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山峻嶺的居民
高插雲霄的崇山峻嶺在我們人類看來可能巍峨雄偉,冷寂高聳,或甚至令人生畏。可是在許多種鳥獸看來,這正是建立家庭的好所在。有些動物永不會想到遷往較低的地方去。你若在動物園見到他們,即使他們能在這種屈辱的情況下活得很久,你也無法想像他們在山頂和山隙間的生活方式實際是怎樣的。
有些動物中有些我們極少聽到,另外一些的名字則家喻戶曉。例如,你曾聽見過非洲大羚羊?(nyala)嗎?他們那螺旋形的角量起來有四十四吋長。1908年牠在南亞比西尼亞9,000呎的高山上首次被人發現。在另一方面,誰未聽聞過南美栗鼠(chinchilla)呢?這種山嶺動物生活在17,000呎的高山上。
在那麼高的地方也有雀鳥飛翔,而且在高不可攀的地方營巢。這些雀鳥的種類繁多。包括鳶、鷹、黑雁、長喙棕翼的椋鳥等。
我們可以就近看看這些高山峻嶺的居民而不至危及生命和四肢嗎?可以,因為有人曾攀上使人目眩的高處,並為了我們的益處將第一手的觀察紀錄下來。
深山大猩猩
讓我們首先談談深山大猩猩,這種巨大的猿猴在1847年於西非高地的森林中首次被人發現。據說他們生性好鬥,力大無窮,而且居住地方的僻遠引起了人們的想像,其神祕感亦喚起了一般人和科學家的興趣。
在1959年成立的非洲蠻荒探險隊澄清了這種神祕感。他們走遍森林,攀上雲封的山嶺,終於在1961年一月抵達深山大猩猩的巢穴,據說其中約有5,000至15,000隻之多。他們用了466小時就近觀察,探取和記錄了極多資料。
探險隊隊員一共有314次機會在個別遇見他們時加以研究。請想像一下看到這種龐然巨物行進到十五呎之內——毫無障礙阻攔牠進一步行進!這正是一位探險員的經驗。
這種大動物起身得很早,大約清晨六時,然後大約在黃昏六時休息。早餐要花上兩小時,他們移動那龐大的身軀四處尋找食物。大約從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他們在四周閑蕩。然後又尋找食物——他們的食物比動物園所能供給的種類多得多。在研究者在該地區內採集到一共100種可供猩猩食用的樹——他們的食物絕不單調!
觀察者留意到這種動物一共有二十二種不同的語音或口音,其中有八種用得最多。柔和的低吟是猿猴感覺滿足的表示。一連串的突然叫聲表示群集。他們的大聲尖叫可能聽來像有謀殺發生一般,其實很可能只是虛張聲勢的爭吵而已。尖聲高嘯意味到幼猿恐懼被留在後面,這時母親無疑會立刻響應。
可是關於猩猩著名的捶胸動作又如何呢?看這種動作發生需要有耐心等候才行,因為它很少發生。可是一旦發生,你便會嘆為奇觀了!猩猩會首先仰天長嘯,嘯聲有板有眼,而且很快,隨著用後腿作人立,像一座毛山般,然後將樹枝拋入空中,用腿亂踢;達到高潮時猩猩將掌曲成杯形捶打龐大的胸部幾次。然後牠橫著奔跑,拍打和撕碎兩旁的樹木,最後大力用足頓地。曾有人錄下他們捶胸的聲音;而他們嘯聲的雄壯在動物界可能是無出其右的!
就近看看這種重達六百磅的巨獸,你會發覺牠在視覺、聽覺和嗅覺方面都與人相近。牠通常用四肢行走,直立行走最遠只能達六十呎。頗有趣地,在全部觀察時間中,研究者一次也未看到大猩猩使用任何工具。
猩猩群中的幼小者會玩許多種遊戲——作山林之王、跟從領袖、奔走、攀援、滑梯和搖擺遊戲。他們頗能和平相處而甚少爭吵。日光浴是他們的消遣方式之一;他們仰臥著,將毛茸茸的胸部暴露在和暖的陽光下。在下雨時他們會躲在樹下或空地上彎起背來坐下靜候風雨過去。
深山駱駝
現在,藉著攀山越嶺的自然學家的紀錄,讓我們看看深山駱駝吧。他們的居處是在高峻的南美安迪斯山上及在多石的沙漠中。南美駝馬是野獸,他們的毛很有價值;駱馬則成了家畜而可說是真正的沙漠之舟。他們的外形與普通所謂「駱駝」很有分別,但兩者都是真正的駱駝。
駱馬主要是一種負重的獸,但卻是一個不尋常的負重者,因為牠甚至可以在高山的稀薄空氣中,而且常在零度下的溫度和陰風怒號中負重。可是,除了牠喜歡背負的重量以外,一點也不能再加上。駱馬在寸草不生的貧脊山上,在僅有沙和石的地方也能長得肥碩和毛色潤澤。
可是他們怎能生存呢?這就要靠登山越嶺的能力了!他們在陡峭得難以置信的山地上找出一些在他們看來十分美味的食物,如馴鹿苔、苔蘚和仙人掌等。
駱馬有些特別裝備是他們所必須的,因為在動物世界裡有大獵者對他們虎視眈眈——山獅和美洲虎。牠那柔軟有墊而像爪般的足趾使牠可以緊抓著陡峭不堪的地面,好像腳上有吸杯吸著一般。至於腳的本身,後腳踝的關節十分鬆弛,以致看來柔弱無骨而可以適應各種角度和縫隙。
一項常見而又令人驚異的景象是一群駱馬在看來光禿禿的石上覓食,山崖是如此陡峭甚至印第安土人也不能找著立足之地!另一項令人驚嘆的景象則是一隻孤獨的駱馬在寸草不生的懸涯上奔馳或橫過滑得像玻璃般的冰河浮冰,下臨千呎的急流。倘若行差一步,牠便會跌下無底深淵般的峽谷裡了。
在另一方面,駝馬不成群的。它的特點是野性不羈,行動快如閃電而善於跳躍。在海拔三哩之高他們可以發足狂奔,快到只能看見揚起塵埃,然後突然停下來。牠可以跳高十五呎,在半空中轉身,落地的剎那已經完全改變了奔走的方向。
有時人們可以看見五十或更多只駝馬聚成一群,團團轉著奔跑,作跳背遊戲或翻筋斗,好像炫耀他們的自由似的。若有些少危險象徵,他們便立即絕塵而去。可是他們顯然沒有看出在那高翹的山嶺上所潛伏的危險。雖然一般人以為他們永不會行差一步,其實他們卻時常跌傷或跌死。
頗有趣地,駝馬看來十分固執。駝馬往往一而再地返回巢穴,即使每晚都有幾隻被殺。因此獵人一旦找著他們巢穴,牠只需等候便行了。牠可以肯定獵物必定會回來。駝馬不肯躍過,撞倒或越過任何障礙物,不論障礙物多麼脆弱。印地安人有時只用幼繩編成兩個籬笆便可以將他們困在狹長的一端中,待他們一走出來便將其殺死。他們并不會企圖衝破那幼繩編成的障礙物!
駝馬皮毛的珍貴使他們成為獵人的特別目標。駝馬毛是如此精緻輕便以致一件六方呎的外套可以摺壓成九吋闊十四吋長,厚不過四吋——成件的重量不超過四磅。因此祕魯和玻利維亞政府終於不得不立法嚴禁人濫殺此種愛好自由的動物。
其他無畏的爬山壯士
現在景象又一變而轉到美國西北部的諸山上,那裡住著黃眼的深山山羊——實際上是羚羊。牠的白須在風中飄動,使人不禁想起一位老教授來。可是,這種立足穩固的動物卻非老教授可比。牠穿著厚達三四吋的羊毛內衣,在樹木界線之上過著艱苦的生活。牠的外衣長而蓬鬆,也是純羊毛所構成。自然學家納罕牠即使具有這樣的裝備,怎能在洛磯山北部的北極氣溫下生存。有時他們換下這麼多的毛,以致印地安人可以在幾方碼的地區內耙出幾蒲式的羊毛來。
山羊的步履穩健真是奇觀。除非牠能確定前面是什麼,否則便不會踏上一步。可是,牠若遇上一條盡頭是死路的崎嶇小徑,牠絕不會驚惶。牠可能向後退至安全地帶才轉彎,或者用後腳直立,下臨幾千呎的懸涯,緊靠著峭壁向裡繞一個圈子,四腳墜下時好像你踏上行人路一般容易。可是牠的冒險並不至此為止。牠也許會決定向下面的深坑挑戰,立起身來,抓著一塊小石壁而將身子拉上更高的地方。
像駱馬一樣,這種深山山羊在腳上也有其特別設備。他們每隻足趾的腳掌處都凹下有如吸杯。兩趾間的裂縫開向前方,因此當他們在光滑的石路上向下行時,全身的重量可以使腳趾外伸而緊抓地面。這種動物對於人很大的好奇心,而有時人也為了好奇而踏進他們山上的領域中。
巨角野羊也生於高聳山嶺上。牠其實是綿羊,不過沒有傳統的羊毛。牠的步履異常輕捷。有人曾見過德州西部底亞波魯山上的一頭老羊從一個五十呎高、差不多垂直的懸崖走下,另一頭則跳至十七呎高。巨角野羊多數成群出動。母羊嚴密看管著小羊遊戲;他們會玩捉迷藏跟隨領袖、從石上躍下,跳石,在尖峰上奔走和互撞遊戲等。
北方山嶺的另一個居民是深山海狸。這個名字其實是錯誤的,因為牠并不是真正的海狸。牠既沒有尾巴,也不像真正的海狸般以勤奮聞名。事實上,牠的隧道的屋頂往往由於太薄而塌下。倘若塌下的泥土煩擾牠,牠只是將其拾起推出去便算了。牠在冬天的生活也和平時一樣,因為牠并不是冬眠的動物。
最後,讓我們看看蹄兔,牠的家鄉在非洲肯雅山上。牠沒有尾巴,大小像兔子。這種奇怪的動物據說是象和犀牛的同族。牠的糞非常奇特,因為其中含有可置名貴香水的材料。蹄兔不像牠的山居鄰人那麼活躍。牠在溫度稍高過冰點的地方掘洞而居。牠有兩吋厚的棕毛外衣。牠的堂兄弟住在低地的大草原;那裡的氣候較暖,因此外衣僅有半吋厚。
因此,地球各處的山嶺,不論多麼高,均有令人感興趣的動物以此為家。對這些動物說來,山嶺的高不可攀意味到遠離人類的掠奪而較為安全。他們大小不一而包括很多種類:力大無窮的大猩猩、可笑而愛好自由的駝馬、莊嚴的深山山羊、刻苦耐勞的駱馬和四處疾走的深山海狸。倘若你在動物園裡看到他們,請在腦中想像一下他們的美麗家鄉——清潔而空氣新鮮的山頂和山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