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海
(Molten Sea[Copper Sea])
所羅門王興建聖殿期間,鑄造了一個「銅海」,代替以往聖幕前的銅盆。(出30:17-21;王上7:23,40,44)銅海由希蘭鑄造,他母親是希伯來人,父親是腓尼基人。銅海之所以叫「海」,顯然是因為貯水量大。銅海呈圓形,從這邊到那邊10肘尺(4.5米;14.6英尺),高5肘尺(約2.2米;7.3英尺),用繩子繞一圈,長30肘尺(13.4米;44英尺)。(王上7:23)
圓周 銅海的圓周為30肘尺,這顯然是個概數,更加精確地説是31.4肘尺。就這點,克里斯托弗·沃茲沃思引述了一個叫倫尼的人的評論:「直到阿基米德的日子[公元前3世紀],圓周總是用與半徑一樣長的直線量出來的。希蘭説銅海的圓周是三十肘尺,這是照當時常用的方法以銅海的半徑量出來的。既然半徑是五肘尺,沿着周邊量了六下,自然就説圓周是三十肘尺了。這並非敷衍了事,當時所有像希蘭一樣的熟練技工都會這樣説,而且人人都一聽就懂。當然,希蘭清楚知道,三十肘尺是以銅海的半徑為邊長畫出來的六邊形的周長,而銅海的圓周其實稍微大一點。」(《英王欽定本注釋》,倫敦,1887)因此,三比一(即圓周相當於直徑的三倍)看來是個慣常的説法,人們都清楚這只是概數。
用銅鑄造 銅海有「瓜形的雕飾」,安在十二頭公牛雕像上,三頭一組,分别朝向東南西北。銅海的邊緣形狀像百合花。這個大銅盆厚「一掌[7.4厘米;2.9英寸]」。(王上7:24-26,和合)大衛王戰勝叙利亞以後,獲得了大量的銅,後來這些銅用來鑄造銅海。(代上18:6-8)銅海在約旦河區用泥模鑄造而成,着實是一個驚人的傑作。(王上7:44-46)
容量 列王紀上7:26(和合)説銅海「可容二千罷特」,歷代志下4:5(和合)卻説銅海「可容三千罷特」。有些學者認為這是由於抄寫歷代志時出了錯。可是,這兩節經文中譯作「容」的希伯來語動詞雖然是同一個詞,含義卻比較豐富,可以有不同譯法。有的譯本在列王紀上7:26譯作「盛水」2000罷特,在歷代志下4:5則譯作「可盛水」3000罷特。(新世,AT,JB)這樣看來,列王紀透露的可能是銅海平時的存水量,歷代志則表明銅海的總容量。
證據顯示古代的罷特相當於22升(5.8加侖),因此要灌滿銅海的三分之二,就得用大約4萬4000升(1萬1620加侖)的水。要盛這麽多水,銅海的壁不可能是直的,而必定是彎曲的,使銅海呈球狀。具有上述尺寸的球狀容器,可盛水6萬6000升(1萬7430加侖)。公元1世紀的猶太歷史家約瑟夫斯説銅海是「半球形」的,又説銅海位於全燒祭壇和聖殿之間,略為偏南。(《猶太古史》第8卷79節[3章5段];第8卷86節[3章6段])
除了銅海,還有十個較小的銅盆放在車上,這些盆子所盛的水想必來自銅海。(王上7:38,39)猶太拉比的傳統看法是,銅海有水門。十個盆子的水是用來洗濯某些祭物的,可能還包括其他物品,但「銅海是給祭司洗濯用的」。(代下4:6)有些拉比認為祭司把身體完全沒入銅海的水裏,約瑟夫斯卻説銅海的水「供祭司洗手洗腳」。(《猶太古史》第8卷87節[3章6段])無論如何,銅海是給祭司自潔用的。
在預言裏 銅海或許有助於我們明白啟示錄對「玻璃海」的一些描述。使徒約翰在異象裏看見上帝的寶座前有個「玻璃海」(啟4:6;15:2),「好像水晶一樣」。也許因為玻璃海周圍都是透明的(參看啟21:18,21),裏面的東西都清楚可見。站在玻璃海旁的是那些戰勝過「野獸」和「獸像」的人,也就是啟示錄17:14和20:4-6所描述的「蒙召、蒙揀選、忠信的人」。在基督的千年統治期間,這些人會做「上帝和基督的祭司」,跟基督一起作王。(參看彼前2:9)這群祭司在上帝的寶座前,站在「玻璃海」旁,使人想起使徒保羅論述基督徒會衆的話:「藉着神聖的話語,彷彿用水把會衆洗淨」。(弗5:25-27)耶穌也表示他所講論的上帝的話語能使人潔淨。(約15:3)玻璃海「混雜着火」(啟15:2),這無疑跟上帝施行的判決有關,因為聖經時常用火來指上帝的判決,而且描述上帝是「毁滅之火」,必懲罰那些違抗他旨意的人。(來12:25,29)
由此可見,約翰在異象中看見的「玻璃海」將聖靈給保羅的啟示形象化。保羅曾經表示地上的聖幕和聖殿,以及其中的器具和祭司的職務,都是天上事物的象徵。(參看來8:4,5;9:9,11,23,24;10:1)至於安放在所羅門建造的聖殿的銅海之下的公牛像到底有甚麽含意,見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