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函
● 根據帖撒羅尼後書3:14,15的描述,一個人怎樣被「記下」呢?——美屬薩摩亞一讀者問。
使徒保羅對帖撒羅尼迦小組寫道:「若有人不聽從我們這信上的話,要記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覺羞愧。但不要以他為仇人,要勸他如弟兄。」(帖撒羅尼迦後書3:14,15)在較早的時候,他提出類似的訓示說:「弟兄們,我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吩咐你們,凡有弟兄不按規矩而行,不遵守從我們所受的教訓,就當遠離他。」(第6節)然後保羅繼續指出他們從他得到的「教訓」,保羅和他的同工在與帖撒羅尼迦的弟兄一起時立下辛勤工作的榜樣。雖然小組大部份人都做得很好,但是現在那裡有些人卻「不按規矩而行,……反倒專管閒事。」——第7-11節。
由此看來,這些『不守規矩』的人並非犯了嚴重的罪過,如姦淫、拜偶像和勒索等;他們若犯了這等罪而不肯悔改,小組便不得不將他們開除了。(哥林多前書6:9-13)可是這些人是其他人的壞榜樣,對小組裡的人具有不良影響。他們至低限度在若干重要方面沒有資格作真正基督徒的代表。他們的過犯雖然不犬,但亦非微小到可以不予計較或受愛所遮掩。(彼得前書4:8)所以需要「記下」這些人。但是誰會做這件事及以什麼方式處理呢?
請留意保羅這封信不是寫給一位監督如提摩太或提多,也不是寫給他特別提及的諸位監督(正如在腓立比書1:1)這封信是寫給「小組」裡一般分子的。(帖撒羅尼迦後書1:1)所以不是由長老公開指出某些人『不守規矩』而是由小組的分子各自記下這些人。「要記下他」這句話在其他譯本譯作:「記著他」(《新英文聖經》);「注意他」(《新伯克里譯本》);「留意他」(《耶路撒冷聖經》);「特別注意這人」(《新美國標準聖經》)當我們說「記著我的話」時,意思就是特別留意它;他們『記下』他正是這種意思。
我們可以用詩篇37:37所提及有利的記著作為對照去說明對立下壞榜樣的人所作的這種記著或留意。詩篇執筆者在那裡勸告我們說:「你是細察那完全人[「記著忠誠的人」(腳註:「留意」),猶太出版社],觀看那正直人。因為和平人有好結局。」聖經也促請基督徒「留意看」他們當中那些立下良好榜樣的人,留心觀察他們的行為和效法他們的信心。(腓立比書3:17;希伯來書13:7)當然,小組並不需要公開宣讀這些好榜樣的名字。他們的良好行為會顯明出來而為人所知。所以不守規矩的人的壞行為也是一樣,小組分子會各自留意他們,視他們為不可效法的人而『記下』他們。
他們不和這些「記下」的人交往至什麼程度呢?這章書的第6節說「遠離」[「避開」,《新美國標準聖經》]所有「不按規矩而行」的弟兄。他們的「遠離」顯然與加拉太書2:12所描述的類似。該節經文說彼得錯誤地「退去與外邦人隔開了,」雖然不久之前他與他們一同吃飯。所以看來小組分子會停止與『記下』的人有社交關係,目的在表示他們不贊同這些人的習慣或所採取的行徑。
例如小組裡有某些分子可能不聽從聖經關於與俗世交往的警告,或甚至與不信的人「約會」。(哥林多前書7:39;15:33;哥林多後書6:14)他們可能不理會關於這件事的訓示而一意孤行。長老可能甚至在講台上或在其他場合強調聖經對這種行為的訓示和警告,但卻沒有說出行這些事的人的名字。然後怎樣呢?如果小組有一分子邀請其他人參加這種俗世交往,受邀請的人會將這人「記下」,視之為『不守規矩』的人。他們無疑不想在他所行的事上與他交往。有時父母可能發覺必須吩咐兒女避免與小組裡某些可能在這幾方面「不守規矩」的青年交往。長老當然會留意不派這種人擔任任何被視作模範的職務。
這並不意味到弟兄會拒絕與這人打招呼,好像他屬於約翰二書9-11所描述的那種人一般。在基督徒聚會的地方,他們會以弟兄的態度接待這人。但是他們會記得他的不良榜樣和不聽訓示,當有適當機會的時候,他們會『勸他如弟兄』。當然,特別重要的是他們自己在這些事上立下良好榜樣。——提多書2:7,8。
那末,這些被「記下」的人與犯了嚴重的罪,但卻由於誠心悔改而沒有被開除的人有任何分別嗎?有的。誠然,後者可能與提摩太前書5:20一致地受到公開責備,但是他們已經承認他們的過錯,為之感覺羞愧而改過自新。這與需要「記下」的人的情形不同。因為他們不肯承認他們所行的事是錯誤的,他們並沒有感覺羞愧而悔改,其他弟兄才會除了在必要的場合(如基督徒聚會)之外,便不與他們交往。
這種『記下』並不意味到我們『審判』我們的弟兄——拒絕承認他們是基督徒同工或弟兄。我們也不是在只涉及個人良心的事上論斷他們。(羅馬書14:10)我們反對特別某種顯然違反聖經原則的習慣或行為。如果他們改弦易轍,我們就不會再將他們視為需要記下的人;我們會樂於與他們交往。
因此我們不應以使徒的命令為藉口去藐視或冷待任何未能完全符合我們個人認為「理想」行為或榜樣的人。有些人在信仰方面是新人而有許多事尚需學習。他們應該受到體貼和耐心的對待。(羅馬書14:1-4;15:1)所以我們可以問問自己『這人真正在要緊的事上「不守規矩」而嚴重到應被記下的程度嗎?』偶然的錯誤行為與習以為常地跟從顯然不符合聖經原則的行徑大為不同。我們同時須要體貼一個盡力與軟弱交戰而真心想有所改善的人。我們想保護自己和弟兄的靈性健康。但是我們同時想「追求和睦的事和彼此[造就]的事,」互相表現真摯的愛心和關懷。——羅馬書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