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駝
(Camel)〔希伯來語ga·malʹ加馬;beʹkher貝凱(「幼年公駱駝」,賽60:6);bikh·rahʹ比克拉(「幼年母駱駝」,耶2:23);kir·ka·rohthʹ基卡羅特(「敏捷的母駱駝」,賽66:20)。希臘語kaʹme·los卡梅洛斯〕
自古以來,駱駝一直被當作役畜,尤其在沙漠地帶用來馱重物及充當交通工具。駱駝主要分兩類:雙峰駝(學名Camelus bactrianus)和單峰駝(學名Camelus dromedarius)。雙峰駝的體格比單峰駝强壯,能馱更重的東西。聖經提到的駱駝一般指單峰駝。
駱駝的種種特性使牠特别能適應在沙漠地帶的生活;其他地方用馬和驢來做的工作,在沙漠都得靠駱駝。駱駝的毛又粗又厚,所以經得起沙漠的高温,不致被灼傷。牠那扁長的鼻孔能隨意閉合,可以抵禦風沙的侵襲。正因為駱駝眼皮厚,睫毛長,所以眼睛不易被沙塵損害。駱駝的蹄設計獨特,蹄底的皮彷彿厚厚的肉墊,走在鬆軟的沙上泰然自若,毫不費力。駱駝跪卧時,這些角質墊對胸部和膝部能起保護作用,是牠們天生就有的。駱駝的牙齒强有力,幾乎任何食物都能嚼碎。駱駝不用吃穀物,光吃沙漠裏常見的植物就能生存,可以説是既經濟又實惠的役畜。
駱駝的駝峰像個便攜式的食物櫃。駝峰儲存的主要是脂肪。駱駝如果要長時間從駝峰汲取營養,本來豐滿的駝峰就會塌下來,像個又空又扁的袋子,垂掛在脊背兩側。古往今來,人們都把貨物馱在駱駝背上或駝峰上。(賽30:6)聖經提到的「駱駝的鞍籃」,顯然也是掛在駝峰上的。(創31:34)
傳説駱駝會把水儲存在駝峰裏,但事實並非如此。一般認為,駱駝能長時間不用喝水,是因為牠能把喝下的水全部儲存起來。一個重要因素在於駱駝鼻子的獨特設計:駱駝呼氣時,鼻子可以同時吸入水蒸氣。駱駝的耐力很强,即使失去佔體重百分之25的水分仍能生存(人失去佔體重百分之12的水分就已經不行了)。駱駝的體温可上下浮動攝氏6度(華氏11度),所以牠因排汗而流失水分的速度比其他動物要慢。駱駝的血液也十分獨特,即使幾天不喝水,血液中水分的流失仍然微乎其微。另外,駱駝可以在十分鐘内飲完135升(35加侖)的水,令體重迅速回升。
據悉,有些駱駝走動的速度十分驚人。撒母耳記上30:17記載,大衛把來襲的亞瑪力人全都滅盡,只有四百個騎駱駝的人逃脱,駱駝可以跑得多快就可想而知了。
根據摩西律法,駱駝是不潔的動物,以色列人不可食用。(利11:4;申14:7)不過,駱駝的毛皮可用來做衣服,施浸者約翰所穿的衣服就是用駱駝毛做的。(太3:4;可1:6)即使在今天,駱駝毛仍然被用來製成各類衣物。
歷史悠久的役畜 聖經談及亞伯拉罕暫居埃及時得了駱駝,是首次提到駱駝。(創12:16)亞伯拉罕派忠心的老僕人到美索不達米亞去為以撒找妻子時,這個僕人就是帶着十匹駱駝和各樣禮物上路的。(創24:10)約瑟同父異母的哥哥把約瑟賣給前往埃及的以實瑪利商人,當時這個商隊也是用駱駝馱着各種貨物的。(創37:25-28)
約伯是「東方的人中……最尊大的」,他的財産包括三千匹駱駝。約伯在考驗下堅守忠義,結果大大蒙福,在上帝賜給他的牲畜中,就有六千匹駱駝。(伯1:3;42:12)
上帝降災打擊法老時,埃及地的駱駝跟其他牲畜一樣遭受嚴重的瘟疫。(出9:3,10,25;12:29)雖然聖經沒有明説,但以色列人流浪曠野期間很可能也帶着駱駝。
以色列人定居應許之地後,聖經記述敵人來犯時再次提到駱駝。當時,米甸人帶着數不勝數的駱駝大舉進侵,肆意破壞,令上帝的子民以色列人陷於險境。(士6:5;7:12)憑着耶和華的幫助,以色列人擊敗仇敵後不只一次奪取了大量駱駝,有一次駱駝的數量竟多達五萬匹。(代上5:21;代下14:15)
大衛和跟隨他的人為了躲避掃羅而逃亡期間戰勝了基述人、基茲人和亞瑪力人,無論男女都一律處死,只留下牲畜做戰利品,其中包括駱駝。(撒上27:8,9)大衛統治期間,奧比勒奉派管理王的駱駝。(代上27:30)示巴女王的駱駝隊馱着很多禮物,浩浩蕩蕩地來進見所羅門王。叙利亞王便哈達二世曾打發人用四十匹駱駝帶着禮物,去見以利沙先知。(王上10:1,2;王下8:9)
以賽亞先知預告巴比倫的覆亡時,暗示征服巴比倫的軍隊會坐着「駱駝拉的戰車」而來。(賽21:7)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的著作(第1卷,80節)指出,居魯士出征時確曾使用駱駝隊。談到亞捫人的首都拉巴的下場,以西結書25:5説這個城必成為「駱駝的牧場」。另外,不忠的以色列國跟四周的列國行淫,就好比發情的母駱駝「狂奔亂闖」。(耶2:23,24)
撒迦利亞預告,跟耶和華地上的子民作對的國族有禍了,上帝要用災殃打擊他們的駱駝和其他牲畜,就像他用瘟疫打擊埃及地的牲畜一樣。(亞14:12,15)上帝的子民獲釋回鄉時,載着各種禮物、「成群結隊的駱駝」彷彿站滿了他們的地方。另外,上帝的子民必把弟兄從列國中領出來,他們騎着駱駝和其他牲畜到耶路撒冷去,好像「禮物奉獻給耶和華」。(賽60:6;66:20)有意思的是,猶太人在公元前537年從巴比倫重返故土,初步應驗了以賽亞有關復興的預言時,他們帶着的牲畜中就有435匹駱駝。(拉2:67;尼7:69)
用做比喻 耶穌曾在比喻中提到駱駝,説「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太19:24;可10:25;路18:25)有人認為這節經文中的「駱駝」應該翻做「繩索」才對。喬治·萊姆塞就把相關的詞譯做「繩索」,並在馬太福音19:24加入腳注:「阿拉米語gamla(甘拉)意即繩索 和駱駝。」由於希臘語的繩子(kaʹmi·los卡米洛斯)和駱駝(kaʹme·los卡梅洛斯)的寫法極相似,因此有人認為這兩個希臘詞被人混淆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希臘語英語詞典》(利德爾和斯科特合編,瓊斯修訂,牛津,1968,872頁)把「卡米洛斯」定義為「繩索」後,卻同時指出「卡米洛斯」可能是個生造詞,是「駱駝穿過針眼,比富有的人進上帝的王國還容易」這句話經校訂後才出現的,可見希臘原文用的是「卡梅洛斯」,而不是「卡米洛斯」。
在現存最古老的希臘語抄本,即《西奈抄本》、《梵蒂岡抄本1209號》和《亞歷山大抄本》中,馬太福音用的詞都是「卡梅洛斯」。馬太最初用希伯來語將耶穌的生平事跡寫在馬太福音裏,後來更可能親自翻成希臘文。對於耶穌説過的話以及要表達的意思,馬太是一清二楚的。他知道耶穌實際説的是哪個詞,而在最古老的希臘語抄本中出現的正是「卡梅洛斯」。因此證據顯示,在這節經文裏,「駱駝」是正確的譯法。
耶穌講這個比喻,用意不是要人按字面意思去理解,而是要强調一個事實:現實中的駱駝不可能穿過針眼,富有的人如果繼續對財富戀戀不捨的話,同樣不可能進上帝的王國。(見針眼)
耶穌斥責法利賽派的人,説:「蚊蟲你們就濾出來,駱駝反倒吞下去」。這些偽君子看到酒裏有蚊蟲,就非得把牠們濾出來不可,但不是因為蚊蟲是蟲,而是因為蚊蟲在禮儀上是不潔淨的;可他們卻在比喻的意義上吞下同樣不潔淨的駱駝。他們堅持要恪守律法的細枝末節,卻完全漠視了更重大的事,就是公正、慈悲和忠信。(太23:23,24)
[第1016頁的圖片]
單峰駝很能適應在沙漠地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