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有染病的危险?
爱滋病从何而来?欧洲和美国医学界的流行意见认为它的起源是中非洲。非洲青猴带有类似的病毒,于是有人认为病毒传播给人类是由于与患有传染病的猴子亲密接触所致。
但爱滋病首先发现的地方是在美国。病毒是怎样传到美国的呢?流行的意见认为是通过海地而来。在1970年代中期,许多海地人因文化交流计划前往非洲。后来,据说同性恋者在海地度假时染上了爱滋病而把该病带到纽约。
可是,这些理论却受到非洲人猛烈抨击,非洲人声称这种主张乃是一项“宣传运动”。非洲一份医学杂志的编辑奥连达(Orinda)博士声称,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把爱滋病带到非洲去。无可否认,没有人确知爱滋病毒从何而来。
无论如何,这种杀人疾病在美国已潜伏多年,静悄悄地大量作出致命的繁殖。终于在几年前被人发现之后,它很快就成为世界健康的大祸。
有染病危险的人
爱滋病是借着体液——特别是血液和精液——的交流而传染的。因此任何人若与染有爱滋病毒的人发生性关系,就置身险境了。同性恋者的性行为使他们特别容易染上这病。的确,在美国的爱滋病受害者中,有百分之70以上是男同性恋者,以致有些人把爱滋病称为同性恋者病(英文,a gay disease)。
后来在1982年,有一名爱滋病人并不是同性恋者。他是个注射静脉的吸毒者。由于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针,吸毒者注射到自己体内的不但是麻醉剂,同时也包括来自同道中人血液里的爱滋病毒。静脉注射的吸毒者不久就成为第二群染上爱滋病可能性颇大的人。
这是否意味到被带有爱滋病患者血液的蚊所咬就有染上爱滋病的危险呢?至今还没有证据证明爱滋病会以此法传染。“医务工作人员从染污的针柄接触到的血液比蚊子所传播的为多,”爱滋病研究组主持人贾菲(Harold Jaffe)博士指出。“可是,”他补充说,“我认为你不能说这是绝无可能的事。”
除了同性恋者和吸毒者之外,另一群容易患上爱滋病的人是血友病者——有容易出血倾向的人。他们通常接受一种称为因子八号(Factor VIII)的浓缩药物治疗,这种药物是从5,000多个捐血者的血浆合制而成的。英国《刺胳针》医学杂志说,“在使用来自美国的因子八号浓缩剂的许多国家中,爱滋病例大为增加。”因此该杂志说,据报对爱滋病毒含有抗体的德国血友病人百分率从1980年的零度增至1984年的百分之53!
爱滋病毒也被发现藏在尿液、唾液和眼泪里。这种病可从那些液体的交流而传染吗?现时没有证据表明有任何人因此而患上爱滋病。可是,美都华盛顿的神经科专家雷斯特克(Richard Restak)博士说:“这些液体若有病毒存在,较明智的作法便是假定此病可能由这些路线传播。”
去年十一月,美国《全国天主教记者报》说,爱滋病的流行已使人对于在圣餐仪式中分享同一杯酒表示关注。有人向乔治亚州亚特兰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探问这件事,代理主任霍普金斯(Donald Hopkins)声称没有证据表明爱滋病能以此种方式传播。但他补充说,没有证据“并非暗示没有危险”。
既然爱滋病可能从亲密接触爱滋病人而传播,又何怪人们表示关注呢?可是,学生家长时常获得保证,他们的儿女不会从同学感染到爱滋病。保证者所提出的证据是,爱滋病者即使与家人亲吻、共用食器和洗手间设备,也没有把病传给家人。可是,纽约作家小巴克利(William Buckley Jr.)却同情家长们的关注,他评论说:
“当[著名爱滋病者]洛克逊出院时,在医院——这是一间现代化医院,不是巫医的茅屋——曾经服事过他的护士们的衣服都要焚化。病人所用的食器是纸和塑胶碟子、塑胶的叉和汤匙——用后即毁。”倘若医院的工作人员不信有传染的危险,又何必那么谨慎提防呢?
输血的危险
另一方面,爱滋病毫无疑问可从接受染病者的血液而传染。携带着爱滋病毒的捐血者,即使还未出现病征,也能把爱滋病传给别人。
安曼(Arthur Ammann)医生报道说三藩市有一个婴孩在出生不久就接受过几次输血,后来发现患上爱滋病。其中一名捐血者在当时是没事的,但在捐血之后七个月才发现患了爱滋病。那名捐血者和接受血液的婴孩都已死亡。
四名早产婴儿接受输血,血液来自同一捐血者。捐血者后来被发现带有爱滋病的抗体,四名婴儿都患上爱滋病,其中三名在七个月之后夭折。
美国乔治亚州一个男孩在接受过一名同性恋者所捐的血液五年半之后死于爱滋病;捐血者当时没有病征,但后来试验出血液含有爱滋病抗体。很可悲地,乔治亚医学院的医生们报道说:“自我们的病人接受输血以来,已有许多人接受了该名捐血者的血液。”——《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85年5月9日,1256页。
一项调查报道说,“患上与输血有关的爱滋病的病人[有差不多百分之40]……是60岁或以上的人”,并且“大多数接受输血是与外科手术——例如冠状旁路手术——有关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984年1月12日。
这件事引起一个重要问题:有稳妥方法可使输血用的血液免除爱滋病毒吗?
可靠的血液试验?
由于造成爱滋病的病毒已被分离出来,医学界发展了一种血液试验,至少可以断定一个人是否曾有一个时期暴露在爱滋病之下,并且已经产生了抗体。因此医学界能够对捐血者作出较严格的甄别。
新闻界和不少医学界人士看来认为难题已获得解决了。例如,1985年8月12日的《新闻周刊》论到这种试验说:“照大多数专家看来,他们确信爱滋病不再会通过国内的血液供应而传播。”
但是发给陷入“高度危险”范围人士阅读的《美国公众卫生服务修订指南》却没有这样说。反之,这项指南声称:“试验未必能察出所有可能携带病毒的人,因为并非每个感染了病毒的人都有抗体。……即使一个人已受到感染,抵御病毒的抗体也未必在血液试验时侦查得出。若是这样,接受这种血液治疗的病人就会有感染HTLV-III型病毒和爱滋病的危险了。”
美国粮食和麻醉药管理处所出版的杂志《FDA消费者》在1985年5月刊声称,“抗体试验的否定结果并不足以保证一个人没有携带病毒。……倘若感染病毒是不久之前的事,身体就未必已培养出抗体来。”
《纽约时报》引述哈佛公众卫生学院癌症生物学部门主任埃塞克斯(Myron Essex)博士的话说:“靠试验去查出百分之90以上[感染病毒的血液]是极度不可能的事;照我最高的估计,只能查出百分之75至80而已。任何较此更佳的成绩将会使我震惊。”
血液试验非但无法查出所有感染病毒的血液,而且正如《时代》杂志指出,“对许多国家说来,大规模的血液试验实在代价太昂了。”
《新闻周刊》所作的调查报道,接受访问的人当中有百分之21声称他们自己或所识的人均拒绝接受非属必需而要输血的手术。现时也许会有更多人向一些使用较稳妥方法的医生求诊;这些方法便是专家们越来越多使用的不需输血的手术。
[第5页的图片]
病人能够肯定自己所接受的血液不含有爱滋病毒吗?
[鸣谢]
H. Armstrong Robe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