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
(Rome)
本是意大利拉丁姆區的一個小城,後來成了聖經時代最强大的世界帝國的權力中心,今天是意大利的首都。羅馬位於意大利半島(長約1130公里,即700英里)中部西面的台伯河畔,離海約25公里(16英里)。
關於羅馬由誰所建以及建於何時,傳説很多,而且充滿神話色彩。相傳羅馬是由羅馬第一個國王羅慕路斯在公元前753年建的,但根據一些古墓和其他跡象顯示,羅馬在此以前很久已有人居住。
據稱,羅馬人的村莊最初分布於台伯河東的七座山丘上,最早的住區在帕拉蒂諾山。帕拉蒂諾山周圍的六座山丘(從正北按順時針方向)包括奎里納萊山、維米納萊山、埃斯奎利諾山、卡埃利安山、阿文蒂諾山、卡皮托利諾山。山與山之間的谷地本是沼澤,經排水後成為有用的土地,房子、廣場和競技場也就紛紛建起來了。據老普林尼在公元73年時所説,當日羅馬的城牆約為21公里(13英里)長。後來,台伯河西的山區全被納入羅馬城的範圍,其中包括目前梵蒂岡所在的40多公頃(100英畝)土地。據保守估計,尼祿日子那場大火發生以前,羅馬城的人口有一百多萬。
羅馬的政治格局 許多世紀以來,羅馬試驗過各種各樣的政治體制,有些是承襲别國的,有些是自己開創的。H.G.威爾斯在《袖珍世界歷史》中説:「公元前2世紀至前1世紀開始稱霸西方世界的羅馬,許多方面都跟昔日在文明世界崛起的其他帝國不同。」(1943,149頁)羅馬的政治格局一直在變,形形色色的政體相繼出現和消亡,包括族長聯盟、王政時代、貴族專權、獨裁統治、共和體制等。在各式共和體制中,元老院、執政官和三頭同盟的權力分配都有所不同,階級與黨派之間的權力鬥爭不絶。在古羅馬帝國後期,統治大權全集於羅馬皇帝一身。跟世上的其他政府一樣,羅馬的政治史基本上離不開仇恨、妒忌、鬥爭與謀殺,可謂内有惡鬥,外有戰亂,陰謀詭計層出不窮。
羅馬登上世界霸主寶座的過程是循序漸進的。最初,羅馬征服了意大利半島,然後一路擴張勢力,終於控制了地中海一帶,以至很遠的地方。就這樣,羅馬由一個城市的名字搖身一變,成了一個世界帝國的名稱。
羅馬皇帝(凱撒)統治期間,羅馬國勢最鼎盛,如日中天。第一個凱撒是尤利烏斯·凱撒,他在公元前46年被委任為獨裁官,任期十年,不料在公元前44年遇刺身亡。接下來是三頭共同執政的時期;經過連番惡鬥,屋大維最後成為羅馬帝國的惟一統治者(公元前31-公元14)。公元前27年,屋大維成功稱帝,封號「奧古斯都」,意即至尊者。奧古斯都在位期間,耶穌降世,當時是公元前2年。(路2:1-7)耶穌在地上傳道時,提比略(公元14-37)繼奧古斯都登上皇帝的寶座。(路3:1,2,21-23)接下來的皇帝有蓋約(卡利古拉)(公元37-41)和克勞狄(公元41-54),克勞狄曾下令要猶太人離開羅馬。(徒18:1,2)下一任凱撒是尼祿(公元54-68),保羅曾向他提出上訴。(徒25:11,12,21;見下册534頁圖片)
尼祿以後的羅馬皇帝(公元1世紀)順序列舉如下:加爾巴(公元68-69);奧托和維特利烏斯(公元69);韋斯巴薌(公元69-79),耶路撒冷在他任内被摧毁;提圖斯(公元79-81),他曾率領大軍攻陷耶路撒冷;圖密善(公元81-96),據説約翰在他任内被放逐拔摩島;内爾瓦(公元96-98);圖拉真(公元98-117)。圖拉真在位期間,羅馬帝國的版圖向四面八方擴展,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疆土從萊茵河直到北海、多瑙河、幼發拉底河、尼羅河、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達大西洋。(見下册533頁地圖)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期間(公元306-337),羅馬帝國逐漸步入衰退。君士坦丁奪得政權以後,把首都遷到拜占廷(君士坦丁堡)。公元476年,羅馬淪陷,日耳曼武士奧多亞塞成為意大利第一個「蠻族」國王。
羅馬城生活面面觀 奧古斯都為便於管理,把羅馬城分為十四個區,每年用抽籤方法選出行政官,各自管理一個區。城内設有七個消防隊,每隊照顧兩個區。大約一萬個稱為禁衛軍的特别部隊,駐守在羅馬城的東北邊境外,專責保衛皇帝。另外還有三個「步兵大隊」充當警察,維持羅馬城内的治安。
有財有勢的上層社會一般住在山上的大宅府第,他們的家僕奴隸可數以百計。平民百姓則擠在山下狹小的樓房裏。這些幾層高的建築物數量很多,按照奧古斯都的規定,高度不能超過地面21米(70英尺)。這些建築群之間的小巷彎彎曲曲,又髒又窄,人車熙攘,腐敗行為猖獗,跟一般大城市沒甚麽分别。
公元64年,歷史上有名的大火就在這些貧民區發生,造成了極大的人命傷亡。塔西佗描述當時的可怖情景,説:「老老少少慌忙逃命,女人尖叫聲不絶於耳。」(《編年史》,第15卷38章)羅馬城十四個區中,只有四個沒有被大火殃及。
羅馬城幾乎沒有中産階級,財富全落在少數人的手裏。在保羅首次踏足羅馬的日子,城内也許半數人口是奴隸,他們有的是戰俘,有的是罪犯,有的是被父母賣到羅馬的,這些奴隸全無權利可言。另一半人口雖不是奴隸,卻十分窮困,大都靠政府賙濟過活。
羅馬政府的策略是提供食物和娛樂,好安撫平民百姓,以免發生騷動。這就是一句帶諷刺的話「麪包與娛樂」的出處;意思是説,只要讓貧苦大衆吃喝玩樂,他們就甚麽都不管了。從公元前58年起,穀物和水大多由政府免費供應,這些水是當局用高架引水渠從遠方引入城裏的。另外,酒的價格也很低廉。誰愛看書,可以到圖書館。誰要娛樂消遣,可以到公共浴場、運動場、劇場和競技場去。在劇場裏,民衆可以觀賞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戲劇、舞蹈和啞劇。在氣勢雄偉的圓形劇場和競技場裏,刺激的娛樂活動源源不絶,包括場面壯觀的戰車賽,以及人與獸作殊死搏鬥的比賽。著名的古羅馬大競技場規模宏大,周圍的看台可容納十五多萬人,入場觀賽都是免費的。
這些巨額開銷不用羅馬人支付。從馬其頓於公元前168年被羅馬征服起,羅馬公民就不用納税了。政府的財源主要靠向行省抽重税,包括直接税和間接税。(太22:17-21)
外國的影響 就種族、語言、文化和觀念而言,羅馬都堪稱為大熔爐。羅馬的成文法典就是在古羅馬的政治熔爐打造出來的,這套法典界定了政府、法庭和地方官的權力與權限,設定了比如公民權等保障人權的機制和法律。(徒25:16)羅馬也把公民權授予住在同盟城市和帝國轄區内的人,讓他們享有公民權所賦予的種種權益。(徒16:37-39;22:25,26)有些人生來就有羅馬公民權,不然的話也可以用錢去買。(徒22:28)憑着這一切,羅馬一步一步地把征服的地區羅馬化,大大鞏固了身為帝國主人的地位。
聳立於古羅馬遺址的偉大建築,清楚顯示了其他國家的影響。今天,在這座恍如博物館的城市裏,遊客不難看到羅馬從希臘和其他國家吸取了多少靈感。所謂的羅馬拱橋其實不是羅馬人發明的,只是羅馬人將已有的工程技術發揚光大而已。羅馬在建築學上能有如此輝煌的成就,至很大程度得歸功於古羅馬人所用的一種原始混凝土,既可作為黏合磚塊的水泥,也是加工石材的主要成分。
在共和體制的最後一百年間,羅馬大興土木,而後來的羅馬皇帝也大力推動各種建築工程。奧古斯都常常吹噓説,他一手把羅馬這座磚城變成了一座大理石城。當然,羅馬大部分建築物還是用磚石水泥建的,只是在表面鋪上大理石而已。公元64年那場大火過後,羅馬城曾第二次重建。羅馬建築的代表作很多,包括古羅馬廣場、神廟、宮殿、圓形劇場、浴場、高架引水渠、排污系統和各樣古跡。現在保持得比較完整的計有大鬥獸場,還有提圖斯凱旋門,門上的浮雕刻畫了耶路撒冷遭摧毁的情景。(見下册536頁圖片)另外,羅馬人也在帝國境内修築了很多道路和橋梁,因而聞名於世。
隨着外地人大量湧入,羅馬人都抱怨説,羅馬再不是羅馬人的城了。這些移民被羅馬城的魅力深深吸引,從四面八方而來,一併帶來了種種手藝、習俗,傳統和宗教。那個時候,儘管官方語言是拉丁語,但國際語言卻是希臘語(又稱古希臘共同語);難怪使徒保羅給羅馬會衆的信也是用希臘語寫的。至於文學和教育模式,希臘的影響也很明顯。在羅馬,男孩(有時也有一些女孩)接受的是雅典式的正規教育,要學希臘文學和修辭學等。付得起錢的人更會送兒子到雅典去,在那裏的哲學學校讀書。
宗教 另外,羅馬也採納了各種各樣的異教信仰和習俗。歷史家約翰·洛德説:「古羅馬是迷信習俗的交匯處;在羅馬帝國管轄的地區裏,甚麽樣的祭司和教徒都有。其中包括『崇拜女神伊希斯的膚色黝黑的女信徒,她們打着鈴鼓,擺出挑逗放蕩的姿勢;崇拜波斯神密特拉的信徒;被閹割的亞細亞人;女神西布莉的祭司,他們跳着狂野的舞步,發出刺耳的喊叫聲;崇拜偉大女神狄安娜的信徒;蠻族俘虜舉行條頓人祭司的宗教儀式;叙利亞人、猶太人和迦勒底人的占星術士;以及色薩利人的巫師。』」(《歷史的燈塔》,1912,第3卷,366-367頁)
羅馬人受到這些異教以及荒淫縱慾的習俗所腐化,社會上正義與德行完全被棄若敝屣,平民如是,貴族也如是。塔西佗提到的一個例子是皇帝克勞狄的妻子梅薩利納,她出身上流社會,後來毒殺親夫。(《編年史》第11卷1-34章)
在羅馬不同形式的崇拜中,對皇帝的崇拜最為觸目。事實上,羅馬皇帝都被奉為天神。對皇帝的崇拜在羅馬各行省特别盛行,人民為皇帝建神廟,在廟裏供奉他們,就像供奉神祇一樣。(見下册536頁圖片)喬治·博茨福德在《羅馬的歷史》中説:「基督教被引入以前,對皇帝的崇拜一直是羅馬宗教的主要動力。」關於羅馬皇帝的地位,在小亞細亞發現的一段銘文這樣説:「他是天父宙斯,是救世主,他實現衆生的一切願望,超過我們所想所求。國泰民安,四海昇平,處處繁榮昌盛,人人和平幸福。」事實上,基督徒主要就是受到這些崇拜羅馬皇帝的信徒所迫害的。博茨福德談到基督徒,説:「基督徒不肯崇拜皇帝的守護神,這個立場被看作是對皇帝不敬,是叛逆的行為。」(1905,214-215,263頁)
基督教傳入羅馬 公元33年五旬節那天,目睹聖靈傾澆下來的群衆中,有些是「從羅馬來旅居的人」,其中包括猶太人和歸信猶太教的人。毫無疑問,他們一部分人也在當天受浸的三千人之列。(徒2:1,10,41)這些新門徒回羅馬後,想必十分熱心傳道,一個根基扎實的基督徒會衆也因此在羅馬成立;使徒保羅還説這群會衆的信心「聞名全世界」。(羅1:7,8)塔西佗(《編年史》,第15卷44章)和蘇埃托尼烏斯(《諸凱撒生平》,尼祿篇,第16章2段)都在著作中提到羅馬的基督徒。
保羅在公元56年左右寫了給羅馬基督徒會衆的信,並在三年後以囚犯身份踏足羅馬。其實保羅早一點的時候已打算到羅馬,當然也沒想過以囚犯的身份去(徒19:21;羅1:15;15:22-24),儘管這樣,他依然能徹底作見證,凡去見他的人,他都向他們傳道。聖經説,保羅在兩年間一直向人「傳講上帝的王國,教導主耶穌基督的事,大放膽量,沒有甚麽阻礙」。(徒28:14-31)連皇帝的禁衛軍也能聽到王國的好消息。(腓1:12,13)這樣,一如聖經預告,保羅確實在羅馬徹底作了見證。(徒23:11)
保羅被囚在羅馬的兩年間寫了一些書信,包括以弗所書、腓立比書、歌羅西書和腓利門書。大概在同一個時候,馬可也在羅馬寫成馬可福音。後來,保羅在大約公元61年寫了希伯來書,當時也許是在他獲釋前或獲釋後不久。(來13:23,24)公元65年左右,保羅第二次被囚在羅馬時寫了提摩太後書,書中提到來探望他的奧尼色弗。(提後1:15-17)
保羅、路加、馬可、提摩太和1世紀其他的基督徒都去過羅馬(腓1:1;西4:10,14),但沒有確鑿的證據顯示彼得曾踏足羅馬。根據傳統説法,彼得是在羅馬殉道的。(見彼得前書、後書)
羅馬城因極力迫害基督徒而惡名昭彰,在尼祿和圖密善在位期間尤其如此。當時,基督徒主要因為兩個理由受到迫害:(1)他們熱心傳道,要幫助人成為基督徒;(2)他們誓死不屈,不肯把上帝之物給凱撒,只把上帝之物還給上帝。(可12:17)
[第1011頁的圖片]
阿庇亞大道:保羅就是經這條大道到羅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