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滋病与道德
在1960和1970年代发生了什么事,以致在1980年代出现爱滋病爆炸呢?原因是世人接纳了提倡性自由的“新道德”。纽约专栏作家克里逊(Ray Kerrison)论及这件事说:
“爱滋病的突然爆发也许会促使社会重新检讨一下本身的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正以飞快的速度走下坡。
“多年以来,政客们和法庭不断提倡骇人的谬论,认为市民的私人行动只是个人私事,与别人无关。
“我们可以将这种花言巧语概称为两相情愿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实际上声称,两个或以上的人只要不侵犯别人的权益,就可以为所欲为。
“结果,种种道德约束力相继被撤除,社会变成人欲横流,人们所接纳的标准是30年前甚至梦想不到的。
“如今我们要自食其果了。”
同性恋者的苦况尤其可悲,因为在他们当中性杂交和反常的性行为大为流行。《科学文摘》评论说:“疾病控制中心(美国)的一项调查透露,爱滋病者在一生中平均有1,100名性伴侣之多。”
但同性恋者并不是唯一耽于杂交的人——社会上一般人均采纳了放任的道德观。结果,哈佛公众卫生学院主任法因伯格(Harvey Fineberg)声称爱滋病正“缓慢却无可制止地蔓延到异性爱的社会中。”
尤其是在非洲,这种病已侵袭到普通居民。去年十一月,《纽约时报》的医学记者奥尔特曼(Lawrence Altman)写道:“爱滋病在非洲看来正借着异性爱者当中的正常性交传播开来;据非洲的研究家声称,妇人的病例几乎与男子同样多。”
妇人若从男伴染上了爱滋病,也许并不察觉受了感染。很可悲地,携带爱滋病毒的孕妇所产的婴儿就成了无辜的受害者。宿娼的男子可能会染上这病。
各处的人都大起恐慌。将来会有什么事发生呢?
在道德上作出改变?
“这件事必然会结束性革命,”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弗朗西斯(Donald Francis)博士预言。正如他说:“你可以冒患上疱疹和B型肝炎的险,但你不能冒染上爱滋病的险。”
疾病控制中心的多德尔(Walter Dowdle)博士补充说:“我们必须意识到,大家都必须改变生活方式。”多德尔认为,“这不是道德问题。这只是生物学上的事实。”
可是,事情不仅牵涉到生物学——它也牵涉到道德。社会所忽视的道德标准并不是始于人类的。一位至高的上帝在远古时候已把这些标准记录下来。承认他为主宰可以帮助我们与他所订的标准一致。
可是,他设立了什么标准或行为规范呢?服从这些规定可以怎样保护我们?
[第8页的附栏]
遏止爱滋病蔓延
布朗(June Brown)在《底特律新闻》为文解释可以怎样使这件事成为可能,说:“能够使爱滋病增加速度锐减的明显补救方法是改变国人的性习惯。各人若只选择一位健康的性伴侣和彼此保持忠贞至死,爱滋病自然会逐渐绝迹。这话听来好像圣经教训。但是由于有新的性传播疾病继续出现,每一种疾病的破坏力都比前一种厉害,在性方面保持忠贞这个被大多数人所无视的主张从现代的卫生观点看来就突然变成十分合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