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一句话便应该够了
“对智慧的人说一句话便已足够了。”有句谚语这样说。智慧的人是个以开明的头脑,不持偏见地聆听忠告或纠正的人。他权衡所听到的劝告,并调整自己的思想。他根据原则与事实(或真理)而行事。在智慧的人身上施行像压力或威迫之类的策略是徒劳无功的。
圣经以略为不同的字眼表达这个思想。它说:“一句责备话,深入聪明人的心,强如责打愚昧人一百下。”——箴言17:10。
一个有悟性的人若犯了错误,并被人向他指出这事,他便会立即看出自己的错误可能或确实造成的损害,特别以其能够在他与上帝的关系上所造成的损伤为然。他不会大表愤概或恼怒,或拒绝责备的人以图使自己在事情上看来是对的。富于悟性的人受到一句责备的话便立刻在良心上受到影响。此后便无需再加以责备了,由于这人的良心会推使他作努力将事情纠正,若是可能的话。他也会向受损害的人及上帝寻求宽恕。
被膏立为古代以色列国君王的大卫多次表明自己是个富于悟性的人。当他被痛恨他的敌人,正在掌权的扫罗王,所追杀时,大卫曾两度有能力置王于死地。但大卫却没有下手,反之他将事情交在上帝手中。(撒母耳记上24:2-7;26:5-11)在另一次大卫也表现悟性。拿八,一个异常苛刻的恶人,大大地得罪了大卫。当大卫前往向拿八报仇之际,拿八的妻子亚比该在路上迎接他。她向大卫指出,他若自行处理此事而杀害拿八全家男子便有使流血罪归于自己身上的重大危险了。‘请等候耶和华公平处决’,她恳求说。大卫接纳了这项建议,并由于上帝和亚比该使他免因自己的错误思想造成大祸而向之致谢。(撒母耳记上25:20-35)在以仁慈对待他朋友约拿单之子米非波设一事上大卫又再表现悟性,即使米非波设是他敌人扫罗的孙儿。——撒母耳记下9:1-7。
后来,有一次大卫必须受到责备。他在与拔示巴通奸一事上大大地得罪了上帝和他自己的同胞。上帝差遣先知拿单前往见他,他借一个比喻使大卫明白自己的罪过,于是大卫立即回答说:“我得罪耶和华了。”(撒母耳记下12:13)诗篇第五十一和三十二篇透露大卫如何深受拿单的责备所影响。大卫并不需要责打,仅一句责备的话便足以使他恢复及承认他的过犯。
愚妄的人
在另一方面,愚妄的人(不仅是个无知的人)则是个对于自己与同胞及上帝的关系并无悟性的人。他可能甚至对上帝的道具有若干知识,但却缺乏体会或平衡的推理。劝告的话,甚至责备,对他并无作用。诉诸良心并不会推使他承认及改正自己的过错。甚至将他责打一百下也不会改变他。他并不关心上帝或别人,而祇是想及自己。他的心变得更刚硬,他的良心也由于抗拒责备与责打而变成麻木。“智慧人惧怕,就远离恶事。愚妄人却狂傲自恃。”箴言睿智的执笔者如此说。——箴言14:16。
埃及的法老王便是这等愚妄人之一。他所遭受的灾殃仅足以使他显露内心的顽固和执迷不悟,直至最后导致他自己的毁灭。——出埃及记11:9,10;14:5-9;诗篇136:15。
一项对照
使徒彼得和出卖朋友的犹大形成有悟性的人和愚妄或愚蠢的人之间的一个鲜明对照。彼得曾受耶稣警告他会三次不认他的主。(路加福音22:31-34)后来,当耶稣在大祭司前受审时,彼得的确不认主,但之后不久,当他看见耶稣转身向他投以意味深长的一瞥时,彼得立即出到外边痛哭。(路加福音22:54-62)彼得虽然深深受创,却从借着一“瞥”而传达给他的意思得益。他对这事的衷心反应协助彼得在后来成为他的弟兄所能倚重的人。
可是犹大虽然曾与耶稣及众使徒一起约有两年之久,并获得耶稣的教训、纠正及目睹过他的神奇作为,却不为所动。他的心并没有受到耶稣所施行的一切医治和耶稣对他施行的仁慈训练与管教所感动。刚相反,他逐渐使自己的心刚硬起来,因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盗取耶稣和使徒们存起来作为生活费及周济穷人之用的金钱。(约翰福音12:6;13:29)犹大多么缺乏体会!耶稣在死前的最后一夜对犹大说:“你所作的快作罢,”但犹大没有作出像彼得被耶稣仅投以一瞥时的那种反应。(约翰福音13:27)反之他一仍旧贯,一心要执行他的恶计。甚至当他的罪使他感到懊悔时,他并没有向上帝祷告,也没有到众使徒那里,反之他回到他将耶稣卖到手中的罪犯那里去。他畏缩地试图退回所得到的三十块银钱,仿佛这样行可以稍为减轻他所负的严重罪过一般。受到他的同党所断然拒绝之后,他遂出去外面自缢身亡。
这些事例一致强调,我们应当力求富于悟性,具有开明的头脑,聆听来自试图帮助我们的人的请求,责备,甚至一句责骂的“话”。不受责备所影响和感动不仅有损我们与上帝和朋友之间的关系,这甚至可以导致最恶劣的情况:良心麻木甚至对于管教性的“责打”也无动于中。人若不采取有力的行动来纠正这种情形,就会将自己完全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