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生物是怎样开始的?
一个男子寻求答案的经过
我在早年已知道了答案。生物是上帝创造的。父母把他们从圣经所得的答案告诉了我。随着年龄渐长,我观察到周遭的生物。我深受吸引,心里充满了对万物的好奇。
夏天的花朵在秋天枯死,但留下了种子在春天再度出现似锦的繁花。树里的浆液潜入地下,但几个月之后又回来使枯枝布满春天的青翠。田里的土拨鼠蜷伏在洞中冬眠,但在暖和晴朗的春日又醒来爬出洞外。在我们后院铁竿空洞里营巢的一对蓝知更鸟到了秋天就向南飞去,但在春天又返回同一竿洞里生育另一批儿女。我曾以敬畏的心情凝望南飞的V字型雁阵,倾听它们的长鸣,臆测它们的鸣声含有什么意思。
我对生物的研究越深,就越看出其中的设计。对设计的观察越多,就越体会到正如父母所说,必然有一位伟大的设计者存在。
不需设计者?
进入中学之后,别人告诉我根本不需有什么设计者:‘万物只是偶然发生的。最初地球大气层里的化学物质被闪电和紫外线所分解,然后原子再度组合,构成了较复杂的分子,最后出现了一个活的细胞。细胞继续增多,就发生了胡乱的改变。若干亿年之后,地上遂布满了无数种类的生物。人是最后的产品。’
他们使进化论听起来这么简单。也许太简单了。我紧守对创造的信念,但却不愿轻信。我希望讲求逻辑,头脑开明而知道事实的真相。我于是开始研究科学,学到许多知识。对于自然界的各种奇观,我的目光比前远大得多。我所获悉的越多,就越感觉惊讶。我看到的设计越多,心里就越不信胡乱的改变和盲目的机遇可以创造出才智卓越的人在实验室里无法复制的东西——人甚至连最微小的细菌也无法复制,花朵、蓝知更鸟、V字型的雁阵就更不用说了。
在我攻读中学和大学的多年间,我尽量研究自己所接触到的各种科学——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和数学。此后我继续阅读进化论者在书籍和杂志中所撰写的文章。这些文章依然无法令我信服。进化学说的立论流于浮浅;从其中所提出的主张看来,它们的确是太浮浅了。
上述是多年之前的事。如今已是1980年代。也许现时已有较多证据和较少武断的声称了吧。也许现在是再作观察的时候了。我于是集中研究一个问题——地上生物是怎样开始的。毕竟,进化论若不能为第一个活细胞的产生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那么对于产生拥有亿兆细胞的生物——包括各自拥有无数亿兆细胞的你和我在内——又怎能自圆其说呢?
在研究方面,我选用了具有真才实学的科学家——全都是进化论者——近期所著的书籍。我采纳耶稣对待伪宗教家的方法:“要凭你的话定你为义,也要凭你的话定你有罪。”(马太福音12:37)我的研究只限于生物进化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1)原始的大气,(2)有机汤,(3)蛋白质,(4)核苷酸,(5)称为DNA的核酸,(6)薄膜。
关于原始大气的臆说
首先需要的是在地球初期有一层大气,大气受到闪电、紫外线或其他能源袭击时,就产生生物所需的简单分子。在1953年,米勒(Stanley Miller)报称作过这样的一项实验。他拣选了大量含氢的气体作为地球初期的“大气”,然后在其中放电,结果产生了两个较简单的氨基酸,但构成蛋白质必须有20个氨基酸才行。1 然而,没有人知道地球初期的大气是怎样的。2 米勒何以要拣选这种大气呢?他承认对此怀有偏爱,因为惟有这种大气才能在其中“产生生物学上的复式综合物”。3
我发觉许多实验往往以欺诈手段来获致预期的结果。不少科学家承认主持实验者可能‘在颇大程度上操纵效果,’并且‘以自己的才智来左右实验’。4 米勒所选的大气被多数在他之后的实验所采用,并非因为它合乎逻辑或近乎现实,而是因为“它有助于进化的实验,”并且是“实验室的实验成功所推荐的。”5
可是,进化论者却赞誉米勒的实验成绩为巨大的突破。许多次的实验随之而兴,用的是多种能源和不同的原料。通过巧妙的操纵和窜改以及毫不理会在天然环境中存在的种种情况,科学家在严格控制的实验室试验中获得了与生物有关的额外有机化学物质。他们把米勒的小丘化作额菲尔士峰。他们声称这项过程使一种含有生物建筑材料的有机汤在海洋中形成。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有机汤是神话
米勒的小丘露出破绽,影响所及,他们的额菲尔士峰也倒塌了。米勒在他的大气中用电花分解简单的化学物质以便形成氨基酸。但电花会甚至更迅速地把氨基酸分解!因此米勒再度窜改他的实验:他在仪器上装设一个门瓣,氨基酸一经形成就将之藏好以避免电花。可是,科学家声称,在地球初期,氨基酸要投入海洋里才可以避免为闪电或紫外线所分解。因此进化论学家企图挽救有机汤。
但是为了若干理由,挽救并不成功。氨基酸在水里并不稳定,而且在古代海洋里可能只存有微不足道的分量。若曾有所谓的有机汤存在,其中有些混合物必然被困于沉积的岩石之中,可是,尽管经过20年的探察,“在最初期的岩石里仍然找不出生物前的有机汤的证据。”可是“生物前有机汤的存在却关系至为重大。”因此,“意识到绝无任何肯定的证据证明它的存在……实在令人震惊。”6
形成蛋白质的机会
假设真有自然界所没有的有机汤存在。汤里有千百万氨基酸,种类达数以百计之多,大约有一半是左旋的,另一半是右旋的。那末这么多的氨基酸会连贯成长串以形成蛋白质吗?在这几百种氨基酸之中可以凭机遇选出构成蛋白质所需的20种氨基酸吗?而这20种又碰巧全都是构成活的有机体所需的左旋型?此外,它们能够依次序排列起来,构成各有独特形式的多种蛋白质吗?7 只有凭奇迹才能做得到。
一个典型的蛋白质分子含有大约一百个氨基酸和数以千计的原子。一个活细胞在生活过程中需要20万个蛋白质分子。其中有2,000个是酶,而酶乃是细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特别蛋白质。这些酶在有机汤里——假设有机汤实际存在的话——碰巧形成的机会有多大呢?机会率是1040000分之一,亦即1之后加上4万个零分之一的机会。若要全部写出来,就要占这本杂志的14页篇幅。或者换句话说,这样的机会等于掷骰子一连掷出5万次六点。这只是产生一个蛋白质分子的2,000个酶分子而已,而一个活细胞含有20万个蛋白质分子。8 因此要获得全数的酶,就要再一连掷出500万次的六点才行!
至此,我感到自己的研究是在缘木求鱼。但我仍然继续下去。假定有机汤可以产生蛋白质,那么核苷酸又如何?美国加州索尔克研究院的奥吉尔(Leslie Orgel)指出,核苷酸是“生物前的合成物的主要难题之一”。9 核苷酸是构成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所必需的,同时被人称为一个极大的困难。可顺带一提的是,若没有核苷酸,蛋白质就无法组成;但没有蛋白质,就无法形成核苷酸。10在化学方面,这种情势与一个古老的谜相若: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我们且把如山的难题撇开,让一位进化论者,纽约大学化学教授兼脱氧核糖核酸研究专家夏皮罗(Robert Shapiro),讨论一下在地球初期的环境中,核苷酸和核糖核酸组成的机会有多大:
“两个氨基酸结合,就有一个水分子放出。各种成分在配合成为一个核苷酸分子时,就必须放出两个水分子,许多核苷酸在组成核糖核酸时就放出更多的水。很不幸地,在充满水的环境中,水的形成在化学上等于把沙倒在撒哈拉沙漠上。这是既没有好处,也浪费精力的事。这样的过程不是自然而然地发生的。事实上,逆转的反应才是自然发生的事。水喜欢攻击大的生物学分子。它使核苷酸彼此分裂,打破糖-磷的结合体及使碱与糖分离。”11
上文列出的六个研究步骤中的最后一项是:薄膜。若没有膜,细胞就不能存在。膜必须能够防水,膜上的排水脂肪负担着这样的任务。12 但要组成薄膜就必需有“蛋白质的合成组织”,而这种“蛋白质合成组织”惟独在薄膜使之聚在一起时才能发挥作用。13我们又再度面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分子生物学敲响丧钟
进化论者的梦想是要发现一个极为简单的原始活细胞。但分子生物学却把他们的美梦转变成噩梦。分子生物学专家丹顿(Michael Denton)为这件事敲起丧钟,说:
“分子生物学已表明,甚至今日世上活着的最简单的有机体——细菌的细胞——也是极端复杂的物体。极微的细菌细胞虽然微小到难以置信的程度,重量少于10-12克,但每个细胞其实是微乎其微的工厂,含有数以千计设计精密的复杂机械分子,由亿万原子构成,比人造的任何机械远较复杂,在非生物世界中更加无与伦比。
“分子生物学同时表明,在地上的所有生物体系中,从细菌至哺乳动物,细胞体系的基本设计在大致上是相同的。在一切有机体当中,DNA、MRNA和蛋白质所担任的角色全无二致。遗传密码的意义在所有细胞中其实彼此相同。大小、结构和蛋白质合成机械作用的成分设计在所有细胞中其实都是一样。因此在生物化学的基本设计方面,没有一个活的体系可以被认为是任何其体系的原始或祖先,在地球上多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不同细胞当中,绝没有丝毫迹象暗示这一切是进化过程的结果。”14
因此,难怪耶鲁大学的物理学家莫鲁维兹(Harold Morowitz)计算单凭胡乱改变而形成最简单的活细菌的机会是1后面加1,000亿个零分之一。“数字是这么庞大,”夏皮罗说,“以致用传统方式写起来要填满几十万本空白的簿子。”他指责坚信生物化学进化的科学家们无视日益增加的证据,“蓄意把进化定为无可质疑的真理而加以神话化。”15
一位专门研究细胞生物学的科学家声称,在数百万年之前,“仅是一个单细胞就能制造武器,捕取食物,消化食料,排泄废物,随处移动,建筑住所,以正常或反常的方式从事性活动。那些生物如今依然随处都是。原生生物——由一个单细胞构成的齐全、完整的有机体,有许多本领,但没有体素、没有器官、没有心脏、没有头脑——拥有我们所具有的一切。”她谈及一个单细胞进行着“生物所有的数十万种同时发生的化学反应。”16
在一个微生物细胞之内发生错综复杂的化学交通,但却绝没有交通挤塞发生,是多么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显然,这种情况需要一位才智卓越的伟大设计者。仅在重量“不及一克的数亿分之一”的一小点DNA里所含的资料就足以“模铸一个像人一般复杂的有机体。”17 甚至一个单细胞内所含的资料,“若是记录下来,就会写满一千本600页的书。”18多么令人懔然生畏!绝对必须有一种超乎我们理解力范围之外的智力才能使生物在地上开始产生。
研究过这一切之后,我的结论是:没有适当的大气,就不能有有机汤。没有有机汤,就不能有氨基酸。没有氨基酸,就不能有蛋白质。没有蛋白质,就不能有核苷酸。没有核苷酸,就不能有DNA。没有DNA,细胞本身就不能繁殖。没有薄膜盖着,就不能有活细胞。没有智力高超的设计和指示,地球上就不能有生物。
科学家们对相信创造的人作了很大的贡献。他们在生物方面所作的种种发现大大增强了我对创造的信心。我现在怀着更深的体会阅读罗马书1:20,21,28的经文:“自从造天地以来,上帝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他们的思念变为虚妄,无知的心就昏暗了。他们既然故意不认识上帝,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我所作的研究使我坚信父母教导我的乃是真理:惟独耶和华上帝是“生命的源头”。(诗篇36:9)——《儆醒!》杂志写作部人员撰写。
参考资料来源
1.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to the Creation of Life on Earth, by Robert Shapiro, 1986, p. 105; Life Itself, by Francis Crick, 1981, p. 77.
2.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p. 96-7.
3. The Origins of Life on the Earth, by Stanley L. Miller and Leslie E. Orgel, 1974, p. 33.
4.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 103.
5. Technology Review, April 1981, R. C. Cowen, p. 8; Science 210, R. A. Kerr, 1980, p. 42. (Both quotes taken from The Mystery of Life’s Origin: Reassessing Current Theories, 1984, p. 76.)
6.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by Michael Denton, 1985, pp. 260-1, 263;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p. 112-13.
7.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pp. 234-8.
8. The Intelligent Universe, by Fred Hoyle, 1983, pp. 12-7.
9.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 188.
10.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p. 238;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p. 134, 138.
11.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p. 173-4.
12. Ibid., p. 65.
13.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pp. 268-9.
14. Ibid., p. 250.
15. Origins: A Skeptic’s Guide, pp. 32, 49, 128.
16. The Center of Life, by L. L. Larison Cudmore, 1977, pp. 5, 13-14.
17. Evolution: A Theory in Crisis, p. 334.
18. National Geographic, September 1976, p. 357.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蛋从鸡而来,但鸡也是从蛋而来
蛋白质没有核糖核酸就不能形成,但核糖核酸没有蛋白质也不能形成
薄膜没有蛋白质合成组织就无法形成,但合成组织没有薄膜也无法形成
[第8页的图片]
千百万的化学反应在每个活细胞内同时发生——绝无交通挤塞的情况!
[第9页的图片]
一个单细胞所含的资料可以写满一千本600页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