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
(Agriculture)
耕耘土地、種植農作物、飼養牲畜的生産事業。上帝造亞當以後,把他安置在伊甸園裏,「叫他耕種,料理園子」,可見農耕其實始於伊甸。(創2:5,15)可是,由於第一對男女對上帝不忠,不但伊甸園的範圍沒能擴展,大地還因而遭上帝詛咒。人人都得汗流滿面,辛苦勞碌,才能吃地上的出産。(創3:17-19)
亞當和夏娃的長子該隱是「種地的」,另一個兒子亞伯是牧羊的。(創4:2-4)全球大洪水過後,「挪亞開始務農」,栽種葡萄園。(創9:20)後來,亞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基本上都是過着遊牧的生活,跟洪水前的雅伯(創4:20)差不多。但是以撒和雅各顯然也種地,因為聖經説他們曾收割小麥。(創26:12;27:37;30:14;37:7)
以色列人的農耕生活 考古發現顯示,巴勒斯坦地區是最早的農耕中心之一。應許之地非常肥沃。在羅得的日子,約旦河區「就像耶和華的園子,又像埃及地」。(創13:10)以色列人離開埃及時,已十分熟悉當地的農耕文化,那裏種植的作物包括亞麻、小麥、大麥、黃瓜、西瓜、韭蔥、大蒜和洋蔥。(出9:25,26,31,32;民11:5;申11:10)在隨後的四十年間,他們在曠野居無定所,也因為這樣,他們沒有跟異教民族來往,得以免受腐化。
以色列人在應許之地安頓下來後,開始過半耕半牧的生活。對以色列人來説,能承受一塊經過開墾的土地其實很重要,因為他們當中絶大多數熟悉埃及農耕文化的人都已死在曠野。當時幾乎沒有人實際種過地,更不用説精通農事了,要開墾一塊全新的土地談何容易。(民14:22-30;來3:16,17)因此,他們承受的土地「有裝滿各樣美物的房屋」,「有鑿成的水池」,有經過栽種並有出産的「葡萄園和橄欖園」,實在十分理想。(申6:10,11;8:6-9)
土地分配給各部族之後,看來就用量繩劃分給各人做産業。(詩78:55;結40:3;摩7:17;彌2:4,5)地界一旦劃定,誰都不可擅自挪移。(申19:14;27:17;箴22:28;何5:10;另見伯24:2)
在上帝賜給以色列的律法中,涉及土地和農耕的規定很多。土地是屬於耶和華的,所以不得濫用。(利25:23)土地不可賣斷,只有城牆以内的房屋除外,原主因遭遇不幸或經濟困難而賣掉的土地,到禧年都得歸還。(利25:10,23-31)每七年的最後一年是安息年,其間農夫要讓土地休耕,恢復地力,作用跟現在輪換種植不同作物十分類似。(出23:10,11;利25:3-7)安息年的安排表面看來很冒險,卻能大大考驗以色列人的信心,因為他們必須相信上帝必按他的應許提供足够的糧食,直到下一年收穫之時。與此同時,這個安排也讓他們學會審慎、未雨綢繆。每五十年的最後一年叫禧年,其間土地同樣要安歇。(利25:11,12)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每年要守的三大節期都跟農耕周期息息相關:無酵節是在收大麥的時候,五旬節是在收小麥的時候,住棚節是在年終收割完其他作物的時候。(出23:14-16)以色列人計算時間,大多是根據四季更替及收割時節,而不是月份名稱。務農的生活對以色列人的靈性也發揮保護作用,因為能讓他們自給自足,無須跟四周的民族有太多的商業往來。
雖然以色列人繼承了一塊「流奶流蜜」之地,而且蒙上帝賜福,但有些農耕方面的問題仍然需要解決。他們如果服從上帝的誡命,就無需從事大規模的灌溉。(申8:7;11:9-17)雨季始於10月中旬降早雨(即秋雨)的時候,一直到4月中旬下完了遲雨(即春雨)為止。(申11:14)接下來的五個月一般都沒有雨,但夜間有豐盈的露水,不單泥土與植物得到滋潤,也足以消解暑氣。(創27:28;申33:28;見露水)
為了保持水土,人們開墾梯田時用石頭築起圍牆,以防重要的表土流失。考古人員在一些山坡上發掘出一層一層的梯田,有些多達六十層或以上。為了保護作物,一些農户會在葡萄園和田裏搭起棚子,甚至建起塔樓,以便派人看守,監視周遭的情況。(賽1:8;5:2;太21:33)
聖經説,烏西雅王「愛農耕[字面意思是『土地』]」。(代下26:10)
後來,以色列人悖逆上帝,得不到上帝賜福,結果作物失收,旱災、蝗災、霉災等災害也相繼發生,加上大片森林遭到破壞,幾百年間梯田失修,導致巴勒斯坦大量地區的表土流失情況相當嚴重。儘管如此,以整體而言,那一帶的土壤至今依然肥沃。(見收割;撒種;脱穀;另見其中的相關條目)
[第1218頁的圖片]
山坡上的梯田:在以色列人的農區十分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