在263頁論及普世參加主的晚餐的人數說:「我們很高興參加受難紀念的人數這麼多,因為這表示各處的人均對真理感興趣,而這正是應有的情形。至今統計所得的總數是90,434人,比一年之前增加了25,329人。」
9.重新發起的打魚工作起初是針對誰而作的?漁夫們採納了什麼名字?
9 從1919年開始,有十二年之久這些基督教漁夫所從事的打魚活動主要集中在捕獲承受天國的「魚」之上;這些象徵性的魚會和耶穌基督一同承受屬天的王國。1931年這些王國承繼者的餘民從七月廿六日星期日下午開始採用「耶和華見證人」這個來自聖經的名字,當時大約有一萬人在美國俄亥俄州哥倫布斯召開的國際大會中一致歡欣地通過了一個決議贊成採納這個根據以賽亞書43:10-12的名字。這些王國承繼者在環球各地的小組均相繼採取同一的行動。
10,11.(甲)到什麼時候,看來所有宜於承受王國的「魚」都已被網盡了?(乙)漁夫們既然仍在「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中,他們必須怎樣行?
10 自從公元33年的五旬節開始,在過去的十九個世紀中天使們藉著「漁網」所收集的王國之「魚」最後會達到144,000的總數。(啟示錄7:4-8;14:1-5)因此,在現今這個「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中,自從外邦人的日期在1914年終止以來,這些王國之「魚」的最後一批被網上來以應驗耶穌在馬太福音13:47-50所作的比喻。由天使的活動所網得的最後一批餘民本身也成為「得人」的漁夫,正如耶穌在加利利海所召的四個原本以打魚為業的使徒一般。b(馬太福音4:18,19;路加福音5:10)看來在1931-1935年間,所有宜於承受王國的「魚」均已被召集起來了,因此預定與基督一同承受天國的144,000人的名額已經滿了。(馬太福音22:10,11)那末,受膏的餘民是否應該結束他們的打魚活動呢?他們應該拋下漁網等待上帝將他們接到天上去嗎?他們若想與聖經相符又怎能如此行呢?我們仍然生活在「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中。我們絕不敢忘記耶穌曾對他的門徒說:
11 「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事物制度的結束,《新世》]。」
12.(甲)在馬太福音28:19,20耶穌有為使人作他門徒的工作訂下一個終止的日期嗎?(乙)在1938年據報告有多少人參加打魚的工作?這個數目無疑將什麼人包括在內?
12 耶穌在馬太福音28:19,20所說的話並沒有說明在事物制度結束時期中的什麼時候漁夫階級可以停止他們使人作基督門徒的工作。因此一般並非為了承受天國而「被網」的人也可以成為耶穌基督的門徒。即使他們並不懷有屬天的希望,他們仍然因為有希望在上帝屬天的王國治下一個屬地的樂園裡享永生而歡欣鼓舞。因此自從1935年以來,「得人」的基督教漁夫們一直將注意力集中在一般會被上帝立為地上樂園的承繼者的人身上;這乃是一件業經發表的事實。他們向這些人指出他們有可能在將臨的哈米吉多頓大戰中獲得保護,因此可以活著進入上帝的屬天王國治下地上的公義新規制中。c在1938年,根據報告環球各地平均有47,143人參加打魚的工作。這個數目無疑包括許多獻了身而希望在地上樂園裡生活的基督徒在內。
13.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對打魚的工作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打魚的工作繼續在人類之海中進行?
13 在1939年九月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令致使人作耶穌基督門徒的工作遭受很大的障礙。當時的情形有如在洶湧的波濤中打魚一般。但是遭受到戰爭和殘酷的迫害所打擊,「得人」的漁夫卻在有如黑夜的劣境中繼續努力。在若干國家和地區中,他們屬靈的打魚工作被戰時的政府所明令禁止。但是耶和華手下「得人」的漁夫卻無需向這個世界的統治者們申請打魚的執照或權利。詩篇95:3-5告訴他們:「耶和華為大神,……海洋屬他,是他造的。」同樣地,人類之海也屬於他;他已經將打魚權賜給他手下獻了身、受了浸的見證人,所以他們有權在所有的「水域」中打魚,即使渺小的世人妄圖在若干地區設立起限制來。因此王國的打魚工作穩定地繼續下去,在有必要時甚至在暗中進行。至1914年,吸引象徵性的魚的王國信息以八十八種文字藉著書刊和口頭被人宣揚出去。
14.在美國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不久,守望台社的社長人選怎樣發生變更?
14 1941年十二月七日,屬靈的打魚工作總部所在的美國也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漩渦中。三十二日之後,紐約布洛克林總部年老的社長去世了。因此在一場世界性的大戰進行正劇之際,他們的社長必須易人,結果於1942年一月十三日這項重任落在一個獻了身而年齡輕一半的人肩上。
15.在1942年初發出的什麼呼籲表明耶和華的組織有沒有喪失勇氣或信心?這個呼籲獲得什麼反應?
15 雖然當時一般人都因為人類有史以來最大一場戰爭的種種恐怖而嚇得發昏,耶和華的組織中許多「得人」的漁夫卻絲毫沒有喪失他們的勇氣。他們屬地的總部對一切水域中「得人」的漁夫發出呼籲說:「要下網打魚。」這項呼籲特別包含在《守望台》1942年二月一日刊的一篇主要文章中,這篇文章的主題是耶利米書16:16的經文:「耶和華說,我要召許多打魚的,把以色列人打上來;然後我要召許多打獵的,從各山上,各崗上、各石穴中獵取他們。」d這篇動人心弦的文章在第自28段(第42頁)提及馬太福音4:18-22和路加福音5:1-11對「得人」的漁夫所發出的呼召。不論受戰爭打擊而波濤洶湧的人海在當時是否有象徵性的魚,他們仍然充滿信心地懷著對首要的漁夫耶穌基督的信賴將他們的網撒入水中。
16.(甲)在1942年大戰進行正劇之際,他們有任何收穫嗎?(乙)什麼表明他們決心繼續和擴大打魚的活動?
16 不論是否奇跡,他們的確有相當收穫。雖然在黯淡的1942年當大戰進行正劇之際,他們未能獲得全部參加打魚工作的人的報告,他們卻可以報導差不多有100,000人致力於屬靈的捕魚活動;在這個數目中有7,624人是以全部時間作「得人」的漁夫的先驅傳道員。(《耶和華見證人1943年年鑑》第221頁)他們再次派出巡迴的代表探訪「得人」的漁夫在區域中建立的小組。在1942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日他們舉行了一個新世界神治大會,將五十一個城市和主要的大會城市——美國俄亥俄州的克里扶蘭城——連接起來,而且有廿六個外國的城市也享有同一的節目。在題名為「和平——能夠持久嗎?」的公眾演講中,講者預言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45年結束之後接踵而來的和平,以及謀求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即現在的聯合國,會再度崛起。在1942年他們也訂下計劃在布洛克林興建一間新的印刷廠以及開辦基列聖經學校以訓練漁夫往海外從事傳道工作。
17.什麼表示他們雖受到在1945年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所阻撓,他們仍然有收穫?
17 所有這項計劃都實現了。與一般人的期望正相反,他們撒下漁網結果大有收穫。1939年在世界各地總共有61,589個「得人」的漁夫撒下他們的網;但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該年的九月結束——每個月卻經常有127,478個人參加打魚的工作,其中且有6,719人是以全部時間從事傳道工作的先驅漁夫。由於環境的緣故,這個報告僅是一項不完全的統計而已。在這段時期所獲得的「魚」絕大多數均是懷著在地上樂園裡生活的希望而成為基督門徒的人。
18.到1947年,什麼表示現在所得的大部分均是懷有屬地希望的人?
18 因此,有上帝的靈作證他們具有屬天希望的人於是開始逐年減少了。再者,當地上「得人」的漁夫的數目超過了144,000個王國承繼者的數目時,顯然現在所得的「魚」乃是希望在上帝的王國治下永遠在地上生活的門徒了。這件事實在二十年前,在1947年,已清楚地顯露出來,因為當時在環球86個國家地區裡經常有181,071個漁夫參加工作。
19.(甲)自1945年以來,我們將網撒下是否徒勞無功?(乙)為什麼這個打魚的季節不久便會結束了?
19 我們服從首要的漁夫耶穌基督的命令將我們的網撒下並沒有徒勞無功。在大戰於1945年結束以來的二十多年間,我們獲得了幾十萬象徵性的魚。今日大約有一百萬這樣的人已經為獻了身、受了浸的基督門徒和正式受任命為「得人」的漁夫。不久這個偉大的打魚季節便會結束了。它會在「全能者上帝大日子的戰爭」於哈米吉多頓爆發時結束,屆時所有「不適宜的魚」都會被消滅,有如被扔進一個「火爐」裡一般。(啟示錄16:14-16,《新世》)在「事物制度的結束」時期中,耶和華首要的漁夫耶穌基督正率領手下聖潔的天使指揮我們將漁網撒在那裡。但是這段時期是必定會有盡頭的。從聖經和世上的證據看來,這個可怖的盡頭已愈來愈近了。但我們這些「得人」的漁夫並沒有理由因此就離船登岸,掛起我們的漁網而放棄上帝委派給我們的打魚工作。
20.(甲)雖然有些打魚區域看來已打撈過久或不再有魚,懷著信心將網撒下仍然會有什麼成就?(乙)這些區域的漁夫可以移到什麼地方繼續打魚?
20 現在有些打魚區域可看來由於在其中打撈過久而差不多沒有「魚」了。誠然,在這些地方捕得的魚可能較少,但是只要我們繼續致力於宣揚王國、教人和訓練的工作以撒下我們的網,我們總是能夠獲得一些獻身受浸成為首要的漁夫耶穌基督的門徒的人。即使在若干國家的打魚區域中,組織裡漁夫的數目並沒有增加,或甚至於減少,看來我們仍能繼續獲得一些「魚」。如果可能的話,我們希望有些漁夫將他們的「船」移到未曾有人打過魚的地區或到一些需要更多「得人」的漁夫去照料所得的豐富收穫的地方去。
21.誰仍然主持打魚的工作?為什麼我們應該繼續下網打魚?
21 召我們擔任這種工作的耶穌基督正在主持著這件事。他知道他正將我們指引到什麼地方。他能夠祝福我們那看來似乎徒勞無功的努力,使我們得到意料之外的收穫。我們可以確信在他未將人類之海中的一切「不適宜的魚」在哈米吉多頓扔進「火爐」裡之前,以及在忠心忍耐的「得人」的漁夫於上帝的新規制裡,在他那帶來和平幸福的屬天王國統治之下,獲得予人生命的各種權利和獎賞之前,他必定會將所有獻身受浸成為他的門徒的「魚」完全網起。所以直至上帝執行他的判決之日,要繼續「下網打魚。」
[腳註]
a 社長盧述福,司庫祕書范安伯及麥米倫。見英文《守望台》1919年四月十五日刊第123頁。
b 《守望台》(英文)1914年十月十五日刊第308,309頁所發表的「用福音之網捕魚」一文亦具有類似的見解。
c 見《守望台》社在1955年出版的「你能渡過哈米吉多頓進入上帝的新世界裡」一書(英文)。
「巴勒斯坦各水域中漁產的豐富有助於漁業的發展,而聖經對此亦常有提及:在舊約中這種提及屬於譬喻性質,用以形容人歸信上帝(耶利米書16:16;以西結書47:10)或上帝的仇敵遭受毀滅。(以西結書29:3;傳道書9:12;阿摩司書4:2;哈巴谷書1:14)在新約中這種提及的大部分則屬於歷史性質……,雖然馬太福音13:47仍然保持比喻性的用法。」
曲克所著的《聖經評釋》(1886年紐約 Charles Scribner’s Sons公司出版)在第五卷第414頁論及耶利米書16:16說:「……在屬靈的意義上,早期的教會作家將使徒們稱為『得人的漁夫』。因此俄利根說,『使徒們都是漁夫,他們以聖經所織成的網從俗世生活的罪海中取出人來,俾上帝能夠賜給他們一種美好的生活而得以和眾先知及他們的主一同在山上共處。主曾在山上變形,並在山上對人傳講八福:在那裡獵人便是天使,他們在人離開身體時將其靈魂接去』(俄利根所著之『Gr Ghislerii』,II, 430)。」
至於不利的意思,麥克凌託及史特朗的《聖經百科全書》第三卷第580頁第一欄在「漁夫」標題之下說:
「除了實際的意義之外,這名詞曾被我們的救主用來稱呼使徒……將他們任命為『得人的漁夫』;耶利米書16:16亦同樣以比喻的方式應用這個名詞,但卻帶有不利的含意。這個比喻的意思是很明顯的。」
有些評論家認為耶利米書第16章的14,15節是加插在預言中的一段話,這段話在第23章第7,8節以稍為不同的措辭被覆述一次。因此《美國譯本》將14,15段放入括弧中,詹姆士·摩伐博士的譯本則索性將14,15節刪去。若將第16節緊接著第13節來讀,則這節經文含有對上帝古代的選民以色列人不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