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秘解开了!
大多数人假设人死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躯体死后还会有点东西继续活下去。这件东西通常被人描述为魂(soul)。
对于“我们怎么知道魂会离开坟墓里的尸体”这个问题,《正路》杂志回答说:“死亡不过是魂离躯壳而已。魂一旦脱离身体,就被转送到巴尔萨克(Barzakh,死后时期)去。……在坟墓里的只是躯体而不是魂。”这是回教的主张,但与基督教国的道理差不了多少。
例如,英国罗马天主教学校所采用的《要理问答》含有两个问题:
问:“你的魂怎样与上主相似?”
答:“我的魂与上主相似,因为它是个灵,而且是不死的。”
问:“你说你的魂不死是什么意思?”
答:“我说我的魂不死,意思是我的魂永远不会死。”
虽然学校教导儿童去相信这样的主张,书中却没有提出任何证据去证实这种见解。
不过,有一个知识来源却清楚告诉我们魂究竟是什么。这个资料来源便是圣经——人类所知的最古老的书。你也许会对圣经的主张感觉惊异。
魂——圣经的定义
创世记——圣经的第一本书——把人和地球上其他生物的受造经过告诉我们。它以希伯来文写成,在开头两章,从希伯来文尼发希(neʹphesh)翻译过来的“魂”(英文soul)字出现过四次;可是,其中只有一次是指人而言。a其他几次所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看看。
“上帝就造出大鱼和水中所滋生各样有生命的动物(“活的魂[尼发希]”,《新世》),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飞鸟,各从其类。”——创世记1:21。
“至于地上的走兽和空中的飞鸟并各样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魂[尼发希]”,《新世》),我将青草赐给他们作食物。”——创世记1:30。
“耶和华上帝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那人怎样叫各样的活物(“活的魂[尼发希]”,《新世》),那就是它的名字。”——创世记2:19。
把这三节经文稍作比较,你可以看出圣经将“尼发希”一词用来指所有形式的动物。
现在请将这项结论和第一个人——亚当——的创造记载比较一下:
“耶和华上帝着手以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人便成为一个活的魂[尼发希]。”——创世记2:7,《新世》。
美国犹太出版社在翻译希伯来文圣经首五卷(摩西五经)时评论这点说:“圣经并没有说我们有个魂,‘魂’[尼发希]就是人本身,包括人对食物的需要,血管里的血,他的生命。”(楷书本刊自排。)按理说来,其他所有被描述为“魂”的生物也是一样。它们并非拥有魂。它们就是魂。
柏拉图与魂
那么,人死时魂离开躯壳之说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在较早时候提及过的《犹太百科全书》说:“犹太人由于与波斯人和希腊人的思想发生接触,魂能够脱离肉体而独立生存之说才得以在犹太教中生根。”
甚至在人类历史的更早时期,埃及人已相信人有个不死的魂可以回去探视自己的尸体。为了这缘故,埃及人不惮烦地为尸体涂敷香料,制成木乃伊以保全尸体不腐。
饶有趣味地,新版的德国路德会《成人福音要理问答》公开承认人类灵魂不死之说并非出自圣经而是出自“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他]坚称躯体与魂是不同的。”该书继续说:“现代福音派的神学家向希腊人思想与圣经观念的这种混合提出挑战。……他们拒绝承认人的身体与魂是可以分开的。”
那么,人的魂在人死时有什么遭遇呢?在这件事上,上帝所感示的话语圣经乃是最高的权威。它清楚地说:“活着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无所知。”(传道书9:5)耶稣论到“复活”说:“凡在[纪念]墓里的,都要听见他[耶稣]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
那么,死者在哪里?在坟墓或“纪念墓”里,意即在上帝的记忆中等候复活。b复活?复活是什么意思?这个希望有多真实?这系列文章的最后一篇论及最近在英国发生的一宗惨剧,由此表明这个希望可以真实到什么程度。
[脚注]
b 路德会的《要理问答》表示同意圣经的见解,说:“以整体而言,人既然是罪人,死时身体与魂便都完全死去。……死亡和复活之间有个鸿沟存在;人充其量只是继续活在上帝的记忆中。”
[第23页的附栏]
你知道吗?
我们在圣经里从没有见过“不死的魂”一词。这两个字从未连接地出现过。“不死”和“不死性”在圣经中只出现过六次,全都载于使徒保罗的书信里。不死性应用在人类身上时,所指的是14万4000个分子所获的奖赏;他们乃是从地上得蒙救赎,与基督耶稣一同在天上作王统治的人。——哥林多前书15:50-54;启示录5:9,10;14:1-4;20:6。
[第24页的附栏]
听从哪一个权威?
《牛津简明词典》为“魂”一词所下的定义是:“人的属灵或非物质的部分,据称在人死后能继续生存。”这个定义清楚表明,“魂”在人死后继续生存的观念仍然仅是一项宗教主张。没有任何权威能加以证实。在另一方面,最高的权威——圣经——则说:“犯罪的魂——它本身必定死。”——以西结书18:4,《新世》。
[第24页的图片]
埃及一个文士的“魂”被绘成人头鹰身,据称它正“回去探视自己在坟墓中的躯壳”
[鸣谢]
Courtesy of the British Museum,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