磚
(Brick)
一般用泥或黏土製成的建築材料。從人類歷史的早期開始,磚(希伯來語leve·nahʹ萊貝納)已經在聖經所記述的地區廣泛使用。古代建造巴别城的人發覺他們的選址附近沒有石頭,於是拿磚當石頭,拿瀝青當灰漿。他們看來把磚放進窯裏,「把磚燒透」,即使其乾硬。(創11:3)在古埃及,做奴隸的以色列人辛辛苦苦地做磚,後來更百上加斤,要自行收集殘稈當草用,磚卻要如數交上。(出5:7-19)以色列人進入應許之地後,仍然用磚做建築材料,但看來他們比較喜歡用石頭。(賽9:10)巴勒斯坦的山區有很多優質石頭,可以用來建築,但有些地區卻只有少量這樣的石頭。所以,在低地的城市如耶利哥和以旬迦别,磚不但用來築城牆,還用來蓋房子。現今在叙利亞和巴勒斯坦的一些地區,房子部分用鑿好的石頭,部分用曬乾的磚建造。鑿好的石頭多用來建造受嚴冬暴風雨吹襲的牆壁。
在做磚的過程中,先從泥或黏土除掉無用的物質,然後再混合砍好的麥稈或其他乾草。古埃及《阿納斯塔塞紙莎草紙殘片》有這樣一句話:「這裏沒有人做磚,附近也沒有乾草。」(《古埃及人的生活》,A.埃爾曼着,1894,117頁)雖然在埃及地發現一些沒有混合乾草的磚,不過,這顯然是例外情況,不能證明以色列人由於被迫自行收集乾草,就不用乾草做磚。近年來,實驗一再證明黏土加入乾草,不但減省工作,而且做出來的磚加倍堅固。
泥或黏土加入乾草和水,再用腳踐踏,然後用手做磚坯,或壓入一個木造的四方「磚模」裏。(希伯來語mal·benʹ馬本;鴻3:14)模子的四邊很可能撒上乾的泥土,使磚容易從模子裏倒出來。有時,趁磚還濕潤之際,就蓋上王的印章,放在陽光下曬乾或放進窯裏烘乾。
在巴比倫尼亞,磚通常是放進窯裏烘乾的,一般用來建造城牆及王宮的牆壁和地面。曬乾的磚有時用於建築物的内部結構,或跟烘乾的磚逐層相間地鋪砌,厚達一兩米。在埃及、亞述和巴勒斯坦,看來主要用曬乾的磚。烘乾的磚比曬乾的磚更堅硬。曬乾的磚遇上洪水容易裂開,在夏天猛烈的陽光照射下容易乾裂。不過,有時曬乾的磚也很堅固耐久,比如在以旬迦别的那些曬乾的磚,就存留了許多個世紀。(見窯)
一些古城之所以許多個世紀都沒被發現,是因為大多數房子都是用磚建造的。由這些城的碎磚堆成的土崗,跟附近的泥土差不多。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亞,這類土崗往往是一些城鎮的廢墟。
磚有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在埃及,長方形的磚很普遍,楔形的磚則用來建造拱門。埃及人的磚長約36至51厘米(14至20英寸),寬約15至23厘米(6至9英寸),厚約10至18厘米(4至7英寸)。在巴比倫尼亞,已發現的磚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楔形。不過,後期的磚,比如尼布甲尼撒日子以來的,大多是正方形的,邊長約30厘米(12英寸)。
在以賽亞的日子,以色列人在磚台上獻煙祭。這些「磚台」可能指獻祭的地方那用磚鋪砌的地面,或指房頂上的瓦片。(賽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