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病毒在扎伊尔肆虐
《儆醒!》杂志驻非洲通讯员报道
扎伊尔的基奎特是个房屋错落的小镇,位于热带雨林的边缘。加斯帕尔·门加·基塔恩巴拉是家中惟一的耶和华见证人,42岁,住在城市外围。门加是以卖炭维生的。他在森林的深处制造木炭,包好后就用头顶着送到基奎特去。
1995年1月6日,他病倒了。由森林归家途中,他两次不支倒地。回家后,他说感到有点头痛和发热。
过了几天,他的病情越来越恶劣。1月12日,家人把他送进基奎特综合医院。跟门加同属一个会众的见证人也施以援手,在院内帮助他的家人照顾门加。可惜,他的病情每况愈下。他开始吐血,血液也不受控制地从鼻孔和耳朵流出来。1月15日,他终于不治。
过了不久,所有触摸过门加的家人都开始感到不适。到了3月初,门加的12个近亲都已经相继死去。死者包括门加的妻子和他六个儿女当中的两个。
大约4月中旬,医院有些职员和其他人开始一病不起,病况就像门加和他的家人一样。这种病很快就传到邻近的两个小镇去。毫无疑问,当地的人需要外来的协助。
扎伊尔的首席病毒学家穆延贝教授在5月1日前往基奎特。他后来对《儆醒!》杂志的通讯员说:“我们认为基奎特当时正受到两种流行病影响:一种是由细菌引致的腹泻,另一种就是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出血热。当然,我们需要肯定这个诊断,所以我们从几个病人身上抽取血液,送到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检验。”
疾病控制中心证实,一如穆延贝和扎伊尔的其他医生所料,这种疾病是伊波拉病。
不治之症
伊波拉是种可怕的病毒,可以在短时间内置人于死地。现时并没有防治病毒的疫苗,患上这种病的人也是无法医治的。
伊波拉病是在1976年首次发现的。这种病是以扎伊尔一条河流的名字命名,它曾经侵袭苏丹南部,后来也在扎伊尔北部流行过一会儿。1979年,这种病也曾在苏丹出现过,不过规模并不大。在此之后,除了在少数个别的病例中,病人是死于跟伊波拉病类似的症状外,这种病可算是销声匿迹了多年。
在亚特兰大,研究伊波拉病毒的科学家知道这种病毒是致命的,所以进行研究的地方是一所设有严格防护设施的实验室,实验室的通风系统能够防止任何可以借空气传播的细菌扩散。科学家进入实验室前,要穿上像“宇航服”一样的保护衣物。他们离开实验室时,要用杀菌剂洗刷保护衣物。前往基奎特的几组医生也带备了保护衣物,例如用完即弃的手套和头罩、护目镜和特别设计、可以防止病毒穿透的全身工作服。
基奎特大部分的居民就完全不同了,他们不但缺乏知识,也没有设备去保护自己。有些人虽然知道病毒的厉害,但是依然冒险照顾病重的亲人,甚至因而丧生。有时亲友没有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就背负或用肩头抬起病人和死者。结果,无数人因此丧生;病毒令人家破人亡。
控制病毒扩散
国际社会捐出金钱和医疗器材,回应基奎特的求助。一队队的调查人员从欧洲、南非和美国乘飞机到达。他们为了两个目的而来:一,协助控制病毒的扩散;二,找出该流行病每次传播期间,病毒藏身的地方。
卫生当局的人员为了帮助防止伊波拉病蔓延,于是访查每条街道的居民,看看有没有人患上类似伊波拉病的症状。染上这种病的人会送到医院,跟其他病人隔离以便让医护人员安全地治理他们。死者就用塑胶做的裹尸布包好,随即埋葬。
当局展开了大规模的运动,向医护人员和普罗大众提供关于这种病的正确资料。其中一部分资料特别强调的,是警告人不要采用传统的埋葬习俗。按照传统,死者家人会在仪式上触摸死者,为死者洗身。
追寻病源
科学家很想知道病毒的来源。我们知道的是:病毒是不能独立生存的,它不能吃喝,也不能自行繁殖。病毒要生存和繁殖,就要侵入和占用某个活细胞的复杂机能。
动物一旦受病毒感染,就会时常形成一种共生的关系——动物不会把病毒杀死,病毒也不会把动物杀死。可是,要是有人跟受病毒感染的动物接触,而且病毒也以某个方法传到那人身上,那时病毒就可以致命。
由于伊波拉病毒只要很短时间就可以把人和猴子杀死,所以科学家估计,病毒必定首先潜伏在另一种生物身上。如果卫生当局的官员能够找出是哪一种生物带有病毒,也许就可以采取有效的控制和防护措施,防止病毒再度扩散。可是,还有一个问题有待解答,究竟在这个流行病每次发病期间,病毒寄居在哪里呢?
要得到答案,研究人员就一定要仔细追查病毒的来源。他们曾经根据病毒上次流行时的资料去追查带病原的动物(储存宿主),结果劳而无功。不过,基奎特发生的流行病正好提供他们一个新机会。
科学家假设加斯帕尔·门加就是第一个染上基奎特的流行病的人。但是,他是怎样受到感染的呢?如果他是受某种动物感染的,那么感染他的是哪一种动物呢?顺理成章,从他工作的森林就多半可以找到答案。搜集动物样本的队伍在门加造炭的地方装设了350个陷阱。他们总共捕捉了2200只小动物和1万5000只昆虫,包括老鼠、鼩鼱、蟾蜍、蜥蜴、蛇、蚊、毛蠓、蜱、臭虫、虱、恙螨、跳蚤。穿上保护衣物的科学家用麻醉气体把捕获的动物杀死。他们接着把动物的组织送到美国,这些样本会在那里受检验,看看是不是带有病毒。
由于病毒几乎可以藏身在任何地方,所以能否找到病源,也是未知之数。疾病控制中心的C.J.彼得斯医生是中心的特殊病原体分科主管,他说:“我觉得,现在找到伊波拉病毒的储存宿主的机会,恐怕只有五成。”
疾病销声匿迹
到了8月25日,政府宣布该流行病已经过去了。因为在之前的42天,再没有任何新症发现;42天是病毒最长潜伏期的两倍。为什么病毒没有继续扩散呢?原因之一是国际间的医药援助遏止了这种流行病蔓延。另一个原因就是病毒本身太厉害。因为病毒从病发到令人死亡只需很短的时间,而且只会透过身体接触传染,所以没有扩散给大量的人。
官方的纪录表示总共有315人染上这种病,其中244人死亡——死亡率高达百分之77。伊波拉病暂时是沉寂下来了。在耶和华的新世界里,它将会永远消逝。(参看以赛亚书33:24。)现时,人心里的问题是:“伊波拉病会再度出现,置人于死地吗?”可能会。可是没有人知道会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
[第25页的附栏]
流行病透视
虽然伊波拉病可以致命,可是一些司空见惯的疾病,却对非洲人构成最大的威胁。正当伊波拉病爆发的时候,其他疾病无声无息地夺去了许多人的性命。据报在基奎特以东数百公里外的地方,最近有250人染上小儿麻痹症。在西北面,马里受一种致命的霍乱蹂躏。在南面的安哥拉,有3万人受昏睡病打击。在西非的大部分地区,数以千计的人死于流行性脑膜炎。《纽约时报》评论说:“非洲人每天都要跟致命却又本可以预防的疾病周旋。但是,教人费解的是,世人总是对他们的遭遇无动于衷,从来没有感到一点良心不安。”
[第24页的图片]
科学家追查杀人病毒的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