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和藹
(Gentleness)
性情温和或態度温和,跟粗暴苛刻剛好相反。温柔和藹跟謙卑與謙和的美德密切相關。
上帝的僕人都應該温柔和藹,負責督導的人尤其要顯出這種美德。使徒保羅説:「主的奴隸不必爭辯,倒要對所有人和氣[希臘語eʹpi·on埃皮翁]」。(提後2:24)温柔和藹的人説話不會粗聲粗氣,不會喧嘩吵鬧、漫無節制。雖然上帝的使者摩西也有沉不住氣的時候,但聖經説他「比地上任何人都要謙和」。(民12:3;詩篇90篇題記)他所説的一番話更被形容為好像輕柔的「細雨潤澤青草」。(申32:2)
帖撒羅尼迦前書2:7記載,保羅説自己和同伴「在[帖撒羅尼迦人]當中温柔和藹,好像母親乳養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保羅這樣説,是因為他和同伴衷心關愛自己曾經教導的人,深深關注他們的屬靈成長。(帖前2:8)在《公認文本》、蒂申多夫的文本、默克的文本裏,都用了譯做「温柔和藹」的詞語eʹpi·oi(埃皮伊)。據W.E.瓦因指出,希臘作家常用eʹpi·os(埃皮奧斯)來「形容保姆如何照顧不聽話的孩子,導師如何看待固執的學者,以及父母如何疼愛兒女等等。在帖撒羅尼迦前書2:7,使徒保羅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和同伴對帖撒羅尼迦的歸信者所懷的關愛」。(《瓦因新舊約詞語詮釋詞典》,1981,第2册,145頁)
可是,在韋斯科特與霍特合編的聖經文本以及其他一些抄本裏,帖撒羅尼迦前書2:7卻用了另一個詞語neʹpi·oi内皮伊(意即嬰孩)。關於這一點,《新編國際新約神學詞典》説:「帖撒羅尼迦前書2:7有兩個版本:一個是eʹpi·oi埃皮伊(我們在你們當中温柔和藹),另一個是neʹpi·oi内皮伊(嬰孩)。由於eʹpi·oi前面那個詞的最後字母是『n』,因此抄寫員很可能多寫了一個『n』。但第二個版本有點牽强,因為保羅在第7節下半部不是把自己而是把帖撒羅尼迦人比作『孩子』,説他和同伴好比温柔照顧他們的保姆(trophos特羅福斯)。」(C.布朗編,1975,第1卷,282頁)
絶非軟弱 温柔不等於軟弱。人要有堅强的意志才會待人温柔和藹,尤其是被人挑釁時,要平息别人的怒氣,忍讓包容,就更要有意志力才行。撒母耳記下18:5記載,戰士大衛出於父愛,吩咐約押要寬待他的逆子押沙龍。這節經文所用的希伯來語(ʼat阿特)意思是動作輕柔,不粗暴。使徒保羅待人温柔和藹,但絶不懦弱,有必要時就義正詞嚴地直言不諱,這從他寫給哥林多會衆的兩封信足以見之。
使人團結的力量 一個人言行温柔和藹,不但令别人感到舒暢,而且促進和睦。温柔和藹的人平易近人,不會令人望而生畏,能在靈性上强化别人。相反,尖酸刻薄、粗暴不仁、喧嘩擾攘的人卻足以製造分裂,令人望而卻步。温柔的性情吸引人,也促進團結。聖經曾描述上帝怎樣招集綿羊羔,把牠們抱在懷裏(指衣襟,牧人有時會把綿羊羔放在寬鬆的外衣裏)。(賽40:11)上帝的兒子耶穌基督曾對耶路撒冷説:「我多少次想把你的兒女聚集起來,就像母雞把小雞聚集到翅膀底下!只是你們不願意。」(太23:37)公元70年,耶路撒冷被羅馬大軍摧毁時,城裏的居民受到殘暴的對待。
假裝温柔 一個人舉止温文,説話時語調柔和,不一定表示他性情温柔和藹。真正的温柔和藹必須發自内心。撒但考驗約伯對上帝的忠義,叫他吃苦受罪時,約伯的三個朋友對他肆意抨擊。他們指控約伯暗中犯罪,行事邪惡,頑梗不化,甚至叛道,還説他的衆子死於非命是因為行惡,受到上帝懲罰。可是,其中一個朋友以利法對約伯説:「上帝的安慰,你覺得不够嗎?温柔的話,你認為不足嗎?」(伯15:11)由此可見,這幾個人也許説話的語氣也很温柔,可惜字字尖酸,句句刻薄,絶沒有顯出真正的温柔和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