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商業的興衰
第5部分:大企業加強控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完全結束,歐洲可悲的經濟情況已急轉直下。到了1929年十月下旬,大禍臨頭了。紐約的股票市場一瀉千里。許多人驚惶失措。在接着的日子,數以百計的銀行相繼倒閉。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千百萬的財富,有些人甚至因此而跳樓輕生。
大蕭條將整個世界扔進經濟沒落的淵藪裏;稍後,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各項因素更火上加油,繼而帶來了連串的政治混亂。歷史教授勒内·阿爾布雷克特·卡里將1930年代形容為“在一片經濟災難不景氣中,危機間歇地粉墨登場”。
由此可見,1914年之後還不到20年光景,世界的經濟體系顯然已證實無法肩負新紀元的重任。了解這點是極之重要的,因為按照聖經年代的計算和上帝的預言,上帝所容許的、漫無節制的人為統治在1914年已告結束。於這個重要的年份,上帝在天上建立了他那屬天的王國。藉着一些人可以目睹的發展,我們便能够明白上帝的王國已經隱形臨在了。聖經的馬太福音24章,路加福音21章和啟示錄6章均記錄了好些證據,我們鼓勵你加以查閲。
證明王國業已建立的另一項傑出證據便是地球連綿不斷被其上的居民所敗壞。(啟示錄11:18)鑑於我們正面對普世性的污染,拱護地球的臭氧層也受到破壞,加上所謂温室效應可能導致的生態災難,我們的確有充分理由作出結論,深信這個聖經預言正在應驗中。
大企業——污染的元兇?
工業革命為一些匪夷所思的進步奠下基礎——這些進步一方面令人可用較容易、快捷和便宜的方式滿足他們的需求和慾望,但卻同時導致酸雨,化學品外泄,和破壞地球的雨林。這些進步提供噴射機將旅客送到地球的另一邊,但卻讓他們把一度清潔無瑕的海灘弄得亂七八糟,肆意破壞大自然的生態。這些進步污染了我們的空氣、食物和水源,直接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除了發展對地球有損的科技,大企業還提供了敗壞地球的推動力。正如《時代》雜誌指出,“企業長久以來不擇手段牟取暴利,這乃是污染的主要原因。”一位聯合國林務經濟學者曾説,商業性的“非法砍伐[雨林]背後的動機便是貪婪。”
非資本主義的體制也難辭其咎。新聞記者理查德·霍尼克於1987年寫道,“共産黨執政約三十年期間,北京一直斷言社會主義建設絶不會破壞環境。”可是,事實擺在眼前,甚至中國政府也不得不承認“經濟躍進的代價便是環境受到破壞。”
另一位新聞工作者將蹂躪東歐達40年之久的污染稱為“共産主義至為可恥的秘密”。直到今天,損害的程度才為人知曉。萊比錫以北50公里的比特費爾德,掛上了可能是世上污染最嚴重的地區裏污染最厲害的城市的臭名。
惡性競爭的苦果
即使人類大部分的行為和反應主要是受宗教和政治所模鑄,至很大程度我們也被大企業牽着鼻子走。事實上,它加諸人身上的緊箍咒或許可以從它塑造人性方面略見一斑。
競爭的精神——資本主義商業世界的根基——可説是無孔不入,在學校、工作場所、娛樂和體育界,有時甚至在家庭當中也司空見慣。年輕人自孩提時代便受到教導學會競爭,出人頭地,獨佔鰲頭。在經濟上超越别人被視為首務,只要達到目的,大可不擇手段。為了飛黃騰達,男男女女均受到鼓勵要野心勃勃,必要時手狠心辣也在所不計。
商業人員受到教導要對人表現友善和禮貌。可是,這些特性真正反映出他們本身的性格,抑或純粹是為了工作的需要而刻意戴上的一副假面孔?美國新聞記者埃德加·沃森豪於1911年提出以下的勸告:“如果一個人正嘗試向你推銷,千萬不要以為他素常都是那麽温文有禮。”
競爭助長猜忌、嫉妒和貪婪。優勝者也許開始以為自己能人所不能,變得傲慢專橫,對人頤指氣使。在另一方面,老是失敗的人則可能喪失了自尊,變成心灰意懶,意興闌珊。面對難以應付的競爭壓力,他們可能乾脆選擇放棄不幹,這種消極的態度解釋了為甚麽一些國家的青年人自殺風氣特别旺盛。
鑑於無法均衡地使人人都獲得生活的基本需要,這些有所欠缺的經濟體系若非把人變成忘恩負義、自私自利、麻木不仁,便是使人變得憤世嫉俗、顧影自憐、老奸巨猾。還有,藉着把金錢和財富提升到神一般的地位,商業遂能够輕易將人的靈性掠去。
金錢的欺詐能力
自從人類社會開始使用金錢以來,錢便滲進了經濟體系裏,操縱着人與人的關係。各式各樣的貨物和服務均被編進價目表裏。很快所有的東西都以金錢來計算,錢成了人用來衡量一切事物價值的標準。這無疑大大歪曲了一首歌曲所表達的真理,“生命裏最好的事物都是不收費的。”
甚至在衡量人本身的價值時,金錢也成為了量度的準繩;主要視乎人所賺取的薪酬或擁有的財富而定。新聞記者馬克斯·勒納在1949年清楚認識到這點,他寫道:“我們的文化教導我們把那些腰纏萬貫的人當作英雄。我們不但留意他們在專業範圍内所説的話,甚至在其他世事上也聽取他們的意見。”不久前一位記者對某位美國總統的成見感到不安,後者堅稱人的價值與他的財富成正比。記者發覺,“由於過分重視物質資財,世人已經將1980年代轉變為‘我的十載’,在這些日子裏,人往往憑别人財富的多寡來衡量和判斷人。”
過分強調金錢和錢所能買到的東西會大大貶低人際關係的價值。一位青年從孟加拉遷到奉行資本主義的歐洲,他留意到一件重要的事:“這裏的人只對物質有興趣;在我們的國家,我們對人興趣較大。”
金錢掛帥的態度也貶低了工作的意義,把它當作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又或者是個重擔而不再是樂趣。人僅是為了錢而工作,而非為了成就感或給予别人所需的喜樂。這種態度實際上從人身上奪去快樂,因為“施比受更為快樂。”——使徒行傳20:35,《新世》。
你喜歡受大企業所模鑄嗎?
藉着發現及應用上帝所設計的自然定律,科學和科技的進步遂成為可能,並且時常為人類帶來莫大的裨益。舉例説,耶和華見證人對現代印刷術的發展,運輸的改善以及傳遞訊息方法的改進十分賞識。這一切使他們得以完成一項若缺乏這些工具幫助,便無法成就的傳道任務。——馬太福音24:14。
然而,無可否認,這些進步本可造福人類的潛力卻受到那些讓偽宗教、政治腐敗和不完美的經濟體系以不敬虔的方式模鑄他們性格的人所濫用。
你喜歡見到你那追求良善的潛能被自己那受到腐化的醜陋性格所扼殺嗎?你會容許貪婪的商業制度那種金錢掛帥的精神去決定你自己的價值標準嗎?你會任由它模鑄你,使你一生喜愛金銀財物過於你與别人的良好關係嗎?你會讓它把你的靈性毁去嗎?
自1914年起,商業已經加強了它對人類的控制,我們有辦法避免自己在性格上受到模鑄嗎?答案是肯定的!這一系列文章的最後一篇除了指出這個方法之外,還會解釋我們怎樣才能活下去,並且親眼看見人類終於能够舒一口氣説:“金錢憂慮——終成過去!”
[第25頁的附欄]
大企業幫助人認出“末期”來
通過模鑄人的性情,大企業正向人提供與提摩太後書3:1-4(《新世》)一致的“末期”證據:但是,須知在末期裏,難以應付(包括應付經濟憂慮的艱辛)的危難時期將要來到。因為人會……
喜愛自己:物質至上的人均以自我為中心。鼓吹這種態度的商業廣告狡辯説:‘你應分得到最好的。不要待薄自己。要將個人的利益置於首位’
喜愛金錢:充滿幽默感的美國作家馬克·吐温曾説:“有些人崇拜社會名人,有些崇拜英雄,有些崇尚權勢,也有崇拜上帝的,……可是他們都崇拜金錢”
自負,高傲:一位德國政客論及那些故意拖延停止污染的化學公司説:“我發覺支配公司政策的人態度惡劣。顯然權力令人狂妄自大”
沒有感謝的心,不忠貞:英國作家托馬斯·富勒曾説:“財富只會擴大而非滿足人的慾望”,“一般情況下,日常的貿易和商業均利用承諾來欺騙人”
沒有親情:為了圖利,許多公司草菅人命,把先進國家禁止的産品售賣給發展中的國家,又或者將危險的工廠建設在安全條例較寬鬆的國家中
不容易達成任何協議,是毁謗者:經濟學家亞當·史密夫曾説,“國與國,人與人之間的商業活動,本應是團結和友誼的繫索,卻變成了産生不和和敵意的主要來源”
毫無自制,兇惡:過度使用分期付款方式購物,濫用信用卡,以及“先買後付錢”的心態,加上商業制度教人以個人利益為首,在在表明人缺乏自制;有些商業利用人性的弱點,通過銷售麻醉劑、性不道德和賭博而賺取大量財富
不愛良善,是背叛者:《日耳曼論壇報》報導説:“論到誰應支付環境污染所需用的巨額金錢時,道德標準有時會變成十分卑下。”不講道德的人很容易為了私人利益出賣别人
剛愎自用:有勢力的集團,例如軍火商和煙草公司,自行其是花費大量金錢,試圖操縱政治方略去確保高銷量,即使他們的商品危害公衆健康和安全
[驕傲]自大:雖然物質主義者不斷吹噓,其實人所擁有的物質東西並不該成為驕傲的理由。希臘寓言家伊索説:“外貌只是内在美的粗劣替代物”
愛享樂而不愛上帝:商業化的娛樂強調享樂而非造益人的靈性,從而創造了一個崇尚享樂主義的世代
[第24頁的圖片]
大企業使歐洲成為世上可能是污染最嚴重的大洲